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护:历史上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

宇文护:历史上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2/14 21:04:37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三个皇帝,真够牛的!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宇文护更厉害,一共杀了三个!

宇文护(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一名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第三子。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又与于谨南征梁朝江陵。

他从小追随宇文泰,既为之管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公元556年底,宇文泰杀了元钦(西魏第二任皇帝)后又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三年后,宇文泰因病死去,临死前,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小,于是他委托侄儿宇文护执掌政权。

公元557年,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让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不久就杀死了元廓),这样就最后灭亡了西魏而建立了北周。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就任大冢宰(宰相),继续执掌朝廷大权,“百官总己以听之”。在他眼里,年方16岁的皇帝宇文觉还是个孩子,完全可以也应该由自己作主。谁知,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

同时,朝中另有一批大臣也看不惯宇文护的作为,认为“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犹在权门!”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于是宇文觉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他又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陰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于是宇文护先下手杀掉了宇文觉。

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宇文毓,史书说他:“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子之量”。大概是认为他比较仁儒不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缘故,所以宇文护把他抬了出来当皇帝。

然而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他在处理事务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干。他周围逐渐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勋。他致力于发展经济,在百姓中也威望日高。所有这些,都引起宇文护的疑惧和不安。为了试探一下,宇文护假惺惺地搞了一次“归政于帝”的举动,把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都交还给皇帝。

谁知宇文毓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并把自己的名号正式改为皇帝(在此以前,北周的最高统治者不称皇帝而叫天王)。这样一来,宇文护害怕了。公元560年,他买通了主管皇宫中饮食事务的一个官员,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药,毒死了宇文毓。

这样,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杀死过最多皇帝的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 奇洛皇后的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

  • 清朝的包衣和辛者库分别指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些清宫剧当中,除了欣赏剧情,很多人也都对剧中的一些细节方面很感兴趣,比如在剧中出现过的两个词“包衣”和“辛者库”。这两个词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用在说明一个人物的出身环境上,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带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歧视的感觉。那么,这两个词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差别呢?大清一朝,所谓的八旗者

  • 盘点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饭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今天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饭局始末: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

  • 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统一的朝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1、秦朝(两帝,国祚14年) 秦朝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秦王嬴政在战国末年以卓越的政治头脑与战略眼光率领大秦帝国灭掉六国一统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2、西汉(十二帝,国祚210年) 西汉于公元前202年由刘邦建立,刘邦在秦末抓住国家动荡趁势

  • 李牧简介:惨遭冤杀的赵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扼腕叹

  • 战国四大名将之武安君李牧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将,其中之一的李牧,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家,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

  • 战国名将李牧死因:死于娼妓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牧,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北击匈奴,西却秦军,立下无数战功。李牧是一代“战神”,但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战神却死在了一个妓女的手上。虽然不是直接被这位妓女所杀,但李牧的死是跟这个妓女脱不了关系的。公元前243年,赵孝成王死了,廉颇也逃到了魏国,赵悼襄王即位赵国只有李牧可用。而赵悼襄王却喜欢上了邯郸的一个

  • 王翦和李牧究竟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末期,有所谓四大名将之说,即秦国王翦,白起,赵国李牧,廉颇。虽是四大名将齐名,可放到实战里,却往往阴差阳错,长平之战的赵国主将本为廉颇,却被赵王听信谗言,换成了赵括,而廉颇前脚刚走,后脚秦军的主将就换成了白起。一对盖世名将,在决定秦赵命运的大决战里擦肩而过,可谓遗憾。然而却有另一场对决,虽是遗憾

  • 五四运动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

  • 中国古代十大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五柳先生陶渊明五柳先生陶潜这个典故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就成了高人逸士的代名词。诗词中“五柳先生”除经常借指高人逸士外,“五柳”也成为高人逸士隐居之地的代称。2、五湖客范蠡“五湖客”指春秋时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