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木真和札木合的关系

铁木真和札木合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9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8:07

有关札木合铁木真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亦敌亦友,比较纠结的关系。札木合和铁木真少年相识,肝胆相照。二人同为草原的英豪,曾三次结为安答。在草原各部落长期征战的岁月里,他们曾同吃同住,携手抗敌,并肩作战,甚至在铁木真一度受强敌威胁,妻子被掳之时,札木合亦是他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和最亲密的战友,因此,当这对兄弟因彼此的利益出现分歧而分道扬镳之时,有理由相信,内心最难过和痛苦的,是长期倚重札木合的铁木真。

认真分析札木合和铁木真的关系,其实他们之间既非刘邦项羽那样是纯粹的敌人关系,也不似曹操刘备这类貌合神离虚情假意的伪朋友。他们之间的友情,充满着少年时代的纯真,亦不乏英雄惜英雄的深情厚谊!他们视彼此为知己,皆为对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们都雄心勃勃,渴望统治这片抚育了蒙古部族的大草原。只可惜,长生天虽辽阔,容不下两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受蒙古部族万众膜拜的王者,只能有一位,所以,他们之间的兄弟之争,似乎是一种难以逃避的宿命。

兄弟重逢的那一刻,恍如隔世。铁木真与他促膝长谈了很久,他劝札木合留下来,然而曾经的安答,此刻已回不到过去。铁木真明白,札木合和自己一样骄傲,与其让英雄屈辱偷生,不如让他悲壮赴死。最终铁木真含泪,亲手结束了兄弟的生命。札木合死后,铁木真命人以隆重的礼节下葬。黄沙埋过,这位被铁木真视为毕生唯一知己的安答,永远长眠在不纳尔罕山下。众所周知,蒙古札达兰部首领札木合和铁木真原来是安达。他二人幼年相识,皆为志同道合的铁血男儿,曾有三次结义之情,彼此视对方为毕生唯一的知己。那既然札木合和铁木真原来是安达,后来却又为何兵戎相见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札木合与铁木真都有争霸草原的野心,而统一蒙古部落的王者,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

起初,札木合曾辅佐铁木真,运筹帷幄横扫草原,先后打败了蔑儿乞、塔塔尔等部落,然而随着草原各部逐渐被歼灭,他们彼此都意识到对方对自身的威胁,尤其是长期屈居铁木真之下,更令札木合深感屈辱和不忿。终于有一天,他与铁木真分道扬镳。那时的札木合,内心唯一希望的,是凭自己的实力大败铁木真,将他拉下万众拥戴的大汗的宝座。

十三翼之战后,札木合终于如愿以偿,打败了铁木真。可是,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很快因他的残忍和暴戾失去了。在当众烹煮敌将之举引得札木合麾下众将叛离之后,铁木真终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当札木合被五花大绑带到铁木真面前时,不知他是否有预料到,自己将会以这样的方式与昔日的安达重逢。铁木真不愧为蒙古草原伟大的领袖,他始终念及札木合和铁木真原来是安达,不忍痛下杀手。于是,他成全了兄弟的尊严,按照札木合的要求,以“不流血”的绞刑结束了兄弟的生命,也亲手埋葬了他曾无比珍视的安达和少年时代的友情。

自从铁木真在统一蒙古部落的长期征战中势力逐渐崛起之后,就注定他将与曾经的安达札木合反目成仇。平心而论,札木合是有机会铲除铁木真的,然而他终究是放过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因此,有关札木合为什么不杀死铁木真的问题,人们也有过诸多揣测。如果说,札木合不杀铁木真,仅仅是顾念曾经的兄弟之情,这个说法显然不具备说服力,因为一个情感上太过优柔寡断的人是不具备争霸天下的条件的,雄才大略的札木合显然不属于这类人,那究竟札木合为什么不杀死铁木真呢?

首先,札木合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对铁木真,他固然有着瑜亮情结,然而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政治才华和部族威望,又是他十分钦佩的。在札木合眼中,铁木真是他此生遇到的唯一一个可以和自己一较高下的人,只有成吉思汗的人格魅力才足以与自己比肩!这样的铁木真,绝不该轻易死在一个卑鄙懦弱的小人手里,这也解释了札木合挑起铁木真与王涵部和乃蛮部的战争后,又主动派人去向铁木真通风报信,使他免于暗算的主要原因。

其次,札木合对自身的实力也有一个正确的研判,虽然,论个人能力,他并不在铁木真之下,然而相比铁木真麾下的兵强马壮,及族人的拥护来,札木合又远远不及,换言之,铁木真比他更适合做蒙古草原未来的王者。如果札木合为一己之私杀害铁木真,那只会让蒙古草原陷入长期的分裂和战火中,这是札木合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放眼大局,以天下苍生为念,才是札木合不杀死铁木真的真正原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焚书坑儒的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知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道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为此秦始皇实行此统一思想之法。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见解,维护集权统治,另一方面是采取愚民政策

  • 苏州解放日是1949年的哪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9年4月27日江苏省苏州市获得解放,这一天被称为苏州解放日。每年的4月27日,在苏州市区统一鸣放防空警报信号,意义有三:①纪念苏州解放;②增强全市人民防空意识;③全面测试防空警报设施及防空警报音响覆盖率。以下为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志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古城苏州进入1949年4月27日

  • 历史上真实的曹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宋史》记载:曹皇后的真名(也就是闺名)并没有准确记载,不一定叫曹丹姝,正史也没有她结过一次婚的记载。而曹皇后长得其貌不扬,不入宋仁宗法眼倒是真的。曹皇后确实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是郭皇后被废之后立的,但宋仁宗一直跟他没有什么情感,始终隔着一层。一方面,这并不是宋仁宗自主选择的婚姻;另一方面,相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宋史》和《大宋宣和遗事》等相关史料所记载,小说中的宋江和史实其实有很大的出入。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但他手下没有一百单八人,只有三十六条好汉,卢进义(卢俊义)、吴加亮(吴用)、李海(李俊)、阮进(阮小二)均在其中。多出来的七十二人是作者加上去的。宋江在史书中是流寇,打到哪就住哪,根本不是呆在一处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宋史》中对宋江起义也有明确记载。为了确切知道宋江起义时间,还得从史实记载中了解。《宋史徽宗本纪》和《宋史张叔夜传》中均涉及到宋江起义一事,比较遗憾的是正史中也没有提到宋江起义时间。只知道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具体时间并没有提出。为了查证宋江起义时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36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起义三十六人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好汉起义的故事,其中宋江三十六人的英雄事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宋江起义三十六人指的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灼、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

  • 文成公主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三国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

  •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王诩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2、王翦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