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中日关系

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中日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4/2/4 20:04:10

关于九一八事变(即日方所通称之“满洲事变”),双方虽然在事变发生的近因与具体过程上还有些争论,但对于其性质问题并无异议。在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关系历时六年,并没有迅速走全面战争,因此,如看待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关系的走向,就是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首先要指出的是,中日史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的下限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界一般认为是在1932年9月日本承认伪满洲国,日本学界基本上以1933年5月《塘沽协定》的签订为标志。笔者在报告书和本所述,遵从中方的一般见解。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在一二八事变的硝烟掩护下,迅速扶植了伪满洲国,随后予以外交上的承认。这个历史过程是非清晰的,无需赘述。问题在于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的对华政策是否仅限于侵占东北三省、扶植与承认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爆发不久,9月24日,日本政府发布了《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声称将采取“不扩大”方针。30日,陆军省、参谋本部研究并制订了《关于解决满洲事变的方针》,不但提出了“解决满蒙问题的目标”,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对中国本部的方策”。

为此而首先规定的对华政策,提出了将“对满蒙政策”与“对中国本部政策”区别开来、分别对待的方针;在对中国本部的政策上,虽然在正文中规定的方针是“主要使其发挥贸易及企业市场的性能”,但又规定当前要按照附件甲号的“对中国本部政策”进行处理。该附件则规定“我方要密切注视因近来中国本部的地方政权愈加明显的分立状态而带来的政局演变。

对采取比较稳健态度的政权,应尽可能尊重其立场及体面,或者进而采取善意态度,使其有利于我方”;“在情况允许之时,努力谋求与各地方政权之间实际解决各种案件,并避免发生事端”。该附件还规定了日本对于上海方面、沿海及长江沿岸地区以及“山东地方及华北”的不同对策;对于“山东地方及华北”,“万一该地区治安发生显著混乱、帝国臣民的生命财产及其他重要权益绝对需要保护时,就应当出兵”。

自从1927年7月田中义一内阁在东方会议上决定的对华政策将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的方针以来,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即将结束之际,由斋藤内阁阁议决定的上述文件,具有承前后的过渡意义。如同犬养内阁在满洲事变期间阁议决定了日本的对满蒙政策一样,斋藤内阁阁议决定的这份文件,标志着在事变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已经完全转向了“对中国本部政策”。

10月5日,陆军次官以“陆满1489号”电报,向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通报了阁议决定的上述《对中国本部政策》。1933年2月23日,内田外相致电驻华各总领事,重新解释了上述对华政策。他说这不过是把以前的一方针,重新以阁议的方式加以决定,陆海军方面已经贯彻。他还把上述文件中的对华政策内容加以综合,取消了原先的附件形式,而改称《处理对华时局的方针纲要》,其要点计有五项。内田外相的这个解释,就使得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对中国本部政策”,进一步明确而完善起来。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与军部在九一八事变期间决定的在“满蒙政策”之外的“对中国本部政策”,实际上就是日本将继续向以华北为中心的中国本土进行侵略与扩张的政策,它因此决定和规定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关系的走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所给予近代中日关系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而第二次中日战争甚至影响到了战后。因此,正确研究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乃是从学术层面解决中日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此,如何在研究、总结“史实”的基础上,产生出正确的“史识”,既需要正确的“史观”,也需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和曹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与曹皇后其实就是老太后强行撮合的,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感情,当然后来是有所改观的。而张氏与宋仁宗就相当于是两个人谈恋爱谈来的那种感情,因此宋仁宗对张氏的宠爱是要高于曹皇后的。宋仁宗第一任皇后乃是郭皇后,这位出身的乃是跟随赵匡胤的武将家族,因此第一任皇后在行为上是有一些偏颇的,或者

  • 民国时期的大总统誓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文“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

  • 民国总统顺序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位,依次为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代)。自1911年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1、孙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2、袁世凯(1913年10月

  • 民国总统为什么换的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孙中山才当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把总统职务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想当皇帝,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后来死了。袁世凯以后是黎元洪,才当了一年就被段其瑞赶跑了。 以后是冯国璋,曹琨、徐世昌。这是由于袁世凯死了以后,北洋军阀内部分裂成直系、皖系,不断进行混战的结果。这些总统基

  •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耀庭(1902—1996),小名留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人。1916年净身为封建王朝太监。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贾英华执笔),于1988、1992年改编为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中国最后一个太监Ⅱ告别紫禁城》。孙耀庭出身于天津静海一个贫农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

  • 秦朝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秦朝最后一个皇帝是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

  • 徐世昌简介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原籍直隶天津,出生于河南省汲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多次出任国务卿,1918年10月至1922年10月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896年因母丧回到河南时,袁世凯在直隶小站负责训练新建陆军。因此成为袁的重要谋士。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徐世昌负责文案处理。两年

  • 曹锟贿选为大总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锟(1862.12.12~1938.5.17)直系军阀首领 字仲珊。天津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任毅军哨官。1894年随毅军赴朝鲜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次年到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右翼步队第1营帮带。从此依附袁世凯,历任北洋常备军步队第11营管带、北洋陆军第1镇第1协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