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36 更新时间:2024/1/27 11:11:52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猇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袁绍兼并公孙瓒,得了幽、冀、青、并四州,雄踞河北,意欲南向以争天下。斯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序幕由此拉开。

次年正月,双方在官渡一带展开了长达八九个月你死我活的大会战。结果,曹操以区区两万疲惫之师(一说三万)力克袁绍,“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将北方之地尽收囊中,完成了地区统一。

袁绍为何会大败

就《三国演义》的叙述而言,官渡之战这个桥段并不如赤壁之战写得精彩,但其中的胜败原因,特别是双方主要领导人的驭臣之术及其产生的迥异后果,足以让我们不必亲历刀光剑影,也能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尽管当时后世学人多有总结,唯其“多有总结”,才更值得我们去重视。

那么,袁绍为何会输?他到底输在哪儿?不懂因时乘势,错失良机。

在权术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环境因素,也只有这样,权术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这个不难理解吧?好比百姓深受洪涝之苦,政府乘机动水利项目,民众自然不会反对。这就叫因时乘势。袁绍的败因,正始于不懂得这一点。

官渡之战前,曹操兵发徐州攻刘备,田丰建议袁绍偷袭许昌(“举军而袭其后”),这无疑是个非常正确的策略,但袁绍以儿子生病为由加以拒绝。等曹操回师,奇袭许都的时机已失,袁绍却开始兴师动众讨伐曹操了。田丰通过分析双方兵力部署优劣,认为曹军粮食不足,建议用持久战跟曹操拼消耗,袁绍又不予采纳,还把田丰关了起来。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总感觉袁绍不是个正常人,用现在的时髦词儿来形容,属“自愿精神病”。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曾提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个评价太客气了。诸葛所谓的“人谋”,当指战略、智慧而言。袁绍手下不缺智囊,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等,都是有名的智士。可是外脑再多又有何用?领导不懂变通,一意孤行,跟神经病似的,焉能不惨败?

回到现实中,如今各地城管几成众矢之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领导该如何因时乘势的运用权术?窃以为不外乎两点:一是切实妥善的改变执法作风,用事实左右舆论,而不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二是要在扭转形象上多下功夫,许多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都是因时乘势的结果。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城管执法部门已经在这么做,希望坚持下去。

轻忽作用目标,输于沟通。权术的作用目标是人,正确的沟通方式是第一位的。

当袁绍南下,曹操曾聚集文武商议对策,孔融和荀彧之间的一段论辩特别引人注目。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彧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彧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

标签: 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的原因是什么汉末年的三大

更多文章

  • 慈禧出逃山西 一夜之间竟花了五万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出逃,山西,一夜之间,花了,五万,白银,山西,很多,吃

    山西有很多吃食是与帝王家沾边的,少部分直接源于帝王家,大多数则是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他们的欢心,而成为御用美食或是地方贡品,并得以“抬高身价”的。皇室和地方名吃的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噱头,但从这些或真或假的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民俗,感觉到民间心理,体会到民生艰苦,而所有的这一切,

  • 历史上因性爱而死的皇帝:西汉刘骜东晋孝武性爱上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性爱,死的,皇帝,西汉,刘骜,东晋,孝武,上瘾,人之

    男人之于性爱就像瘾君子之于毒品一样,皆是会上瘾的,尤其是男人总是以征服女子来证明一个男人的强悍,难怪人们总说,温柔乡英雄冢。而历代跟女人绑在一起的总是少不了一些皇帝的风流韵事。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下哪些死于温柔乡的皇帝吧。 同治帝:因性爱上瘾死于梅毒 晚清同治皇帝(寿19岁)。翁同龢日记云

  • 清朝雍正的兄弟都死了吗?揭秘雍正兄弟们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雍正,兄弟,死了,揭秘,下场,雍正,原名,爱新觉罗,胤

    雍正,原名爱新觉罗·胤禛,为清世宗,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大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是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一个既不是皇太子又不是具有特别突出的能力的人为何会上位当上皇帝?这与其手段是分不开的。雍正有15个兄弟,关于雍正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故事如见可以在诸多电视剧上

  • 政治的牺牲品:元朝公主年仅13岁便就远赴和亲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政治,牺牲品,元朝,公主,年仅,13岁,远赴,和亲,中国,历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上,此事由高丽方面最先提出请求,而由元朝皇帝加以允准的。高丽国王的请婚,迫于内外交煎的情势对外方面,

  • 徐志摩奔赴英国留学竟是为了罗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徐志摩,奔赴,英国留学,竟是,为了,罗素,1918,年的,夏

    1918年的夏天,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去美国学习银行学。那年,他21岁。那时,他的理想是成为汉密尔顿那样的大政治家,他的生命里还没有诗歌。不过,在美国的学习生涯,徐志摩并不满意。在“迷茫”时期,一个英国哲学家“召唤”了他,就是罗素。“夏日黄昏时

  • 古龙和柯俊雄:传闻古龙是被柯俊雄所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龙,柯俊,传闻,雄所,死的,古龙,著名,武侠,小说家,生于

    古龙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生于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泰斗,在香港电影史上,有许多武侠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根据古龙的武侠小说改编拍摄。古龙和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人才到中年却憾然离去的古龙,多多少少都给大家留下一些迷?传闻,古龙是因为有黑社会背景演员的柯俊雄害死的?如果是真的,那这件

  • 慈禧厚爱溥仪一家:将自己的丫鬟下嫁给溥仪外祖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厚爱,溥仪,一家,自己的,丫鬟,嫁给,外祖父,大家,知

    大家都知道溥仪是慈禧指定的皇位接班人,那么慈禧与溥仪家族有着怎样的渊源?从下面两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慈禧对溥仪家族的厚爱。溥仪父亲娶了荣禄的女儿溥仪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慈禧指定的。当时,溥仪的父亲已经有了婚约,慈禧也知道这件事,但是慈禧可不管那一套,她为了拉拢溥仪父亲和母亲两个家族的势力,强硬地赐婚

  • 毛遂自荐后因打败仗而挥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毛遂自荐,因打,败仗,挥剑,自刎,中国历史,毛遂,出了,大名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联合,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一个历史悲剧。战国时期,毛遂出生在今天的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让毛遂才华初展、名垂青史的故事发生在

  • 古代的印度人是怎么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印度人,怎么,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唐僧,陈玄奘,玄奘

    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戒日王于公元642年在其国都曲女城为唐僧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宾主双方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会谈,情况如何,且看唐三藏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据唐僧记载,戒日王朝国力雄厚,其他的不表,光骑着大

  • 李世民为何要将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门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何,要将,秦琼,尉迟,画像,贴在,门上,过年,门神

    过年贴门神源于古人的门神崇拜。古人认为,门户为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津,必须驱邪镇鬼,才能保全家人平安。早在战国时期,先民已经开始用“五木之精”的桃木刻成写有咒语的“桃符”,挂在门口镇邪。后来,随着纸的广泛应用,桃符被画有人像的纸代替。人们多在标志着一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