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人

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63 更新时间:2024/1/1 23:24:40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思想主张

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

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人物评价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

人物墓冢

吕不韦墓,位于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

吕不韦死后,他的门客害怕秦王,当时叫吕母墓,所以当时秦王派人寻找吕不韦坟墓而一无所获。

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有一大冢头村,因秦相国吕不韦的墓冢在村边而得名。冢顶过去有房屋数十间,驻扎过镇公所、区干队,可知封土之高大。如今墓冢圈进偃师第一高中院内,虽已残损,仍存其岿然气势。1994年12月,首阳山镇为其立纪念碑一座,原西北大学校长、中国思想史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教授来偃讲学,参观了吕不韦墓冢并为吕不韦纪念碑奠基,并应偃师古都学会之请,撰写了《秦相国吕不韦墓碑记》,成为一处名人故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氏春秋42条名句汇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以下是其中42名句。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吕氏春秋·览·孝行览》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览·有始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吕不韦在历史的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他共分了四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有争议)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有争议)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

  •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690公里,约占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从北到南依次流经: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无锡市、苏州市8市,分为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三段。淮安以北为中运河段、淮安至扬州为里运河段、镇江以南为江南运河段。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北

  • 应玚兄弟为什被称为汝南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应玚不仅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和自己的弟弟应璩并称为汝南才子。应玚兄弟二人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诗学文章自然大为长进。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而壮志难酬。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应玚初来邺都时,曹植

  • 陈琳为什么归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曹操不杀降,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收用陈琳之事,陈琳是广陵人,汉末的时候担任何进主簿,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当时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徐州刘备,田丰劝袁绍增援刘备,袁绍以儿子重病为由,延迟出兵,以致刘备被曹操击溃。刘备只身逃往青州,由袁谭引荐,投靠袁绍,刘备向袁绍介绍了曹军的现状和部署,更强化了袁绍即可

  • 阮瑀为什么被曹操烧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听说了阮瑀的大名,便想让阮瑀出来做官,但阮瑀不想做官,拒不赴任。曹操三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入朝做官,共创大事业,阮瑀三次拒绝,并出言不逊:“我阮瑀只求一生与诗书为伴,绝不同曹操这样强暴之人为伍。”曹操求贤若渴,第四次派人请阮瑀,并令“如不来则加以捆绑,绝不允许逃避为国尽力之职”。阮瑀一听,心惊肉跳

  • 阮瑀的授业之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阮瑀比较幸运,在学业上没有走多少弯路,一开始便当了蔡邕的学生,跟着大师,如影随形,如沐春风。蔡邕是东汉末年的通才。“因经藉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频误后学”,为此,他向皇帝报告,请求将《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鲁诗》《仪礼》《论语》等,书在石碑上,立于太学门前。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蔡

  • 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字千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那么这个成语和吕不韦有什么关系呢?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吕

  • 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奇货可居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常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谋利。奇货,稀少的货物;居,储存。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那么吕不韦是怎么做到的呢?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为子楚),年轻的时候曾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质子,因为秦国屡次攻打赵国,他在赵国的处境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