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最年轻的状元是谁

中国最年轻的状元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3/12/12 6:44:48

中国实行科举制度1300年,最年轻的状元是唐朝的莫宣卿,高中时年仅17岁。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出生于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据莫氏族谱记载,其父莫让仁不幸早逝,莫宣卿是遗腹子,其母梁氏改嫁给了莫及芝。继父莫及芝家境富裕,乐善好施,更难得的是,他对继子莫宣卿视如己出,精心培养,供其入学堂读书。

据说,莫宣卿到6岁时还未曾开口说话,人们都以为他是傻子,7岁时,莫宣卿在遭受群童欺辱后愤然在沙上写诗曰:“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佑圣君。”此诗虽为孩童所作,却颇见其才,被收录在《全唐诗》中。不会说话,先会写诗,原来,莫宣卿并非哑巴,更非痴傻,只是幼时性格内向,实际上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一诗成名后,莫宣卿便开了“神童”模式,12岁中秀才,17岁中状元,他不仅是史上年龄最小的状元,同时也是两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对岭南文化有着重大影响。后世常称之为“广东第一状元”或“岭南第一状元”。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莫宣卿被唐宣宗钦点为状元后,提笔写下霸气诗篇《及第自咏》:

羽翼高飞到碧霄,鹏程万里岂知遥。

才吞母千年药,便夺龙头第一标。

脚下云霞随地起,眼前尘土霎时销。

万金书寄南归雁,三级天门已一跳。

此诗言语激昂,气势非凡,写出了莫宣卿当时的春风得意和满腔抱负。诚然,莫宣卿高中状元后确实受到重用,官运亨通,官至翰林院修撰,赐内阁中书大学士,如此发展下去,大有位极人臣之势。但莫宣卿却是个大孝子,因为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他就上书朝廷请求调任到南方,以便在近旁侍奉尽孝。唐懿宗感其孝心,准奏应允,改任他为台州别驾。

可就在莫宣卿奉母携眷上任时,未到台州而病死途中。呜呼哀哉!真可谓是造化弄人,可怜了这位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还没来得及大展抱负便英年早逝,年仅34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议罪银制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生活奢靡,内务府的常规收入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需求。而即便是皇帝,伸手向户部要钱也完全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比如,咸丰皇帝曾向户部申请支取20万两银子,用以修缮承德避暑山庄行宫,却让内务府大臣宝鋆以“国用方亟”为由直接给拒绝了。所以,乾隆皇帝想要下江南,想肆无忌惮大把花钱,就必须想办

  • 乾隆时期贪官为什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了满足乾隆个人享乐,和珅发明一项奇葩制度,清朝因此贪官遍地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经和珅提议,乾隆皇帝首肯,议罪银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所谓议罪银,顾名思义,就是一项以钱顶罪的奇葩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小官员,不管你是贪污受贿还是草菅人命,如果犯了罪,本该处以极刑的,但只要你上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文臣还是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中把赵云描述成一个忠心、勇敢、机智的武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文成,在成都武侯祠中赵云也是被列入文臣之中的,武侯祠是唐朝时期修建,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如今在我们的印象中赵云是一名武将,主要是因为长坂坡救阿斗、生擒夏侯兰、定军山之战挫败曹操,然而这几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赵云是忠诚卫士、勇猛的将军、贤来明的的君子。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蜀汉名将。兴七年知(公元229年),赵云去世。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追谥云曰顺平侯。赵云是《三国演义》中最完美的武将形象,与关羽的刚毅相比,他谦和,与张飞的

  • 中国最老的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上年纪最大的状元尹枢。尹枢也是唐朝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辛未科状元及第,正好比莫宣卿中状元的时间早了一个甲子。莫宣卿高中状元时年方17,而尹枢高中状元时年逾70,是有史可查最老的状元。关于尹枢高中,还有个有趣故事:当年科考,尹枢毛遂自荐,自请帮主考官杜黄裳写榜,写到最后独缺状头,杜黄裳

  • 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祯是第一个被称为“仁宗”的皇帝,他的“仁”可谓是“仁”到骨子里,并且极大地发挥出了宋朝士大夫政治的优势,对大臣们的谏言有着极大的包容心。宋仁宗有位宠妃张美人,一天张美人对宋仁宗吹枕边风,想让宋仁宗将伯父张尧佐晋封为“宣徽南院使”,可还没等宋仁宗开口,就被包拯喷的一脸吐沫星子,最后这宣徽使也没封成。

  • 宋朝的统治为什么能超过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近代史的时候,大家经常能看到一句话——“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句话就是守旧派用来反驳维新派变法的法宝。但事实上,提出“祖宗之法”的不仅仅是清朝,宋朝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祖宗之法”和“新法”的较量,即: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在变法初期,遭到了很多王公大臣的反对,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提出“祖宗不足法”的观点

  • 宋仁宗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有太多丰功伟绩的王朝,一统天下的秦朝,虽远必诛的汉朝,万国来朝的唐朝,开疆扩土的元朝等。宋朝从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王朝,宋仁宗也算不上丰功伟绩的皇帝,但正因宋仁宗的“无为而治”,让北宋的经济文化达到了中国古代整个封建时期的最顶端。世界上第一张纸币诞生在宋仁宗时期;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出自宋仁宗时期

  • 宋朝的祖宗之法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宋太祖的那套治国方法,就成了最初的“祖宗之法”。那么,宋朝祖宗之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宋太祖和宋太宗说起了。宋太祖的治国精神是“防弊”,它的主要内容是:“以防弊为政,为立国之法。”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是他对李唐王朝的没落和五代战乱进行了反思。到了宋太宗赵光义在位的时候,宋代的祖

  • 历史上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黄景仁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词句句渗透着感人的力量,也渗透着无法掩饰的浓厚的悲剧意蕴。黄景仁性格上的“狂”,使其词风以豪旷为主导,他的豪词,有的清朗疏宕,平淡高逸;有的奔放舒卷,气度开张;有的大开大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