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三国中被历史忽视的一个山贼是谁

在三国中被历史忽视的一个山贼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94 更新时间:2024/2/18 7:46:12

三国中被史家忽视的一个山贼,他曾与袁绍血战,也是让袁绍灭亡的秘密武器,他就是张燕。 说到三国张燕,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仅仅是演义中的一句“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操封为平北将军……”或是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中寥寥二百字的记载。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仅仅是山贼而已。

今天问闲要说的是:张燕也是汉末争夺天下的英雄! 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闲转攻,还真定,觽万余人。博陵张牛角亦起,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燕推牛角为帅,俱攻廮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觽奉燕,故改姓张。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 我们可以看到,张燕确实从山贼起家,这也是史家贬抑他的原因。(从山贼成为大名……似乎……赤军?!) 张燕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其主要对手是河北袁绍。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这一段:“ 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

问闲一向认为这与官渡之前的那一段可以称为袁家的《隆中对》。袁绍一生就奉行此策略。其中把“黑山”列为与公孙瓒同等的大敌。况且张燕活动于冀州山区,更是心腹之患。而没有最终消灭张燕,不失为袁绍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燕的争霸过程大致分以下阶段 1取得合法地位。 张燕羽翼渐成后“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 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也就是说,实际上张燕这时已经靠手中武力,取得了东汉政府的承认,正式成为了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在汉末群雄中,早于他的可能只有刘焉)当然,不可否认其活动方式仍具有山贼性质。 袁绍传中有这样一段“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遂寻山北行,薄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脱,斩首数万级……”“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为什么会在张燕军中?就是因为张燕具有合法地位,而大家都知道,长安的汉政府由李傕郭汜控制,他们与袁绍是政敌,在他们看来,窃据冀州的袁绍才是贼,因而想借张燕的力量攻打袁绍。张燕也乐得有这么个正统名分。

2联合公孙瓒,就中取利。 袁绍让渤海太守于公孙瓒之弟公孙范,问闲认为,不是象所说的惧怕公孙瓒。公孙瓒是既定的头号大敌,怎么可能反而去助长他的势力?其用意问闲认为是让公孙瓒去替他抵挡当时气焰正盛的青徐黄巾军,期待他们两败俱伤(够黑的)。公孙瓒也不是第一回当这种冤大头,当初取冀州时就被袁绍利用过。本来这确实是条不着痕迹的妙计。但公孙瓒也真厉害,大破黄巾,势力大张,图取冀州。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张燕见状,联合公孙瓒。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界桥之战,此战可说是北方形势的转折点。张燕也看到了这一点,据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说明二者已经建立了正式的政治军事同盟。因此在这种关键战役中,张燕不可能不出兵作战。然而,为什么不出重兵?其实原因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公孙瓒也是位志在天下的英雄,早就预先安排了自己的冀州刺史,此战若胜,将吞冀州,这也是志在冀州的张燕不愿看到的。因此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下,二者的同盟也仅仅限于互相救援,不可能通力合作。 后来公孙瓒败,求张燕救而不及,说明他们的同盟一直维持到最后。

标签: 国中历史忽视一个山贼国中史家忽视一个山贼

更多文章

  • 孙权在称帝前为什么要屈身忍辱曹魏近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帝前,为什么,屈身,忍辱,曹魏,十年,公元,220年

    公元220年,刘备失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其实这种屈身忍辱才是孙权高超的政治计谋!在《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中,罗老对孙权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很成功,不如曹操、刘备有鲜明的个

  • 曹操南征荆州为什么最受伤的人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南征,荆州,为什么,受伤,刘备,曹操,南征,荆州,刘表

    曹操南征荆州占的是刘表领地,但最受伤的人却是旁观者刘备,此役让刘备失去了徐庶。同时,曹操还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文武俊杰,如刘先、文聘、韩嵩、邓义等人。这样就使得刘备的元气大伤,而这也是刘备后来人才库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有的网友认为曹操南征刘表是其战略错误,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坏了曹操统一全国的

  • 为什么说魏延改变了老将黄忠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魏延,变了,老将,黄忠,一生,黄忠,本来,平平,谈过

    黄忠本来是想平平谈谈过一辈子的,但一个年少轻狂的魏延改变了他的一生。 说起黄忠,人们很自然的就会在前面加上老将两字,确实,黄忠出名时已经很老了。关羽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想而知,黄忠当时的那些光辉业绩都是在中老年时赚到的,但老将也有年轻的时候,黄忠年轻的时候为何不

  • 陆逊为何成了刘备关羽两兄弟的“催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逊,为何,成了,刘备,关羽,两兄弟,催命人,提起,书生,人

    提起书生,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迂腐怯懦”、“百无一用”等词,而在三国时代,“书生大将”陆逊的横空出世,一改书生的传统形象。谈笑中,他计袭荆州、火烧连营、决胜石亭,不但使万千敌军士卒魂归黄泉,也成了关羽、刘备和曹休的“催

  • 黄忠是如何杀死“西部猎豹”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忠,如何,杀死,西部猎豹,夏侯渊,曹操,常常,告诫,夏侯渊

    曹操常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但本性难改,他最终因此而亡!不过,其实如果定军山之战,黄忠如没有那位足智多谋的法正的参谋,他未必就胜得了夏侯渊。 夏侯渊,是一个在三国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历史人物。这位战功显赫、智勇兼备、性格刚傲的将军是曹魏大军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卓越将才,虽然

  • 曹操的一条锦囊妙计便将孙权的十万大军击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一条,锦囊妙计,便将,孙权,十万,大军,击退,提起,锦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

  • 潘金莲与武松道别时说了什么让其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潘金莲,武松,道别,说了,什么,脸红,潘金莲,听了,话后,第

    潘金莲听了这话后,第一反应当然是很害臊。如果换成是某些正常人,说不准还真被活活羞死了。书中写的是一点红从耳畔起。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被武松羞得脸都红到脖子上了。 在潘金莲出现以前,守护哥哥的只有武松一个人。那样三等残废的一个哥哥,除了被武松当成宝,在这个世界上再没谁把他当人看。可是现在,茫茫人海中竟

  • 诸葛亮为什么没能扶起阿斗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没能,扶起,阿斗,原因,阿斗,不起,诸葛亮

    阿斗的“扶不起”,诸葛亮是第一责任人,其实诸葛亮根本没有扶阿斗,他一直是在“代”阿斗,所以最后难免最后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 阿斗的个人品牌就是“扶不起”,无论民间还是正史,都觉得

  • 赤壁之战孙权是怎么下定决心抗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壁,之战,孙权,怎么,下定决心,抗曹,孙权,召集,群臣,商

    孙权召集群臣商讨对付曹操之时周瑜还在鄱阳,面对一片主降,唯独鲁肃不开口。孙权出去更衣的时候,鲁肃就跟了出去,孙权知道他有话说。便握着他的手问道:你要说什么呢?鲁肃说:刚才众人的议论是要误了你的。大家知道赤壁之战是三分天下的关键一战。 但是这一战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呢。曹操为统一天下,而且代表着皇帝,自

  •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为什么,看好,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刘备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