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比

汉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4/2/14 20:49:06

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是比较强盛的两个朝代,素有“强汉盛唐”的称呼。两个朝代政治制度对比,到底孰优孰劣?一般简单的总结如下:

汉随秦制,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行政事务,实权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做大的可能,有时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直到汉武帝时,设置内朝架空丞相,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丞相职权过大的问题。

唐朝则继承隋朝的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将中央大权划分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这样平分了相权,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的集中。就中央政府的设置来说,唐朝更加趋于合理。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分级治理,拥有较大的自主的权利。唐代加强中央集权,地方长官缺乏自主权利,往往受制于唐朝派去的持节巡查官员,这些官员后来发展为尾大不掉的节度使,为后期的割据埋下了隐患。所以说在地方制度上唐王朝不如汉朝。

在选人用人方面,汉朝实行的主要是察举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容易被名门望族把持,使出身贫寒的人很难有出头的时日。唐朝在选人中依然延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门阀的垄断,给了寒门子弟以出路,也可以更加全面的选拔人才。在这点上唐朝的科举制度是有很大进步的。

两个王朝都存在一个致命问题,汉朝到了东汉时代和唐朝的中后期,都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同时东汉还有“外戚干政”,唐朝有“藩镇割据”最终都导致了王朝的覆灭。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介绍一下。

汉代中央政府采用三公九卿制。西汉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和司空。而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

制度既然改变了,就必然有变的必要。表面上看,六部和九卿没区别。九卿是各部门部长,六部尚书也是。但九卿有一个问题,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不分。举个例子,太仆,掌管的是皇帝的舆马和马政。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个弼马温。但这是九卿之一。这当然就有改的必要,在三省六部制下,国家事务归六部,皇家事务归寺监。太寺负责祭祀、光禄寺负责宴会、卫尉寺负责器械、宗正寺负责宗室、殿中省个内侍省负责皇帝的饮食起居。而六部则成为了纯粹的行政部门。

三公有个大问题,就是权力太大。行政、军事、监察分别被三公掌握,三公各自独立开府办公。如果遇上国家大事,则三公开会议出一个方案拿给皇上。皇帝需要干什么呢?听汇报,做决定,如此而已。当以汉武帝为代表的强势皇帝登场后,这种制度就必然会被破坏了。尚书本来是宫中管生活的职位,汉武帝从朝中选调能臣担任尚书,又命大司马卫青领尚书事,结果尚书就成了决策机构,相府反而靠边站了。汉光武帝成立尚书台,尚书成了正式机构。曹魏黄初三年,尚书台搬出宫。大约在晋时,改名尚书省。

但是三公被挤走了,尚书省却成了皇权威胁,于是汉宣帝又开始扶植中书。同样,中书在晋成了中书省。但中书再度重蹈覆辙,于是为了遏制中书,门下出现了。

这就是三省的来历,可以看到,三省的出现就是为了遏制权力。但三省又往往成为新的皇权威胁者,如此下去,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个省。于是隋唐决定让三省互相制衡,相互掣肘,就不必担心一家独大了。

中书省负责起草法令,而法令能否实行却要看门下省的复核。如果没有门下的副署,即使是皇帝的诏书也没有法律效力。门下省甚至还有把原件打回去的权力,叫“封驳”。

中书省和门下省既然有这种制衡关系,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封驳,就有了两省开会的政事堂会议。政事堂后来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新名字,叫中书门下。

尚书省负责执行,其长官是尚书令。但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这个职务就没人能当了,尚书省的两位副长官左右仆射就成了最高领导。左右仆射看上去地位高,但如果没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进而获得参加政事堂会议的资格,就连宰相也算不上。而很多比左右仆射地位低的官员,一旦获得了这个头衔,就也是宰相了。

至此,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改变了。两种制度都进行了相权的分割,但三公九卿是三权并列,互相不制衡,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不分离。而三省六部则是相权相互制衡。尚书省有行政权无决策权、中书省有决策权无批准权、门下省有批准权无执行权。可以说是各有优劣,没有谁好谁坏,唐朝只是在隋朝的制度上进步了一点。比汉朝稍微好一点控制力。皇权更加牢靠一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那些白袍将军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出场的是“以少胜多”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是历史上首位敢穿白袍的将军。陈庆之,字子云,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将领。史料记载陈庆之曾以七千兵力对抗百万军师(不晓得是不是开了挂),并大胜而归,将洛阳等32座城池悉数收复,由此可见其是何等的骁勇了。也正是因为此战,陈庆之所带领的七千人军团也被称之为“白袍

  • 古代皇帝为何大多有断袖之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爱好男风自古有之,到了汉代,更是大大发展了。在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同性恋皇帝就是从西汉开始的,而且西汉的许多皇帝有此种癖好。据《史记》记载,在汉惠帝时期,由于知道惠帝喜欢男色,许多大臣便存了“傍皇帝”上位的心思,争相打扮自己,甚至到了上朝时涂抹脂粉的程度,实在令人汗颜。在汉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

  • 历史上的五大罪人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为我们所牢记的功臣,同样也有被人永远唾弃的人,他们每一个的所作所为使得名流千古或者遗臭万年或者默默无名的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这五位最不可原谅的人,每一位都遗臭万年,他们所作所为被世人永远牢记,因此他们的罪名永远也不会被人们所忘记。一、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宋徽宗赵佶是历史

  •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六大鬼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位鬼才就是鬼谷子,说起鬼谷子,他可是非常的厉害,并且他的徒弟也是都非常的有名气。就像他的一个徒弟商鞅,这人我们都知道,他当时可是在秦朝影响广泛,商鞅的变法我们也都听说过。可想而知,名师出高徒,有一个厉害的徒弟师傅自然也是非常的厉害。鬼谷子还是一个学术家,可以说在当时,没有他不知道的学问,没有他不

  • 历史上著名的女将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名:女将军兼王后,商朝大王之妻妇好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早一位女将军,同时,她是商朝大王武丁的王后,被后世称之为“战争女神”。根据考古学家在1976年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两件铜钺兵器,一个上面是虎纹,一个上面是龙纹,这两个兵器大约都是九公斤左右,上面还写着妇好的名字。专家推测,这是妇好生前

  • 历史上的三大宠妃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杨玉环关于这位贵妃,历史上有很多故事,有提到“环肥燕瘦”的、有提到“羞花”之容的,更有“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赞美。杨玉环本身有极高的艺术造诣,精通歌舞,又百媚千娇,令皇帝和皇子都对她迷恋不已。她先是嫁给寿王李瑁,几年后被玄宗看中,接到宫中做了贵妃,这也就是大唐的国风开放,要是放在明清,肯定是容不

  • 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女皇帝其实还不少,有出生才50多天就登基的北魏殇帝元姑娘,也有农民起义军首领自称女皇的陈硕真。元姑娘的登基源于一场政治斗争,祖母胡太后不愿意放权,于是将威胁自己权利的亲子北魏孝明帝毒死。而为了稳固政权,胡太后用公主冒充皇子,扶持元姑娘登基。元姑娘在位仅一天,在局势稳定之后就被祖母废除。陈硕

  • 历史上的十大宠妃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首先西汉窦氏,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最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也算是结局十分好的宠妃了。2、末代皇帝宣统淑妃,她是历史上第一个敢跟皇帝离婚的妃子,离婚后虽然生活贫困,但也算是平淡到老,比起原配皇后,结局算好的了。3、唐高宗李治最

  • 揭秘历史上最厉害的三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提到英雄豪杰文臣武将能人异士基本上都是男人,如果要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女人就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当过太后,但是她们又有一些不同,第一位吕雉吕后历史上以毒辣而成名,汉高祖刘邦死后,身为皇后的吕雉立自己的儿子刘盈为皇帝,但是刘盈基本上没有实权,所有政权掌握在吕后一人手中,

  • 历史上的庚子年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0庚子年:中国开始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非洲17国相继宣布独立。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14万人死亡。1900庚子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这场动荡被称为'庚子国难'。印度发生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