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四运动大事件时间列表

五四运动大事件时间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1/16 4:36:25

时间列表

1919年3月6日,梁超致电北京政府总统外交委员会委员长大燮、事务长林长民,报告他从和会上获知的段祺瑞与日本借款和山东问题。

1919年4月24日,梁启超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发布归还青岛通电。

1919年4月29-30日,巴黎和会代表参加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第156、157、158条】,德国在山东权益让与日本。

1919年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上海《大陆报》“北京通讯”:“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1919年5月3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国民外交协会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转报学生。当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会决定于4日(星期天)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1919年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人从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队伍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1919年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返校,学生复课。

1919年5月7日,上海60多个团体举行国民大会。

1919年5月9日,蔡元培出走。上海各学校全部罢课。

1919年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北京各大专学校教职联合会成立。

1919年5月13日,北京各大专校长递交辞呈。

1919年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货、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组织“护鲁义勇队”。

1919年6月1日,政府查禁联合会。

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1919年6月4日,北京学生出动比昨日多一倍的人数上街演讲,当日700多名学生被捕。

1919年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1919年6月6-8日,罢工规模扩大。

1919年6月9日,南京路工人示威。

1919年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销曹、张、陆职务。

1919年6月11日,徐世昌总统咨参众两院请求辞职,未被接受。

1919年6月12日,商人开市。钱能训内阁全体请辞。

1919年6月13日,准钱能训辞职,特任龚心湛兼代内阁总理。

1919年6月17日,北京政府致电专使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6月22日,国务院通电全国,徐世昌总统打消辞意。

1919年6月23日,徐世昌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

1919年6月27日,京津学生,留日留美学生请愿。

1919年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是一次自觉发动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

  • 五四运动与五四文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文学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新文学的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新青年》“随感录”几乎都是批评人生。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意识,问题小说即是理性讨论显得浅露的艺术

  • 中国近代史大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

  • 五四运动对女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运动对女性影响新文化运动对新女性的塑造,一方面从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制入手,另一方面,援引欧美女权运动的思想资源,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女性自由独立的社会生活。作为启蒙运动重要阵地的《新青年》,从1916年第2卷第6号起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陈独秀、胡适、鲁迅、吴虞等人纷纷撰文,抨击“夫为妻纲”、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特点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

  • 平型关大捷歼敌人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是八路军

  • 《西厢记》背后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西厢记》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书中的崔莺莺和张生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精神,以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思想,深深吸引着历朝历代的观众。然而,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却是一段始乱终弃的悲剧。书中张生的原型其实就是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他的名气很大,因和白居易共同倡

  • 崔莺莺是“尤物”还是“妖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最初不叫西厢记,而是叫做《莺莺传》,里面的崔莺莺被张生形容成“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首先我们大致看一看王实甫版本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前朝崔相国死了,妇人郑氏携崔莺莺送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因为途中受到阻挠,只能暂居在普救寺,崔莺莺生的貌美,诗词歌赋皆样样精通,崔相国在

  •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今天,小编就要和大家讲一讲我国古代的一些凄美的爱情故事白蛇报恩白素贞是修炼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炼只为成仙。一日被黑鹰追杀被许家救下,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许仙。只是捉妖和

  •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提起这句歌词,就会想起《还珠格格》里的香妃和蒙丹,但是说实话,比起蒙丹躁狂症般的情感表达,感觉乾隆皇帝对香妃的小心翼翼才是真正的用情至深。想知面对乾隆帝的深情款款,香妃是否当真不曾有过动心,可惜佳人已逝,无法去评判她那时的感情。那么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的存在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