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预防瘟疫的方法

古人预防瘟疫的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3 更新时间:2024/2/14 20:47:47

据《晋书•彪之传》载:“永末(公元356年)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3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看看,古代在没有显微镜、没有培养皿的情况下已经知道了致病菌或病毒有可能存在潜伏期,惜命皇帝更是让存在传染可能的大臣离自己远远的。

这个记载清晰地显示了当时在疫病流行期间,古人不仅注意与有病之人的隔离,而且还注意已与病人有接触而尚未发病者的隔离,理念之超前、认知之准确令人惊叹。往后数,在12世纪朱翌的《猗觉察杂记》中记载道:“江南病疫之家,往往至亲皆绝迹,不敢问候,恐相染也”。

明代肖大享《夷俗记》载,在内蒙一带的少数民族有“凡患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的习惯。

除了避免接触,中国古代政府为了防止疫病的流行,也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把疫病患者集中起来隔离治疗。据《汉书•平帝记》中载:

“元始二年(公元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简单地说,这就是2000年前的临时传染病医院,是2000年前年的小山、火神山。

除了指定医院,还有指定官员。在清代俞正燮的《癸巳存稿》中记载:为了防止天花的传播危及皇室,清初设有“查痘章京”一职,查得天花病人即令其迁出四、五十里以外。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老实讲在病患外迁的过程中还存在散播疾病的风险,但对于当时的封建帝王来讲,他们已经懂得要“抗疫”首先在于隔离和病患接触的可能性。

《癸巳存稿》还记载了“其出洋贸易回国家,官阅其人有痘发,则俟平复而后使之人”。同时,据清嘉庆年间谢清高的《海录》载,当时的官员甚至会对外来的海船实行海关检疫,以防止痘疮等病传入国内。

在古代献中,还有关于与病人接触时应注意一些问题的记载。如熊立品在《瘟疫传症全书》中说:“当合境延门,时气大发,瘟疫盛行,递相传染之际,毋近病人床榻,染具秽污;毋凭死者尸棺,触其臭恶。毋食病家时莱,毋拾死人衣物”。

这些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隔离措施,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所以归根结底,从古至今、从西医到中医,预防瘟疫首先在于“隔离”、在于“不与病患接触”。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瘟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肺鼠疫1911年2月20日,东三省肺鼠疫发生,且有蔓延之势,东北满洲地区的6万条生命被吞噬!加上春节期间,疫情更难控制!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鼠疫的最先感染者是捕捉旱獭的“移民”,他们将鼠捕来,剥取其皮,染以颜色,冒充黑貂,售与西方妇女。人从旱獭身上感染后,借呼吸和飞沫传染

  • 古代人平均寿命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平均寿命是——30岁。1996年的时候,也有专家经过数据论证说是35岁。那为何古人平均寿命会是如此之低?各代数据:“短命”真实存在经统计,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史料

  • 古代人寿命短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古代人的寿命短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早夭现象”非常严重——拉低了寿命的下限。 很多婴儿就因为种种原因活一两岁就死了。即便是帝王家的皇子公主们,早夭现象也非常严重。比如康熙皇帝,他生有儿子35人,其中就有15个不到10岁就早夭了;宋神宗24个孩子,其中8个儿子6个女儿早夭。“早夭”原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孙伏伽(历史第一位状元)孙伏伽,隋朝开皇年间生于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

  • 古人为何写字由右及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人为什么竖着写字,而且由右向左写?在今人看来,写字的右手总是把已经写好的文字给掩盖住,而且右手腕或者衣袖还会把未干的墨汁碰糊。于是,古代人写字时要提腕,甚至要用左手管住右衣袖,这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但如此不便,为何写字还是从右向左呢?古代最早是在竹简上写字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个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存在于中国历史上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可谓是中国选官制度的绝创,这项开始于隋炀帝的选官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举制度的出现,打断了贵族垄断官职,让平民百姓也能得做官飞黄腾达的机会。此制一出,全国上下都兴起了读书考科举的风潮。而作为最辉煌的状元一名号当然也是参加科举考试最想得到的名词。在中国

  • 古代嫡子和庶子的地位有区别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这个国家,早已经实行了一夫一妻制度,而也会因为孩子的问题而产生一些财产纠纷,其实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一个家庭中若是有众多子女,日后也肯定会有些矛盾。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同一个爹,庶子差别就很大吗? 首先我来说一下嫡子和庶子的区分,嫡子是正妻所生,而庶子则是一些小妾所生,从地位方面而言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夏朝开始算,中国一共经历了20多个朝代,但真正称得上是大盛世的,却只有四个。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分别是汉代文景盛世、唐代开元盛世、明代永宣盛世、清代康乾盛世。这四大盛世,可以说每一个都是让世界瞩目的繁荣时代。文景之治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在和项羽角逐天下的过程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大汉王朝。

  • 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运行了一千多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俗称“状元”,又称为“大魁天下”,是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心目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总共产生了多少状元,说法不一,有人统计说,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一般人的印象,所谓状元郎,状元郎,状元的年纪一般都不大,而且年轻俊

  • 东北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以貌取人就是人们的常态,在外貌里,除了难以改变的生理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衣服。从中原王朝角度来说,动物皮毛暗含着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意味。它们大多来自于荒芜的边疆,是蛮夷的服饰。那么,从不屑到推崇,这个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这就是蒙古人一统天下的元朝。在蒙古人统治汉地之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