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度量衡指得是什么

度量衡指得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4/1/20 22:38:45

度量衡指得是什么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器具秤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

度量衡三字怎么读

度量衡的读音分别为,度du,第四声;量,liang,第四声;衡,heng,第二声。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器具图片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标准量器铜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用度量审其容。方升遗存至今。战国时齐的一件标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三个容量单位。《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作这件量器时冶炼青铜和铸造的技术条件及所包括的各个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清朝政府极力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典章制度十分推崇。同时遂资本经济的发展,度量衡的作用越来越广泛,连度量衡器具都放宽限制,改为民间制造。

度量衡标准悉本黄钟六律之说,用累黍确定标准尺度。清康熙帝对天文律算有较深的造诣,他主持编写了《律吕正义》,还删定了西人传教士南怀士编纂的《数理情蕴》,这两本书中都详细记载了关于度量衡标准的规定,康熙帝亲自累黍定尺,以一百粒纵向排列的黍子所得之长定为营造尺长,又以一定的尺寸确定了量器的容积,用铁铸成漕斛,用一立方寸金属的重量作为质量的标准,有此再定出各种量值砝码的尺寸,作为称量国库收支的标准器,因此称为库平。

宋朝时期的度量衡

唐宋时期的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制度严明,单位量值相对稳定,度量衡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唐宋时期由于实物地租苛繁,商业范围扩大,度量衡器具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宋代度量衡器具图片

宋代度量衡的管理措施以及单位制的改进,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北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随即下令依照前朝旧制所规定的规格制作权衡器,并颁布天下,禁止民间私造。北宋时期,一旦兼并一块疆土,必定废除其原有的度量衡制度,推行统一的制度。

据《宋史·律历志》记载,“度量权衡,皆太府掌造,以给内外官司及民间之用。凡遇改元,即差变法,各以年号印而识之。其印有方印、长印、八角印,明制度而防伪滥也。”宋代管理度量衡制度所设行政机构为太府,所有内外官司以及民间需用,均由太府掌管,但校印并非每年举行,凡遇改元之年,印烙器具。南宋时期也沿袭了这一制度。

更多文章

  • 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次,中东战争,影响,是什么,五次,中东战争,影响,是什么

    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是什么每一场战争都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损失,那么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中东战争战略图有战争就有杀戮,就有死亡,第五次中东战争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伤亡3000多人,叙利亚军队大约伤亡1000人,而以色列军队也伤亡了大约2000余人。在装备武器上也有很大的损失

  • 邵逸夫奖是什么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邵逸夫,逸夫,是什么,邵逸夫,逸夫,是什么,一项,国际,性的

    邵逸夫奖是什么奖邵逸夫奖是一项国际性的奖项,得奖的人应该是从事一些相关学术领域的人,并且在自己擅长的学术或者科学的研究以及应用之上创造了杰出的贡献,或者有了突破性的成果,或者是在其他特殊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才能够得到这个奖项。邵逸夫奖而关于邵逸夫奖的评选原则主要是看候选人的贡献是否能够让社会更快的进

  • 宣太后黄歇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后,黄歇,有关系,太后,黄歇,有关系,芈月,虽然,宣传,时

    宣太后黄歇有关系吗芈月传虽然在宣传时期说得是与甄嬛传相同,但是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部剧的制作完全比不上甄嬛传。剧中的发型杂乱,发饰和衣物都十分廉价,整体打光效果也不好,唯一吸引人的大概就只能算是剧情了。尤其是剧中宣太后黄歇的感情十分引人注目。因为黄歇可以说是唯一一个陪着芈月从小到老的人。宣太后剧照宣太后

  • 韩信的名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名言,是什么,韩信,名言,是什么,伟人,往往,能够,说

    韩信的名言是什么伟人往往能够说出名言,并且受后世流传,而韩信作为汉代的一个有名的人物,他作为一名大将军,他对战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达到百战百胜的地步。但是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智者一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名言这句话出自于《史记》,是司马迁对他写编撰的一个传记文。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无论

  • 美人心计中刘恒登基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人,心计,刘恒,登基,什么时候,美人,心计,刘恒,登基,什

    美人心计中刘恒登基是什么时候在《美人心计》中,刘恒是个为了避免吕雉的迫害一直在装傻隐忍之人,因为当时刘邦逝世,吕后便一直专政,垂帘听政,而在刘邦逝世之后继位的刘邦之子刘盈也就变成了傀儡皇帝。但是吕雉是不会满足于仅垂帘听政的,她的目的是将这大汉王朝变成吕氏天下,一介女流之辈参与朝政不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

  • 诸葛亮未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原因竟是过于谨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未能,挽救,蜀国,灭亡,原因,竟是,过于,谨慎,诸葛

    诸葛亮未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原因竟是过于谨慎?为后人所熟知的诸葛亮是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里那个能呼风唤雨接近神灵的诸葛亮。诸葛亮剧照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他的政治家,军事家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虽然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如此之神,但能力确实很强,而且可能比

  •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成,帝刘,生平,简介,汉成,帝刘,生平,简介,一任,皇帝

    汉成帝刘骜生平简介汉成帝刘骜,是上一任皇帝汉元帝刘奭和皇后王政君所生,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画像刘骜生于公元前51年,两年后祖父汉宣帝刘询驾崩,父亲刘奭就登基称帝。又过两年,因为是嫡长子,刘骜被立为了太子。小时候的刘骜不仅深受祖父刘询的宠爱,还因为喜爱读书、为人谨慎而被父亲喜爱。然而,成年的

  • 揭秘周朝周文王是如何请姜子牙出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周朝,周文,如何,请姜,出山,周文,历史上,一代,明君

    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为周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每卦都对应不同的结果,广受后人推崇。那么他的本名是什么,听小编给你慢慢说。简远信饰演的周文王剧照周文王是周太王的孙子,“周西伯”季历的儿子,按照现在的姓名来看,周文王应该跟老子姓,所以周文王应该

  • 解析刘巴是因为自大才不受信任刘备信任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析,刘巴,是因为,自大,不受,信任,刘备,刘巴,三国,时期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三国演义》刘巴剧照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

  • 男女授受不亲的孔子 怎样跟女人招遥过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男女授受不亲,孔子,怎样,女人,招遥,过市,当时的,那个,时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南子并不觉得男女之间见面有什么不好,反倒认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所以,她要孔子“招遥市过之”——招遥过市。网络配图内外各处,男女异群,不窥壁外,不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男非眷属,互不通名。”——这段出自《女论语》上的话可以一言概括之,那就是“男女授受不亲”。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