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斯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胡斯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4/1/13 18:41:06

胡斯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胡斯战争又被称作是捷克农民战争,这是欧洲历史上时间较长、影响非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以捷克的民族英雄胡斯的宗教改革委旗帜而且是由胡斯党人领导的战争,所以战场战争被称作是胡斯战争。那么胡斯战争经过是怎样的呢?

胡斯战争图

胡斯战争拥有一个以塔博尔派为核心的常备军,这个常备军的主力是步兵,还有少量的骑兵炮兵。胡斯战争战争的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10个左右的战车作为一个战车队,步兵和骑兵协助战车队,炮兵有夜跑和攻城炮,野战部队的人数大约是4000到8000.战斗的序列是前部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炮兵被布置在战车的中间,步兵和骑兵因为是负责辅助的工作,所以被隐藏在工事内部,战车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战车队士兵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减少了士兵的伤亡。胡斯党人军队的战术大多采取的行动是进攻,最后400名胡斯党人成功击退了2000多的国骑兵部队。

1420年,由杰士卡率领的军队在维特科夫山狠狠打击了捷克的第一次十字远征部队,1422年,第二次十字远征部队依然是遭遇失败,1426年,在乌斯提附近,塔博尔带领2.5万人成功击退7万多的十字军骑兵,1427年和1431年,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远征军也都是被击退。胡斯战争的影响便慢慢扩散开来,甚至是震动了整个欧洲。

胡斯战争屠杀德国人是真的吗

由于人们对二战中纳粹暴行的印象过于深刻,所以,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德国人想象成屠杀者,很少有人会把德国人与被屠杀联系在一起。但在历史上,德国人也经历过数次被屠杀,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胡斯战争屠杀德国人。

胡斯雕像

胡斯战争屠杀德国人,指的是15世纪前期捷克境内胡斯党人对德意志人的屠杀。当时,捷克境内有许多德意志的移民,他们大多是天主教会的僧侣,生性贪婪,对捷克人百般盘剥,为改变当时入不敷出的窘境,他们连罪犯也不放过,他们出售“免罪符”,厚颜无耻地说可以赎去人的罪过。这一恶行直接招来了捷克人民的怒火,胡斯即是其中的领袖,他坚决要求取缔“免罪符”,进行“宗教改革”。胡斯的思想赢得了捷克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但却被天主教会视为“眼中钉”。1414年,黑暗的天主教会悍然烧死了胡斯。

胡斯是捷克的骄傲,他死后,捷克境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胡斯运动,后演变成为胡斯战争。神圣罗马帝国先后发起5次反胡斯十字军远征,但均被捷克境内的胡斯党人击退。胡斯战争屠杀德国人无数,战争期间,胡斯党人对一直欺负他们的德意志人进行了报复,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基本被杀光,西里西亚的德裔也所剩无几,战火甚至烧到德国境内,胡斯党人在第5次反十字军远征时一直打到柏林和波罗的海沿岸,沿途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抢掠。战争从1419年起,直到1434年胡斯党人内部出现分裂,温和的圣杯派倒向天主教廷,联合打败激进的塔博尔派,这场屠杀才得以终止。

胡斯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呢?

胡斯战争是根据捷克民族英雄胡斯而命名的一场农民战争,他因为经历时间长,战争影响深远而被人所熟知。那么,胡斯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呢?

胡斯战争遗骨

1420年,在位于捷克境内的维特克夫山区附近,由杰士卡领导的捷克农民军队塔博尔派又一次向国王的部队发动了进攻,在勇猛的塔博尔派军人前,国王部队很快败下阵来,捷克农民战取得了胜利,然而,在其后的1434年,胡斯党人发生内部矛盾,主温和的圣杯派和主张强硬的塔博尔派起了冲突,战争随即打响,胡斯战争以温和派胜利而结束。

标签: 胡斯战争经过怎样胡斯战争经过怎样又被称作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经过,怎样,武则天,经过,怎样,身为,女性,向来,男

    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样的?身为女性,在向来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站在最高点,注定是充满了艰辛的。那么武则天称帝经过是怎么样的呢?武则天图片武则天称帝经过可以分成稳坐后位、打击劲敌、独霸朝纲、六亲不认、大权在握、登基称帝这六个阶段。在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之后,便将已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处置掉。在原太子李忠提出让

  • 神话传说中凤凰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话,传说中,凤凰,起源,是什么,神话,传说中,凤凰,起源

    神话传说中凤凰的起源是什么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距今约6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在象牙骨器上就有双鸟纹的雕刻形象,这双鸟纹应是古代凤凰的最早记载。根据神话传说,凤是从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成。龙凤图案凤凰传说要谈凤凰的起缘离不开龙,从出土的各种动物

  • 遣唐使制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遣唐,制度,简介,遣唐,制度,简介,指的,日本,公元,630

    遣唐使制度简介遣唐使制度指的是日本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向唐朝派遣使团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制度。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日本的遣唐使制度。舒明天皇剧照公元630年,当时是唐朝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朝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使团成员包括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还有大批的师﹑水手以及翻译,画师、乐师、

  • 《兰亭序》真迹下落为何会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兰亭序,真迹,下落,为何,扑朔迷离,兰亭序,真迹,下落,为何

    《兰亭序》真迹下落为何会扑朔迷离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显赫家族名士共42人,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名士们共成诗37首,想要编成一部集子以流传后世,提议集会发起人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拿起鼠须笔,乘着酒兴,现场挥就了一篇《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这篇书法共

  • 罗成的看家绝招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成,看家,绝招,是什么,罗成,看家,绝招,是什么,提到,就

    罗成的看家绝招是什么提到罗成就会想到隋唐演义里面的英雄好汉,罗成也是其中一位英雄好汉,罗成一身好本领,在战场上带领的队伍几乎次次都取得胜利。《隋唐演义》罗成剧照这么优秀的一位将领想必肯定有他自己的看家绝招。罗成的看家绝招就是就是回马枪,起初看到这三个字,作为一个外行人,有点不理解这个看家绝招是什么意

  • 格拉夫顿公爵别名奥古斯塔斯·亨利·菲茨罗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格拉夫,公爵,别名,奥古斯,塔斯,亨利,菲茨,罗伊,格拉夫

    格拉夫顿公爵别名奥古斯塔斯·亨利·菲茨罗伊格拉夫顿公爵别名叫做奥古斯塔斯·亨利·菲茨罗伊,他是第三代公爵,他的父亲是第二代格拉夫顿公爵查尔斯。出生于贵族的格拉夫顿公爵,从小就享受着很丰富的教育资源,格拉夫顿公爵毕业于英国名牌大学剑桥大学,学历非常高。格拉夫顿公爵图片在辉煌的家庭背景后,格拉夫顿公爵备

  • 康有为与伊藤博文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有为,伊藤,博文,什么,关系,康有为,伊藤,博文,什么,关

    康有为与伊藤博文有什么关系康有为伊藤博文是中日变法的先驱。不同的是,日本维新变法成功,走向了富强。中国变法失败,继续寻找救国之路。十九世纪末期,伊藤博文来到了中国,适逢慈禧太后镇压维新运动。康有为等维新派非常向往日本的明治维新,一直都想要复制日本的变法模式。康有为对伊藤博文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伊藤博

  • 揭秘商汤祖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商汤,先是,揭秘,商汤,先是,商族,建立者,契佐,严格

    揭秘商汤祖先是谁商族的建立者是契佐,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商汤的祖先,因为在契佐之前,有史可考的还有一个“五帝之一”的帝喾。所以,商汤的祖先应该是帝喾,而帝喾也被称为商朝的祖先。契佐画像契佐是帝喾的儿子,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黄帝的曾孙。古代民间传说之中的天帝就是以帝喾为原型的,他的后代契佐也是商

  • 贞观长歌中的岑文本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贞观,长歌,中的,文本,什么样,贞观,长歌,中的,文本,什么

    贞观长歌中的岑文本是什么样的岑文本原先只是初唐历史上一个普通的宰相,可以说他的名气很小,比起有名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岑文本这个名字说出去估计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之中岑文本却是一个大大的亮点,这里小编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个岑文本(以电视剧为主)。《贞观长歌》岑文本在电视

  • 儒家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儒家,孔子,喜欢,弟子,儒家,孔子,喜欢,弟子,中国,历史上

    儒家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立教育的创始人,从孔子开始,平民百姓才有了享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最终还是留名百世。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身份与其他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也有喜欢的学生,有不喜欢的学生。孔子弟子图像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说,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可是,这个答案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