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科举都考哪些东西 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

宋朝科举都考哪些东西 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2/9 0:57:21

如果我问:古代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呗。

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相对于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历史要短暂得多,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而八股文要到明代才出现。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也不仅仅考八股文,明代的乡试要考三场,首场试经义,此即所谓的“八股文”,第二场试“论”及应用文写作,第三场试“策”;清代的乡试也是考三场,首场试经义及韵诗,第二场试经文,第三场试“策”。在八股文尚未登场的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就更丰富多样了。

宋代的科考实行两级试:发解试与省试。发解试相当于初试,由各州郡主持,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质;省试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仕途。至于殿试,通常都不黜落,只排定名次。

宋代科举又分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各个专科,以选拔专业人才。此外还有“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悉许应诏”的特别考试,叫作“制科”。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录取的人数也最多。后安石罢诸科,只保留进士科与制科,另设新明法科遴选司法官。

我们要介绍的主要是进士科省试与殿试的试题。宋代省试的科目虽然屡经变革,但有四个科目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殿试通常都是试策。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我们都习惯将现在的高考比拟为古代的科考,其实科举要比高考重要得多,高考只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门槛而已,科举却是传统社会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发现优秀的治国人才,“网罗天下之英隽”,因此需要以试诗赋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以试经义考查对经典义理的理解与阐释,以试论考查应试者的学识与见解,以试策考查解决时务的识见与才干。

宋人轻诗赋而重经义、策论,如司马光极力反对以诗赋取士:“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大者道徳器识以弼谐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县,其次方畧勇果以扞御外侮,小者刑狱钱谷以供给役使,岂可专取文艺之人,欲以备百官、济万事邪?”诗赋题目在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经义与策论的重要性则得到强化。

从答题形式上看,试经义、试论、试策都有点像今天的高考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考试时,主考官会在试场前面挂出一块帘幕,“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主文于帘中详答之讫,则各就位作文”。一般考三场或四场。

具体来说,试经义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明清时试经义演变成考八股文,从外在的文体形式到内在的思想都严重僵化,但在宋代,人们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考生可以自由解经、传注、质疑古说、阐发新见,“借他题目说自家道理”,甚至不乏“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心粗胆大,敢为新奇诡异之论”者。

试论,则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北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科省试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换成现在的说法,这题目就是“论疑罪从轻”。当年

标签: 宋朝科举哪些东西什么如果我问古代科举考试

更多文章

  • 圆明园被烧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圆明园,烧毁,真正,原因,是什么,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如果这是&ldq

  • 苏麻喇姑嫁给谁?苏麻喇姑为何没有嫁给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麻喇,姑嫁,给谁,为何,没有,嫁给,康熙,皇帝,苏麻喇,康

    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的初恋情人?历史上传出她和康熙爱得死去活来的,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也非常了解,也是非常敬重。这里用到敬重,似乎可以看出他们是姐弟恋,苏麻喇姑的年纪又比康熙大了好多。再说苏麻喇姑则是清朝一位特殊的宫女。她是庄妃结婚时的陪嫁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心灵手巧,擅长女红,

  •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什么地方,中国象棋,棋盘,中间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横亘着一条大河,“河中”一般都会写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所谓“楚河汉界”,即是源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怎样处置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胜利,蒋介石,怎样,处置,汉奸,全民族,抗战,同时,中国

    在全民族抗战的同时,中国的国土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汉奸。日本人为更好地统治占领区,先后扶持、建立了满洲国、察东特别自治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后并入汪伪政权)、伪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等十多个傀儡伪

  • 嘉庆皇帝是如何将贪官和珅“连根拔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皇帝,如何,贪官,连根拔起,嘉庆,元年,1796,乾隆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和珅极力限制嘉庆培植、

  • 和珅将《红楼梦》献给乾隆皇帝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红楼梦,献给,乾隆,皇帝,之后,发生了,什么,红楼梦,中国文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一部小说出了世,一部抄本都要卖到几十两银子,作者却藏头露尾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没有一分钱稿费,举家食粥贫病交加,小孩子活活饿死,死了以后好多年读者还不清楚作者是谁。这是中国文坛最惨的创作经历之一,也是最奇怪的文学现象(一部小说不被做小说看,却被做历史看)。据说乾隆末

  • 揭秘关羽为什么红脸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关羽,为什么,红脸,戴绿,帽子,现在,不管,电视剧,还

    现在,不管看电视剧,还是漫画,还是动画,还是游戏,关二哥都是绿帽子……关羽为什么红脸戴绿帽子?关羽红脸戴绿帽子的设计原因是什么?三国演义的描写很明确,确实是绿衣绿袍。问题是,三国演义之前没有这个描述?三国演义是不是最早?罗贯中是拍脑袋临时写上个“绿&rdquo

  • 闯关东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闯关东,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300,多年,以

    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历史时,一部电视剧《闯关东》,

  • 历史揭秘:盘点史上累死在女人身上的三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揭秘,盘点,史上,累死,女人,身上,三大,皇帝,俗话说

    俗话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句话真真是道出了男性本“色”的一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不论这男人身份地位几何,就没有不好色的男人。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因声色犬马而死在女人身上的皇帝吧。这个死不是刺杀而是累死的哦,何为累死,请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 清朝历史故事: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历史故事,历史上,著名,12个,后妃,对于,众说纷纭

    对于众说纷纭的清朝历史故事,大家都很感兴趣吧。平时大家也都喜欢看宫廷戏,对于后宫的女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的12妃,在后宫有那些故事带有传奇色彩。一、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创建了后金政权,登上了汗位,却并未建立后妃制度,“但循国俗&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