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时期就有木活字印刷术了吗 留下了哪些作品?

西夏时期就有木活字印刷术了吗 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29 15:53:27

被誉为“字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印刷,主要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的,他的泥活字比西方的铅活字早了400年,毕昇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字的鼻祖。

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传统的说法是元朝的桢发明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汉文古籍中,迄今未发现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本,只有文献记载。这也使部分国外的学者对中国的宋朝是否成功地运用了活字印刷产生了怀疑。

但欣慰的是,在20世纪出土的西夏文文献中,相继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活字印本,这些活字印本不仅填补了早期西夏历史文化研究空白,而且为研究我国早期活字印刷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位于今宁夏银川市西部的贺兰山,是当时西夏王国党项羌民族心中的“圣山”“神山”,当年这里建有许多的宫殿和塔寺,虽经战争的破坏和岁月的冲刷,这些建筑的主体早已被破坏殆尽,但是遗址尚存,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是在宁夏贺兰山的拜寺沟方塔之中发现的。

1990年,拜寺沟方塔被不法分子炸毁,后经有关部门勘察,发现这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古塔。199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考古研究所和贺兰县文化局对方塔废墟进行了清理发掘,年近六旬的项目负责人牛达生先生带领工作人员,风餐露宿数十天,终于获得了重大的发现。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文献,《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这本书是西夏文的,所以,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本书是世俗文献还是佛经?是西夏时期的印刷品还是元代的印刷品?是雕版印本还是活字印本?

经过牛达生先生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最终确认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西夏文佛经,是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本,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牛达生先生在西夏活字印刷的研究领域内作出了突出贡献。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原件残破散乱,沾有泥土污垢,经整理拼缀后共有9册,220多页,约10万字,由白麻纸精印,蝴蝶装。封皮上贴有经名标签,内部有汉文、西夏文,还有夏汉合文。全页版框纵30.5厘米,横19.4厘米,有封皮,扉页,一般每半页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间有小字体。

正文首页首行为经名,顶格排印;第2~4行低3格,为译经者职衔人名题款,用小体字;第5行为正文,也顶格排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本身,存卷三、卷四、卷五,共计3册;二是《要文》,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要文一卷》,计1册;三是《障疾文》,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障疾文下半》,计1册;四是《解补》,全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之解生喜解补第X》,存完本第一、第五,残本第二、第三,计4册。

整部书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秀丽,版面疏朗明快,纸质平滑,墨色清香,是我国古代优秀印本之一。此书的确切排印年代尚不能肯定,应是西夏后期的印品,通过对书的经名、题款的翻译,知道此书是译自藏文佛教密宗经典,有重要的文物文献资料。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在印刷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如版框栏线有的不衔接,留有或大或小的缺口;文字大小不一,墨色浓淡不匀;版面设计随意改变,个别页面将版口省去,有的页面还有倒字等;版心行线漏排;书名简称用字混乱,时见排错;页码用字无规定,错排、漏排现象严重;有的页面字行间有断断续续的线条,应该是字行间楔入的“竹片”没有夹好留下的,这都说明它是一本活字印本,而且是木活字印本。

1996年11月,文化部成功地组织了对“西夏木活字研究成果”的鉴定,确认《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实物,他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先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的文物名单,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单”。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唯一经过国家鉴定的西夏时期也是宋辽金时期的木活字印本,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首先,目前尚未见到《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其他印本,说明这本书是海内外孤本。

其次,《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国内唯一的印本蝴蝶装西夏文佛经。学者对西夏文佛经的装帧形式的研究表明西夏文佛经的装订多为经卷或者经折装(又称“折叠装”“折子本”“梵夹装”),蝴蝶装的西夏文佛经在国内仅见一种,即1972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妙法莲花经》残本,但这本书是写本,不是印本。印本的西夏文佛经在俄藏西夏文献中已有发现,但在国内《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则是仅见的印本蝴蝶装西夏文佛经。

第三,《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藏传佛教密典最早的印本。藏文佛经虽然出现在7世纪,但直到15世纪才有了藏传佛经的刻本问世。到了近代,曾刻印过大量的藏文大藏经,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多为清代刻本,而且以北京版、德格版著称于世,明代所刻的极少流传下来。《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虽然是西夏文的,但它是译自藏文的佛经,比有记载的永乐刻本早约3个世纪,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藏传佛教密典印本。

第四,《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再现了西夏高超的活字印刷技术的运用,它的发现,将中国人发明和使用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从前,人们只知道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两个世纪后的元朝,又有王桢制造出木活字印书。然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说明了在毕昇发明了活字后不久,西夏已能熟练地应用活字印刷技术,不仅有泥活字,而且还有木活字,早于王桢使用木活字100多年。

第五,《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第一次我们展示了活字发明当时的活字印本的面貌,它所体现出的多个活字印本的特点丰富了版本学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活字印刷技艺的最新资料。同时,《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所使用的文字是西夏文,佛经的内容是藏族的,印刷技术是来自于中原的,三种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对于弘扬华夏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夏音乐有什么特点 西夏音乐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人热爱中原诗词音乐,宋朝的官员在西夏境内见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永)词”。西夏的石窟壁画、岩画中也都有许多反映西夏音乐文化的画面。今天,当我们踏上西进的旅途,到达古代文化宝地——甘肃敦煌时,就会发现在敦煌莫高窟的77个西夏窟中已知的有乐伎图的洞窟就有11个,其中有伎乐图的壁画17幅。安西榆

  • 后赵武帝石虎:妃子最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六国时期有个著名的暴君石虎。石虎,出生于上党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北),也算是个老西儿。石老西儿曾经下达过一条命令:全国二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不论是否嫁人,都要做好准备随时成为他后宫佳丽中的一员。听到这个命令,各地官员立即为了前程开始忙碌,只要发现稍微漂亮点的女子,马上送到皇宫。就这样,最终送

  •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敬瑭出生于我国五代时期,拥有卓越的军事才华和领导才华,在937年创建后晋,成为后晋的开国皇帝。但是他为了称帝,不惜给自己戴绿帽子。石敬瑭在成为后晋开朝皇帝之前曾是李从珂的手下,但因其势力过于强大并且有叛逆之心,皇帝李从珂就在石敬瑭的身边安排了一个眼线,那就是石敬瑭的妻子魏国公主。石敬瑭为了称帝不惜

  • 柴玉容本是亡国之妃却不顾父母反对下嫁军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柴玉容,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美女,本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皇妃,亡国后却几经周折沦为新皇后,的确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人生大起大落,柴玉容的一生也是如此,后唐发生政变后,国君李存勖被杀,新皇李嗣源便将李存勖的妃嫔们全部遣散了,被遣散后柴玉容便随着父亲来到了汴梁,准备再从汴梁回到自己的

  • 柴玉容从亡国之妃变成新朝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柴玉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美女,原来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皇妃,亡国后却几经周折沦为新皇后,小编给大家来讲述柴玉蓉的这段艰辛故事。人生大起大落,柴玉容的一生也是如此,后唐发生政变后,国君李存勖被杀,新皇李嗣源便将李存勖的妃嫔们全部遣散了,被遣散后柴玉容便随着父亲来到了汴梁,准备再从汴梁回到自己的老家刑

  • 石虎建立了多个后宫妃子成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虎是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老西儿曾经下达过一条命令:全国二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不论是否嫁人,都要做好准备随时成为他后宫佳丽中的一员。听到这个命令,各地官员立即为了前程开始忙碌,只要发现稍微漂亮点的女子,马上送到皇宫。就这样,最终送到宫里的美女足足有四万多人。这样的规模,就是把宋元明清所有

  • 单皇后被亲生儿子羞辱后竟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单皇后是五胡十六国汉国刘渊的皇后。自小就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聪明伶俐,但是单皇后却被亲生儿子羞辱,最后竟然拿选择了自杀,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五胡乱华的时候,各组纷纷起兵,当然这里也有南匈奴的刘渊。当刘渊看到这美丽的姑娘的时候,动心了,后来两个人婚后不久单皇后就给刘渊生了个小男孩。后来刘渊

  • 这位皇帝竟然是这样饿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贵为帝王,华衣美食伸手即来。可是历史上真的有被活活饿死的帝王。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赵武灵王、齐王建,就来说说这位不爱江山爱佛祖的真正皇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活了86岁,最后是被活活饿死在宫城中。说到梁武帝萧衍,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梁武帝称帝之初,对政务非常

  • 八首词读懂李煜的一生,《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他本无意于帝位,寄情于山水,无奈命运将其推到了前台,以至于亡国亡家亡身。不过,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伤痛,又怎么写得出那些感人肺腑的词呢?回顾李煜的创作,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多描写奢华的宫廷生活和个人情趣,后期多描写家国之痛,后期作品感染力要远远超过前期。下面这八首词可谓串起了他

  • 南平国在五代十国挣扎了6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平国是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的一个小政权,南平国小到任何一个领国都可以将其毁灭。南平国在从建立到灭亡的六十多年中苦苦挣扎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个小国存在这么久的时间呢?这个国家的创始人是后梁国的一位名叫高季兴的大将,他是朱温的养子,在作战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在朱温统帅的将领中是比较会做人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