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是怎样死的?秦桧真的是杀死岳飞的凶手吗?

岳飞是怎样死的?秦桧真的是杀死岳飞的凶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1/22 17:11:08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贫苦农民之家。联金灭辽时应募从军,曾在张所部任统制,并与王彦一起抗金。后随宗泽守东京,任都统。宗泽死后,他投身张浚部,并逐渐成为南宋重要的抗金将领,立下赫赫战功。

建炎四年,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四年,大败刘豫齐军,收复襄阳等六郡,封清远军节度使,后封为武昌开国侯,联络两河义军,部署北伐。绍兴八年底,他反对高宗与秦桧的议和,并上表提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绍兴十年,郾城一战,大败兀术统率的金兵主力,收复颖昌、郑州、洛阳等重镇。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常常以一当十,勇往直前,声威大震,甚至金军中都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悲叹。可是,就在收复中原即将实现的大好形势下,宋高宗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下令收兵。岳飞挥泪含恨退兵,不久以“莫须有”的罪名和他的儿子岳云及部将张宪被毒死于“风波亭”。

直到孝宗即位,冤案平反,岳飞墓才迁至景色秀丽的栖霞岭下。岳飞墓前,铸有两个跪着的铁人,即当时南宋的宰相秦桧夫妇。几百年来,到此悼念岳飞的人们都要唾骂奸臣秦桧。岳飞为秦桧所害,这似乎已成为不容置疑的铁案。

但是,事实上杀害岳飞的元凶并不是秦桧,秦桧只不过是这个元凶手下的一个鹰犬!

第一,秦桧没有杀岳飞的权力。有人指出,当时秦桧虽然很受高宗的信任,但还没到摆布高宗地步,因此也不能为所欲为地恣意铲除异己。绍兴九年,秦桧正积极对金议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反对,并请求皇帝“斩秦桧之头挂诸街衢”。秦桧对此人恨之入骨,但也不敢任意杀害他。由此可知,对战功赫赫的岳飞,他更不可能擅自处置了。

第二年,金兵违背和议,一举攻占了河南地区,秦桧惶惶不可终日,深怕高宗因此迁怒于自己的议和政策,他此时惶恐不安,正是自保不足的时候,因此,他没胆子背着高宗杀害岳飞。需要说明的是,岳飞的狱案又称作“诏狱”,程序严密,外人无法插手。这样,即便秦桧权力再大,公开“矫诏”杀人也是不合情理的。

第二,秦桧及刑部主审岳飞一案,曾上书定岳飞、张宪死罪,但并没有定岳云死罪。可上书赵构后,岳云也没能幸免于难。由此可见生杀大权还是在高宗之手。

第三,秦桧死后,赵构为秦桧制造的许多冤假错案平了反,但惟独对岳飞一案不肯昭雪。而且对许多大臣申请为岳飞平反的奏折不予理睬。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赵构出于什么原因要害死自己倚为军事支柱的岳飞呢?而且宋太祖赵匡胤曾传下秘密誓约,规定后世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在北宋历朝,这条誓约执行得非常严格,赵构为何敢违约破例?这在认为赵构是杀害岳飞元凶的学者中存在着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帝之忌兄,而不欲其归”。高宗眼见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一旦回来,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并不是“迎二圣”。赵构杀岳飞,主要原因是怕他在外久握重兵,跋扈难制,危及自己的统治,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赵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规。只要武将功大,官高而权重,就意味着对皇权构成威胁。岳飞个性刚强,“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与人合作,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他上书奏请高宗立储:“乞皇子出阁,以定臣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再加上高宗曾在金营作人质,又有从扬州南渡等惊险经历,对金兵始终心存恐惧。对战争前景,他既怕全胜,又怕大败。胜则怕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败则怕欲为临安布衣而不能。他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因此一心求和。所以,秦桧利用岳飞部下的告密来证明岳飞的跋扈,正好迎合了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的心理,加上岳飞又是反对和议最强烈的主战派,故而下令杀了岳飞。

标签: 岳飞怎样死的秦桧真的杀死凶手岳飞公元110

更多文章

  • 12个全球最可怕的仪式 把自己变成木乃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12个,全球,可怕,仪式,自己,变成,木乃伊,世界,之大,无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宗教历史渊远流长,古已有之,但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那些特殊甚至残忍的习俗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些更是让人发指!你认为自己对宗教足够虔诚吗?你想怎么证明?这些狂热的信教者甚至愿意通过极端血腥和痛苦的仪式证明自己的虔诚或是社会中的地位。颤抖吧,你们这些胆小鬼!1、佛教中的神佛仪式这应

  • 第一次世界大战罕见记录彩照 再现一战前线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罕见,记录,彩照,再现,一战,前线,场景,据

    据悉,这些照片均是一战爆发时,使用新式彩色摄影技术的摄影师拍摄的。那时,拍摄一张彩照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这些照片的主题包括:士兵们准备参战、战壕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前线激战后的惨烈场景等。此外,许多重要的场景也收纳在内,如1914年动员参战场面以及1919年巴黎、伦敦以及纽约庆祝战争胜利等。在19世纪早

  • 未用一兵一卒就让两万羌人缴械投降的三国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未用,一兵,一卒,就让,两万,羌人,缴械投降,三国,将领,十

    他十六岁就开始当官,后来举孝廉,他不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第一。 曹丕评他:“非既莫能安凉州。”“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

  • 刘禅和诸葛亮之间有什么复杂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诸葛亮,间有,什么,复杂,关系,刘备,诸葛亮,君臣,关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

  • 乾隆秘史:清朝皇帝乾隆是林黛玉的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秘史,清朝,皇帝,林黛玉,亲生,儿子,我们,知道,林黛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想必曹雪芹在塑造这个人物之前定是有人真实人物作为原型。看过文章标题的读者也在生疑,为什么说乾隆皇帝的母亲是林黛玉,尽管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很难去联系起来的两个人物,但是深究背后,我们会发现生活的真相。对于乾隆的身世之谜,民间也是各有说法。正的,野的争相斗艳呀

  • 曹雪芹是以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来撰写《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雪芹,是以,什么样,历史背景,撰写,红楼梦,红楼梦,一书

    《红楼梦》一书,以两玉一钗的故事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因为其丰富的历史容量,被称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那么这样一部成

  •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肯,江东,说到,项羽,人们,一定

    说到项羽,人们一定都会记得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都会想起楚汉战争中他的英勇和最后的悲壮。李清照曾写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笔力千钧的诗热情讴歌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行为,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愤慨。但是,项羽究竟为何

  • 周幽王姬宫湦为什么要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幽,王姬,宫湦,为什么,烽火,诸侯,说到,周幽王,大家,想

    说到周幽王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最后不仅丢了王位还因此丧命的吧,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你知道周幽王为什么要烽火戏诸侯吗?周幽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想知道就跟历史网小编来吧。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 ―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

  • 后蜀高祖孟知祥与孟迁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蜀,高祖,孟知祥,孟迁,什么,关系,不是,电视剧,倾世皇妃

    若不是电视剧《倾世皇妃》的播出,可能很少人会对孟知祥有所了解,在电视剧里孟知祥,活活拆散长子孟祈佑和楚国公主马馥雅,定要将儿子的意中人纳为自己妃子,并且憎恶自己的原配,而遭到无数人诟骂。后宫争宠、宫廷倾轧,将那早已泛黄的历史搅得活色生香,而真实的历史已面目全非,到底真实的孟知祥是个什么样的人?后蜀高

  • 古代后宫妃子如何侍寝?风情万种令皇帝高潮迭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后宫,妃子,如何,侍寝,风情万种,皇帝,高潮迭起,古代

    古代的皇宫中规矩多,就连妃子给皇帝侍寝都要走程序。而在宫中的所谓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古代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当然这就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争宠的人实在是多,而皇帝又只有一个,皇帝也不可能夜夜淫荡。因此,那些妃子有更为珍惜侍寝的时光了。而在宫中妃子们是如何给皇帝侍寝的呢?一起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