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宦官制度的缺陷:只知厂卫 不知朝廷

明朝宦官制度的缺陷:只知厂卫 不知朝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29 17:15:23

明朝有一个很独特的制度,那就是厂卫制度。这个制度是针对宦官设立的,原本是直隶于皇帝的近卫机构,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太监头子的军营。造成这一切的皆因明朝宦官制度的缺陷,造就了人们只知厂卫,不知朝廷的局面。那么,明朝的宦官制度究竟有什么缺陷呢?人们为什么只知厂卫,不知朝廷呢?这还得从厂卫制度的设立说起。

明朝厂卫制度的设立

在明朝初年,宦官是不允许干政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初,鉴于历朝宦官之害,制作了一尊三尺多高的铁牌,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十一个大字,放在大内门口。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遂开始任用没有办法生育后代的近侍內监,內监的地位由此而提高。据说,明成祖偏信內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当燕时,曾南京建帝身边的宦官们行贿,刺探建文帝以及身边大臣的言论行踪。依靠宦官们提供的准确情报,朱棣成功当上了皇帝。因此,对这些宦官,他有一种政治上的认同感。第二,由于他是篡位的皇帝,因此对外廷大臣特别是掌握军权的将军们十分不信任,于是委派宦官到各地监军,各地总兵的一言一行,都通过监军向他密报。由于皇帝所需要的人手太多,而朱元璋时期留下的內监又太少,没办法,朱棣只好扩充內监的招募,并设立了厂卫制度。

明朝厂卫机构的扩张

从明成祖永乐一朝开始,宦官数额就开始大幅增加,随着官员的增多,宦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厂卫规模也越来越大,到明宪宗时宦官的总数已经超过了万人。此时的内廷中宦官机构已有了18个监局,各监局的负责人称为掌印,官职级别为五品。领衔18个监局的,称为司礼监,司礼监的负责人即司礼掌印太监,是大内总管,类似于前朝的宰相,因此被称为内相。掌印太监之外,还有秉笔太监、提督太监、随堂太监等,共称十二监。并且设立了东厂和锦衣卫,专门负责查勘大臣及百姓的犯罪案子。

明朝厂卫机构的专权

明朝的厂卫机构在之前锦衣卫和东厂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西厂。这些宦官机构也慢慢的从听命于皇帝变成了后来的听命于厂公。太监头子甚至替代皇帝处理政务。起初,明朝皇帝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和“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以蓝笔书写,然后呈请皇帝审批,由于皇帝审批用朱笔(红色),所以叫“批红”。到明朝中后期,因皇帝大都懒于政事,于是批红的权力落到了太监手里。

太监头子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对其也是百依百顺,于是诸事皆交由东西厂和锦衣卫来处理。或许是因为太监长期受到奴役和他人的蔑视,所以在得到权力后的太监都丧心病狂的残害朝臣,很多人更是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因此,朝臣们人人自危,对太监头子们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甚至,太监巡视时,众臣以臣子之礼外出几百里迎候并跪拜。可见当时的太监头子已经权倾朝野,成了能决定他们生死荣辱的”皇帝”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当然得看太监的脸色过日子,便就有了人们“只知厂卫,不知朝廷”的乱像了。

厂卫机构权力的削减

当然,皇帝也不是傻子,当然能察觉到自己的权力正在外移。于是,明孝宗执政后,吸取前朝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不仅不许太监代为批红,还对宦官严加管束进行限制。自此,厂卫不敢再张狂肆虐、妄生事端,而是小心谨慎、奉守本职,从而终止了“只知有厂卫,不知有朝廷”的乱象。

标签: 明朝宦官制度缺陷知厂不知朝廷明朝有一个独特

更多文章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是谁 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绍,手下,四大,谋士,他们是,怎么,死的,新版,三国演义

    在新版的《三国演义》中,编剧们对袁绍手下四大谋士的最后结局有的一笔掠过,有的语焉不详,都交代的不清楚。经常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是认为袁绍手下有四大谋士,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这主要是从曹操手下中的第一谋士荀彧传出的话,在官渡之战前,荀彧曾对曹操说过这样一番话:“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师都有谁 古代十大军师排行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上,十大,军师,都有,古代,排行榜,历朝历代,每个

    历朝历代,每个杰出君王的身旁总是会有一个颇有能耐的人出谋划策,这个能人在古代被称为军师,相当于现代的总参谋长。在古代历史上,军师并不算是一个稀缺行业,但能够干得风生水起的人却并没有那么多,能排上龙虎榜单的就更少了。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师都有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一下古代十大军师的排行榜吧。军师鼻

  • 多子真的多福吗?古代皇帝不计划生育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子,真的,多福,古代,皇帝,计划生育,为何,中国,有句,古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多子多福。但在皇家,多子并不是一件有福气的事情,甚至还会常伴腥风血雨、手足相残。说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既然如此,皇帝为什么不计划生育呢?”皇帝多子的烦恼在历史上,很多皇帝因为生育很多儿子,整日

  • 王室无真爱?刘彻金屋藏娇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室,真爱,刘彻,金屋藏娇,金屋藏娇,这个,词语,出自于,汉

    “金屋藏娇“这个词语出自于《汉武故事》。据说,在汉武帝刘彻4岁时,长公主馆陶指其女阿娇问刘彻愿不愿娶阿娇为妇。刘彻答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金屋藏娇”一词便由此而来。但汉武帝登基后不久便因阿娇蛮横,设计巫蛊而废黜阿

  • 孙中山怎么死的?孙中山为何不信中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中山,怎么,死的,为何,不信,中医,孙中山,名文,字载,日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伟大的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旧时的封建国风耗尽毕生心血,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给后世的政治继承者打下了坚牢稳固的基础。孙中山是怎么死的?历史记载又是怎样说的?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却因

  • 周勃为什么能安定刘氏天下 刘邦为何唯独信任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勃,为什么,安定,刘氏,天下,刘邦,为何,唯独,信任,汉朝

    汉朝是一个频繁出现外戚专权的时代,吕氏一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刘邦死后,以吕雉为首的吕氏一族就把控了整个西汉王朝,但刘氏江山并没有被吕氏窃取,因为半路杀出了一个救星周勃。周勃能平定吕氏一族其实并不为奇,刘邦就曾预言他死后能安定刘氏天下的当属周勃。那么,刘邦为什么相信周勃能安定刘氏天下呢? 大肆屠杀功

  • 三国揭秘: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揭秘,诸葛亮,未能,统一,天下,真正,原因,诸葛亮,三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有谋略的一位智者。他能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在刘备身边策划不少经典事件。可谓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但是以他的智慧和能力应该能统一天下。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他无法统一天下?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揭晓这个答案。一、国家整体军事进取的态势不够坚决和明朗1、应制定隆中对的具体实施方案

  • 秦朝皇帝的服饰文化:秦始皇的冕服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皇帝,服饰文化,秦始皇,冕服,什么样,秦始皇,作为,中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制度的皇帝。他不仅统一文字和货币,对其他事物都制度的管理。当然衣冠服制就是一种,当时服饰冕冠、衣裳、鞋履、佩缓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那时候起,中国的汉服也开始开始盛行。秦朝皇帝的服饰秦汉时期,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冕冠其制为:綖板长一尺

  •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宋高宗的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高宗,高宗,为什么,岳飞,难言之隐,宋高宗,高宗,历史上

    宋高宗是历史上很声名大噪的皇帝,因为在他的任期内干了一件让人无法原谅的事情与秦桧一起密谋杀岳飞。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宋高宗一直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可是他不能不杀岳飞。说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宋高宗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这就得从宋高宗在位时的历史背景说起了。宋高宗在位时的历史背景

  • 为什么秦国能一统天下 秦国为一统天下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秦国能,国能,一统天下,秦国,做了,什么,说到,中国

    说到中国古代的皇帝,我们总是能联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中,“秦皇”嬴政可谓是千古第一帝,他结束了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统一天下,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但让我们疑惑不解的是,当初仅仅是周天子分封的几百个诸侯国中最为弱小的秦国是如何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