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什么人能穿黄马褂

清朝什么人能穿黄马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1/23 0:08:02

在一些清宫戏当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皇帝要赏赐某位功勋卓绝的大臣的时候,经会说:“赐双眼花翎,加太子太保,赏穿黄马褂”。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剧中看到那些皇帝身边的侍卫也都是身穿着黄马褂的。那么这黄马褂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清朝,才有了黄马褂的出现,马褂原本只是满族特有的民间服饰,因为马褂的宽松款式设计比较适合骑马打猎,日常生活穿上它也很方便。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清朝皇室成员参加各种大典、重要场合的一种特殊服饰。也就是后来的“黄马褂”。

职业装

在最开始,黄马褂只是一种职业装,上班的时候需要穿着,但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当你离开了这个职位,黄马褂就被收回了。《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也就是所有皇帝身边服侍的人都要穿黄马褂,如果是皇帝出巡,大臣们也要穿着黄马褂,其作用就是制造一种“御气”,彰显皇家威严无比。

赏赐宗室群臣

皇帝恩赐宗室、近臣奖赏武职官员的黄马褂,其中赏给武官的,要不是在八旗骑射比武中夺魁,要不就是得胜回朝,皇帝让他们高人一等;偶尔统治者高兴,也会赏赐给身边人,比如,慈禧就曾赏赐一件黄马褂给她的火车司机。

其实作为官服,穿上黄马褂,意味着是皇帝身边的人,因此,武百官均已得到黄马褂为荣耀,受赐黄马褂者可以在隆重场合穿。而黄马褂的得失之间,也体现着奖惩的示范意义。可见,在清朝,能获得赐穿黄马褂代表着皇帝的宠信,是个人极大的荣耀。

行围马褂

咸丰前,清帝每年秋天都会到木兰(今河北省承德市北400里处,现名“围场县”)打猎20天,进行“行围”。而在行围打猎的过程中,只要参与的文武官员射得猎物,或者是打猎完毕遇到献禽的蒙古人时,清帝一般都要赏穿黄马褂。

当然这种行围马褂其实与职任马褂差不多,它只有在行围的时候才能穿,其他时候皆不能穿,只能是将它供奉在家中。而一旦违反,私自将其穿出去,则会被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清朝皇帝最擅长将不值钱的物件赋皇家恩典,作为赏赐臣子的无上荣耀。清朝的三眼花翎,就是有三个圈圈的孔雀羽,被清朝皇帝包装成了皇亲国戚才配拥有的高级官员的象征,能获此殊荣的外姓臣子不过寥寥数人。黄马褂也是如此,在清朝“赏穿黄马褂”是足以让臣子光耀门楣的赏赐。

太平天国崛起后,“赏穿黄马褂”大多都是赏赐给镇压太平天国的有功者。清朝末年黄马褂也烂大街了,得太后欢心就能得到。再后来爵位、顶花翎都可以买卖,黄马褂自然也是有钱就能买来穿穿。

“黄马褂”在古代并没有什么特权,但是却代表着皇家的最高荣誉。只要能获得“黄马褂”不是重臣就是权臣,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一般。因此这也具有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是什么时候侵占台湾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台湾是在1895年4月被日本占领的。1894年(清光绪20年),甲午战争战后和谈处中国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次年3月20日,战况呈现败象的中国,派出李鸿章为和谈代表,并以全权大臣身份赴日本广岛与日本全权大臣议和。到达之后,李鸿章要求先停战,但谈判没有结果。最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

  • 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国家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

  • 甲午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赔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也就是说,在这次反侵略的战争中,清政府的反抗力量被进一步消弱,而作为侵略国的日本,他们称霸亚洲的野心及侵略势焰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助长。至于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这一问题,在甲午战争结束

  • 鸦片战争清军火炮射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大炮无论数量,还是性能都早就超过了康熙时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前,清军一共拥有7100多门红衣大炮,性能参差不齐。战争爆发以后,光是广东就新铸造大炮1000多门,鸦片战争档案史料记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各省,新制造红衣大炮5000门。林则徐更

  • 上古时期指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古时期即上古时代,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上古时期史界定

  • 牧野之战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津观兵之后两年,商纣王更加昏庸暴虐,大忠臣比干、箕子忠心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微子也被逼逃出了朝歌。太师、少师见纣王已无可救药,也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了。百姓们走在路上,只能侧目而视,心里的怨言都不敢说出口。探听到这些消息,武王和姜太公、周公旦一起商量,觉得现在正是讨伐商纣的最好时机。于是武王

  • 女娲造人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娲造人的传说,起源相当早。屈原在《天问》中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都说人类是女娲所造,那么女娲又是谁造的呢?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的神话中说:某年天降大雨,有位英雄趁机捉住了雷公,想要用香料腌制了作为食物。他把雷公关在铁笼子里,嘱咐一对小儿女说:“千万

  • 新石器时代历史简介新石器时代的历史特点和标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是指什么时候?新石器时代的特点的标志是什么?本文来说说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简介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 中华民族名称“华夏”起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华夏为主体,融合他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漫漫发展的历程中,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上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华夏民族。“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称号,凡是今天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56个民族,都称之为“华夏民族”。作为一名中国人,常常以称自己是“华夏民族”

  • 女娲和伏羲的子女有几个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蜗伏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关于他们的结合远近闻名,不过他们生育的后代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在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是一对兄妹,他们的父母有十二个子女,但是在一场大水中,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他二人来到了昆仑山,他二人想要为人类传承后代,但是又觉得兄妹之间结婚有违礼制。于是伏羲和女娲向上天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