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和唐朝和亲有什么区别

汉朝和唐朝和亲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4/2/14 20:52:59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朝,但两个王朝在对外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过和亲政策,将自家的公主下嫁到蛮荒偏远的异族去,从和亲后的成果来看,汉朝的和亲要比唐朝成功,为什么这么说?汉、唐的和亲不是真如现代人吹捧的那样是为了世界和平,实质上仅仅只是为了边疆安全,而汉、唐和亲后的结果是汉朝更成功。

匈奴在整个两汉期间,给予汉朝最大的屈辱全是汉朝的老祖宗刘邦两口子承担的,一次是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大军包围,依靠贿赂匈奴王的老婆才解决危机,另一次是吕后执政时期,匈奴王写信给吕后,里面甚至有“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样侮辱性的话语,但吕后都忍下来了。

也是从刘邦白登山之围后,西汉开始了首次对匈奴的和亲,东汉时期是没有和亲的,西汉时期的和亲也分为两个阶段,从汉高祖时期到汉武帝时期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和亲可以理解为屈辱性的求和,是因为打不赢匈奴,被迫和亲,为了给自身换来修生养息的时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后消灭匈奴。

西汉和亲的第二阶段是汉昭帝时期到西汉灭亡,这个阶段的和亲可以理解为拉拢和分化,和亲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匈奴,还包括丝绸之路上任何可以对匈奴形成威胁的国家,最终目的是为了拉拢这些国家帮助汉朝对付匈奴或削弱匈奴,即在不能完全消灭匈奴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他的实力,当然,能有机会彻底干掉匈奴也不会放过。

比如王昭君,她受命和亲的时候,匈奴已经分裂成两部分,王昭君去的是南匈奴,汉朝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南匈奴一起对抗北匈奴。再比如著名的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她们下嫁的国家是乌孙,乌孙在丝绸之路上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并且和汉朝互为盟国,共同的敌人就是匈奴,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和亲,目的还是为了干掉匈奴。

因此,纵观西汉的和亲,不管是哪一个阶段,被迫求和也好,主动拉拢也好,最终的战略目标都是为了削弱和干掉匈奴,即使和亲做了亲戚,也始终视匈奴为敌人,这个原则在整个西汉都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到了东汉,匈奴已经被削弱得完全对汉朝造不成任何威胁了,和亲也就停止了。匈奴再次对中原造成威胁时,就到东晋时期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打屁股的刑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打屁股和现在可大有不同,毕竟也是刑罚的一种,切不可小觑。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笞刑 汉文帝废肉刑,将早在奴隶社会就已有的笞刑取代黥、劓、刖左趾,使笞刑成为汉代重要的刑种。汉景帝时,制定《箠令》,规定用于笞刑的刑具应是长五尺、本大一寸、末薄半寸且平节的竹板,受刑的部位是臀部,行刑者不能换人。魏晋

  • 汉朝和唐朝哪个影响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盛世必道汉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说不尽道不完的伟大帝国。两相比较,现时国人似乎觉得唐朝更牛逼,个人觉得汉朝更牛逼。理由如下:1,汉立国四百年,唐立国三百年,汉胜(东西汉中间虽有个王莽篡位,但唐朝中间也有武周代唐)。2、军事上,汉胜唐。汉朝除初期对匈奴作战比较被动外,对内对外战争完胜,拓西域,灭匈

  •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江旅游线上最著名的风景区当属长江三峡。是长江旅游的热点,1985年被选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近200千米。18649、最西面的是瞿塘峡,从白帝城到大溪镇,长8千米,以雄著称,有“夔门天下雄”之说。瞿塘峡雄伟壮观,名胜古迹很多,以粉壁石刻为最,还有古

  •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爵位虽然只是一种称号,但它却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商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先秦时期 商朝时期,封爵即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商王朝在王畿之外,设有侯、伯、甸等称号,分封给商王的子孙和亲族进行管理。这些爵称

  • 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位秦始皇:要说有作为的皇帝那么肯定是要首推秦始皇了,因为秦始皇扫六合而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形成车同轨、书同文的混乱局面,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可称之为千古一帝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名的暴君,焚书坑儒,破坏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焚烧了不少的

  • 曹雪芹为什么没写完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雪芹四十八岁,因幼子夭百亡,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大约于这一年的除夕病逝于北京。在曹雪芹之外索隐出多达65个作者,如洪升、吴梅村、冒辟疆、顾景星、袁枚、曹頫、曹颙及其他闻所未闻的人物都被拉来做《红楼梦》作者,炒作、娱乐、戏说的成分大于求真、求实、求是的成分。曹雪芹著《红楼梦》,有史证度,

  •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老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的康熙皇帝子孙众多,据统计他共有有三十五个儿子、九十七个孙子。在众多的儿孙当中,康熙最喜欢的是雍亲王(雍正皇帝)之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甚至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康熙帝之所以传位给皇四子雍正,是因为康熙偏爱乾隆的原因,那么康熙为什么如此偏爱乾隆呢?据说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时,就被眼前这个少

  •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年间,他本是汉族,但祖上侍奉皇帝有功,被赐予了满正白旗出身,成为贵族。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曹家权炳如日中天之时:他的曾祖父任过江南织造,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的奶娘。要知道,古代皇子都不是母乳喂养,乳母之恩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亲情了。更何况康熙自幼登基,本身就缺少父爱母爱。他的祖父曹寅更是从小成

  • 吴承恩的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

  • 吴承恩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承恩是明朝的小说家。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淮海浪士,又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被翻译成世界语言。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