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是如何起家的

袁世凯是如何起家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3/12/26 8:50:14

袁世凯在宦海中的进步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才能与努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离开诸多贵人的相助,相信他也不会取得成功。

袁世凯宦海生涯的起步是从吴长庆那里开始的,吴长庆是袁世凯第一个相助的贵人。没有吴长庆的提携,袁世凯根本不得其门而入,事实上,在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前,他曾屡屡碰壁,连谋个小官都不得门路。

吴长庆是淮军名将,是鸿章在淮军中的一根重要支柱。他是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的盟弟。两人从相交到相知再到换帖定八拜之交,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咸丰年间,太平军把庐江城团团围住,当时任庐江地方团练武装首领的是吴长庆的父亲吴廷襄,大兵压境,庐江县城危如累卵,吴廷襄派儿子吴长庆星夜潜出重围,飞马赶奔宿州袁甲三那里求援。

袁甲三统领重兵,正在和捻军对垒,是否驰援庐江呢?袁甲三有些举棋不定,于是询问随军征战的儿子袁保恒、侄儿袁保庆,袁保恒认为强敌环伺,如果分兵救援,就会引火烧身,导致太平军和捻军两面夹击,落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主张按兵不动。

而袁保庆的意见和袁保恒相反,他认为吴廷襄一介士绅,敢于抗击来犯的太平军,力薄垂危,如果前去援救,保全庐江,则可以互为依恃,如果见死不救,听任庐江失陷,则唇亡齿寒,对自身也不利,因此力主出兵相救。

双方争持不下,袁甲三也犹豫不决。几天后,庐江县城到底孤城难守,城池陷落,吴廷襄死于乱军之中。

吴长庆得知父亲的噩耗,悲痛欲绝,他恨透了极力阻止袁甲三发兵的袁保恒,两人从此绝交。

吴长庆对力主出兵的袁保庆非常感激,他和袁保庆换帖拜盟,两人结为盟兄弟。吴长庆从此投身从戎,因为他作战勇勐,很快成为淮军的一员名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小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司马光的故事最早的出处是来自北宋和尚编写的《冷斋夜话》。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孩童在院子里玩耍时,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装水用的大水缸里。如果不把他拉上来,恐怕有生命的危险。这里可能也是警醒世人,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照顾。在真实的世界中,可没有那么多“司马光”会及时出现。当众人陷入焦急的时候,只有聪慧的司

  • 袁世凯是如何劝溥仪退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是怎么“劝”的呢?年幼的溥仪,在那场最后的博弈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后来回忆道:有一天在养心殿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着眼。她面前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泪痕。殿里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抽缩着鼻子,声响很大,一边说着话。后来溥仪才知道,胖老头就是袁世

  • 南宋是如何报复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金军大肆搜掠以后,立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完颜宗望监押宋徽宗、郑皇后、亲王、皇孙、驸马等一路向滑州北去。完颜宗翰监押宋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向郑州北区。全部人马10万多人北返,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率军破城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却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金国衰落

  • 《清帝退位诏书》全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封由清末状元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很多中国人没见过。全文为: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

  • 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对袁崇焕的评价是:“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大致意思是袁崇焕虽然与清朝为难,但是明朝统治黑暗,而且袁崇焕还算忠于国事,所以虽然最后被搞死了,但是也有可取之处。觉得还不够,顺便给了袁崇焕的堂兄弟的后代一个小官当当。

  •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杀毛文龙,主要是因为他的做法不合督师袁崇焕的胃口。先说袁崇焕吧,个人方面,袁崇焕是个喜欢夸海口的人,书上记载他“好为大言”。在出关之前就给崇祯皇帝夸下海口,五年收复失地。结果失地没收回来,清军打到了北京城下。后来他死的很惨跟他喜欢吹牛这个毛病由很大关系。现在说毛文龙,毛文龙是对大明军事上有功的

  •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次,袁崇焕回京上疏陈述兵事。崇祯帝亲自召见他,询问平复辽东之策。袁崇焕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帝很高兴,说:“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这就是着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辽袁崇焕”。众所周知,从萨尔浒之战后,崛起于辽东白山黑水

  • 袁崇焕为什么没有防住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遗憾的是,袁崇焕面对的皇太极,不是一般人,而是不亚于“唐宗宋祖”的一代雄主。眼看后金就要陷于崩溃,皇太极走了一着极为高明的棋子:千里奔袭关内,通过劫掠明朝城池来获得财富,让后金度过难关。事后来看,这是一次相当冒险的军事行动。在这之前,后金军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长途奔袭战,孤军深入关内更是前所未有。只要

  • 历史上最著名的五位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汉太宗刘恒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异母弟,初期被封为代王,因为汉惠帝刘盈早逝,汉朝众大臣便在吕后死后迎立了刘恒为帝。刘恒即位后施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政策,并躬行节俭,开创了着名的文景之治。汉文帝死后被上庙后为太宗。2.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文帝以及下面两位太宗类似,

  • 民国最美结婚誓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成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谁都没有办法拒绝。古人非常看重子嗣的繁衍,只有生了下一代,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古人成亲有一套很繁琐的步骤,在现在人看来,那就是麻烦。虽然麻烦,但是每一道步骤,都寄托了人们对这对新人最真切的祝福。古人结婚一般要遵循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