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淮海战役失败揭秘:蒋介石与白崇禧之间的矛盾

淮海战役失败揭秘:蒋介石与白崇禧之间的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42 更新时间:2023/12/26 0:24:44

淮海战争国民党的失败,根深蒂固的原因取决于内部的矛盾。而蒋介石白崇禧桂系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猜忌与冲突。战争爆发更是让两人在战略上产生分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两存在矛盾无法解决,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述说这其中的原因。

白崇禧不辞而别

蒋介石和桂系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但随着时局的变化时激时缓。抗日战争时期,桂系坚定的抗战立场及其在正面战场的突出表现,使其在国民党内乃致全国都赢得了较高声誉。在与共同的民族敌人生死博斗的八年抗战中,蒋桂两军都以抗战大局为重,双方基本上没有发生冲突。抗战胜利后,由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矛盾重新爆发起来。

1948年5月,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一个月后,蒋介石为了报复白崇禧,也为了防止桂系在南京对他构成威胁,就借改组内阁之名,免掉了白崇禧的国防部长一职,由亲信何应钦出任国防部长。将白崇禧调到武汉,出任武汉剿总总司令,由于怕白崇禧拥兵自重,蒋介石特意把同处黄淮平原的国民党军队分成武汉剿总和徐州剿总两个互不统属的作战单位,并委任亲信刘峙出任更为重要的徐州的剿总总司令,以便分散和牵制白崇禧的兵权。同时,蒋介石还任命程潜为胡南省主席,驻守长沙,就近制衡白崇禧。此外,他还把归武汉剿总管辖的黄维兵团和宋希濂兵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利用这些嫡系部队监视白崇禧的一举一动,并严禁白崇禧在华中组织民兵,甚至把武汉外围地区也划归徐州剿总。

武汉和徐州这两个剿总,同处黄淮平原,在战略上本应只属于一个作战单位。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白崇禧就提出华中只设一个战区,由他统一指挥武汉和徐州方面的两支大军。但蒋介石怕白崇禧拥兵自重,难以控制,没有答应。

1848年4月前后,面对中原地区的不利形势,为加强两支军队间的协调配合,刚刚当上副总统的李宗仁再次提议由白崇禧统一指挥武汉和徐州的军队。但蒋介石考虑再三,最后竟派“常败将军”刘峙出任徐州剿总总司令。国民党内议论纷纷,有人说了一个笑话: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该派一只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看来大门守不住了。

果不其然,刘峙才当了半年的总司令,在中共军队的猛烈攻势下,刘峙连吃败仗。顾祝同担心刘峙顶不住,于是,又提出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并蒋介石说明:等会战结束后,武汉剿总和徐州剿总仍然分开。蒋介石最后同意了。

当时蒋介石想在蚌埠设立一个国防部指挥所,由白崇禧任主任,统一指挥对华野、中野的联合作战。因为蒋介石也知道刘峙靠不住。徐州兵力只能勉强对付华东野战军,如果华野和中野合力进攻徐州,则兵力明显不足,那时非调武汉剿总部队不可,要调动武汉部队又非白崇禧指挥不可。

白崇禧变卦

蒋介石好不容易同意了由白崇禧统一指挥武汉和徐州的国民党军队,可白崇禧又变卦了。他知道蒋介石只是利用他而已,他和刘邓大军多次交手,深知他们的厉害。这无疑是一块硬骨头。如果胜了,那是蒋介石自己的功劳;如果败了,就是他白崇禧的罪过。蒋介石就有借口对他进行军法处置。

白崇禧研究了一下淮海战场的形势。当时刘峙把徐州战场的部队在陇海线和津浦线摆成”死十字“姿态,而黄伯韬等部队更是一条首尾不能相连的”长蛇“。而中共东野和中野已经在前面集结了优势兵力,随时都可以发动进攻,重新部署已经来不及了。白崇禧认为国民党军的败势已不可避免,到蚌埠必定凶多吉少。加上当时武汉方面也很吃紧,于是白崇禧坚决不肯出任两个剿总的总指挥。

标签: 淮海战役失败揭秘蒋介石白崇禧间的矛盾淮海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时期林彪神秘受伤 苏联误诊留下后遗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抗日战争,时期,林彪,神秘,受伤,苏联,误诊,留下,后遗症

    林彪是我过近代史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虽说他在解放后野心勃勃,曾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场却是暴尸于异国荒野。但是他在抗战时期还是取得战役上的成就,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做了些什么?林彪抗日战争的贡献一、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第一个抗日胜仗,意义十分重大,在

  • 关于唐朝工作餐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于,唐朝,工作餐,那些,众所周知,传统,工作餐,是指,国家

    众所周知,传统的工作餐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之时,国家免费给予的餐食。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餐的标准也在日益变化。可是你知道吗?工作餐其实并不是在现代才衍生的,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工作餐的先例。那么,唐朝的标准工作餐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围观一下吧。工作餐的由来唐明皇李隆基在刚登基之时便

  • 淞沪会战秘闻:蒋介石误判葬送中央军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淞沪,会战,秘闻,蒋介石,误判,葬送,中央军,精锐,要说,淞

    若要说淞沪会战中方为何会失败,那就要从从中方统帅部误判军情而说起了,据记载,在金山卫战役中,中国一方因为错判日军的登陆情况,葬送了中国的精锐部队,从而导致整个战局失利,终至失败,据悉,此次情报的误判皆因蒋介石而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据记载,日本当时驻屯华北的军队,仅为混成第四旅团60

  • 平津战役蒋介石失败 皆因傅作义的叛变投降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平津,战役,蒋介石,失败,皆因,傅作义,叛变,投降,平津,战

    平津战役是中国解放的关键之战,也是蒋介石突出大陆的舞台退守台湾的一战,可是你可知道蒋介石为何会在战场战役中失败败,据悉,蒋介石在平津战役中的失利是因为傅作义的临时叛变导致,这是否就是历史的真相?带上问题一起来看看吧。蒋介石令傅作义坚守加强长江防线据平津战役的战史记载,1948年11月上旬,为研讨辽沈

  • 难以置信!卢沟桥事变发生地不是卢沟桥是火车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难以置信,卢沟桥,事变,发生地,不是,火车站,卢沟桥,变的

    自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到现在,人们一提到卢沟桥事变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卢沟桥,认为这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地点所在,一直到现在小编也还是这么认为的,但很显然,小编这个认知是错的。中国著名军史专家萨苏说,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地并不是在卢沟桥之上,而是在火车站,通过萨苏的解说下,小编也才知道原来有时候人们认为的并不是真

  •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揭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卢沟桥,变的,意义,事变,中国,影响,卢沟桥,变的,发生,现

    自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八十年了,但一提起卢沟桥事变却还往如昨日历历在目,它是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的开始,是中国痛苦的开始,无数人因卢沟桥事变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是一场不能被遗忘的战争,那么,卢沟桥事变有何意义呢?为何说他是不能被遗忘的?且,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又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卢

  • 淞沪会战战场人体的绞肉机 国军每天阵亡一个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淞沪,会战,战场,人体,绞肉机,国军,每天,阵亡,一个,战争

    战争版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死亡,淞沪会战作为中国近代战争史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战争,其死亡人数每天动辄以万计数,不仅如此,据小编说着,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中,国军的每天死亡数量最少一个师。一个师有多少人呢?按现在的军队编制来讲一个师有10000人左右。所以,可以想象这个死亡的数量了。现在,小编将带着大家回答淞沪

  • 淮海战役失败国民党内部矛盾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淮海,战役,失败,国民党,内部矛盾,演变,淮海,战役,国民

    淮海战役国民党的失败输的彻彻底底,这次的惨败无疑让国民党失去抵抗的机会。而国民党内部矛盾也进一步升级。当然,淮海战役的失败也取决国民党政治内讧,那么是什么内讧?导致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失败?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一起去了解下吧。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军在东北的败局已定,而

  • 盘点《三国演义》十大抱恨终天的英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盘点,三国演义,十大,抱恨终天,英雄人物,不是,英雄,不读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回顾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那个时代造就太多英雄人物,有些闻名于世,有些却悲观退场。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挥到用武之地。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中十大抱恨终天的英雄人物。十大抱恨终天英雄人物NO.10 死不瞑目陈登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

  •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排名 排名第一竟是东方兵学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最强,武将,排名,第一,竟是,东方兵,学的,鼻祖

    中国古代武将辈出,他们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们正气凌然,战无不胜。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说说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排名,这次的排名将从他们的影响力,武力和谋略等综合对比。那么下面我们就赶紧去看看吧。最强武将NO.20 常山龙胆赵云赵云,出生日期不详,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