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在夷陵战役惨败陆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

刘备在夷陵战役惨败陆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3/12/24 23:22:51

“七百里连营”背后的谜案,刘备惨败给陆逊的最大失误是什么? 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 在这次战役中,刘备的“七百里连营”遭到军史界的一致批评,认为这是刘备在本次战役中犯的一个重大错误连营七百里,分散兵力。

刘备真的是犯了基本军事常识性错误而连营七百里吗? 要解答此问题,首先应了解当时蜀军的实际部署情况。 形势222年2月,刘备军推进至夷陵、夷道一线,被陆逊大军阻击,无法前进,陆逊军又坚壁不出。由于蜀军已经进入吴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险要关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时掩护后方的运输线,所以分兵守卫是在所难免的,也是符合基本军事规律的。

刘备在近700里的整个狭长作战地区共有多少营垒呢? 《三国志吴主传》比较准确地记载为:“蜀军分居险地,前后五十余营,”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为:“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为:“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由此可见,刘备的兵营总数为50余个。在前线夷陵地区有多少呢?40余营: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为:“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为:“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刘备在前线有40余营,在后面的600多里运输线上有10个左右的营垒。 而且,根据后来双方交战的记载来看,蜀军大部分的统兵大将均在夷陵地区,这说明一个问题:即刘备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其主力均集中在夷陵的作战一线(至少80%以上),700里的运输线上大约有10个兵营(每隔60~70里左右设兵营守备险要关口),每营估计五百到一千人守备(由于没有大将,故兵力不多,平均每营700人,合计约7000人)。

而根据本人另一文《夷陵之战实际兵力》中的估计,蜀军投入作战的兵力共计6。7万人,这些在700里沿线的军营中的防守兵力仅占10%左右。 这个说刘备不知兵法的人是谁呢?只有一人魏文帝曹丕。《三国志文帝纪》中说:“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呼!”所有对刘备这个问题的批评都起源于这句话。

以曹丕的军事水平,还想评价刘备,这明显是在美化曹丕。我虽然不认为刘备的军事才能有多高,但是应当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 刘备虽然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可他的军事行动基本是符合正常的作战规则的。如果不是兵力太弱或者对手乃军事天才,刘备的水平是完全够用的。

实际上,就刘备自己的观点,在蜀军里面讲作战还没有人超过他的,大概庞统法正在战术上可以略胜他一些(所以他喜欢带此二人去作战)。 而曹丕在军事方面不仅与曹操无法相比,与曹睿也有较大差距的,而且不听劝告。

其实,连与刘备直接对敌的陆逊都没有这样评价,只是认为:“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它变。”“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陆逊部将也认为:“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见陆逊传) ?实际上,陆逊认为蜀军的三大弱点为: 1、 放弃水军,只以陆军沿长江前进; 2、 进攻时间很久,人马疲劳,思想放松,偷袭容易得手; 3、 营垒分布各处已经固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利于部署攻击。

标签: 刘备夷陵战役惨败陆逊的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

更多文章

  • 慕容德生平简介 慕容德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慕容德,生平,简介,最后,怎么,死的,慕容家族,慕容,家族

    慕容家族在历史上都是一个相当出名的家族,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们频频出现在金庸的小说里,为江湖徒增几分爱恨情仇。回首那五胡十六国里的南燕政权,只要两人便足以代表了,这两个人谱写了一段传奇的南燕历史,慕容德与慕容超,他们把南燕往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慕容德,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前燕文明

  • 三国名将皇甫嵩是如何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名将,皇甫嵩,如何,平定,黄巾,起义,三大,战役,七年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黄巾军,战后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皇甫嵩到任后,上奏请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后因得罪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一起分享一下皇甫嵩平定黄巾军的三大战役 长社之战 东汉光和七年(184年)

  • 汉平帝刘衎简介 汉室王朝最后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平,帝刘,简介,汉室,王朝,后的,皇后,汉平,帝刘,生平

    汉平帝刘衔生平简介汉平帝,刘衎,西汉第十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其祖父汉元帝刘奭,其父中山孝王刘兴,母卫姬。绥和元年,其父去世,继承父亲爵位,次年年仅三岁刘衔继中山王位。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因好淫乱”,年仅25岁的汉哀帝去世,汉哀帝在位期间因为专宠&ldq

  • 秃发傉檀对南凉国的发展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秃发,傉檀,南凉,发展,有何,贡献,秃发,是个,独特,姓氏

    秃发是个很独特的姓氏,秃发氏为鲜卑族拓跋部之一支。传说秃发氏先人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为“秃发”,遂以为氏,传至乌孤,始强大,也就是说到了秃发乌孙秃发家族才真正强大起来。而南凉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强盛的少数政权,它的主人就是秃发家族的秃发傉檀。秃发傉檀(365年415年),

  • 齐高祖萧道成的皇后是谁 萧道成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祖,萧道成,皇后,儿子,怎么,死的,崇尚,节俭,反对,奢糜

    崇尚节俭,反对奢糜,对帝王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而萧道成做到了,他从底层爬到高位,深知这一路的艰辛与坎坷;他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身作则。怎么看都是一个明君,却因为其大臣身份,后身居帝王之位,被冠以篡位之名,为后世所嫌,抛开他的篡位来看,萧道成还算得上是个好皇帝,至少是个有诗意的君主

  • 历史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后,怎么,死的,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在位时间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万历帝。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

  • 后凉开国国君吕光是谁 吕光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国,国君,吕光是,光是,吕光,最后,怎么,死的,乱世,英雄

    乱世出英雄,魏晋南北朝后期时局动荡,十六国趁机起事,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人人渴望分得一杯羹,这一时期,没有比帝王位更换得频繁的。这时期涌现出不少英明的君王,也出现过不少英雄豪杰。吕光,作为十六国中后凉建立者,与其说他是一位君王,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位乱世枭雄。后凉创建者吕光简介元316年,随着纸迷金醉

  • 历史上顺治帝福临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顺治,帝福,到底,怎么,死的,顺治,帝福,全名,爱新

    顺治帝福临,全名爱新觉罗·福临,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永福宫庄妃生其于盛京。福临是皇太极第九子,皇太极死后继位,成为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史称清世祖。顺治帝的继位实际上是两方博弈后,相互妥协的结果。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清太宗皇太

  • 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唐前主李昪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唐,后主,李煜,前主,李昪,是什么,关系,提到,南唐,我们

    一提到南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南唐的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里这样写到: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梦、愁,似乎是南唐的君王们感受最深的两个词,梦的虚无缥缈犹如这飘摇

  • 曹操为什么把关羽和甘糜二夫人关一座房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为什么,关羽,夫人,一座,房子,关羽,降曹,曹操,为了

    关羽降曹后,曹操为了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故意只给关羽和甘糜二夫人一座房子,想让关羽给刘备带绿帽子。要说这做小兄弟的就是亏。《三国演义》中,老大刘备有四个老婆,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个个都有出镜的机会。老二关羽还行,小说第73回借诸葛瑾之口说出关羽是有老婆的。老三张飞的老婆书中提都没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