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赤壁之战被误传的三大历史真相

三国赤壁之战被误传的三大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4/2/10 20:33:21

说起赤壁之战,人们就会想起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但真实情况是曹操只有七万部队到赤壁,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给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

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 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 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没到过那里,所能动用的就是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

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令曹仁镇守江陵。如此算来,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七万人。 对于孙权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参战,而对于刘备方面,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一万加刘琦一万合计两万为准。大致上均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参战。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但“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

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

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 曹操很轻易地相信了黄盖的投降,是因为曹操认为,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 此外,周瑜的同郡蒋干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也确有其事,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而蔡瑁张允也没有被卷入其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

标签: 三国赤壁之战误传三大历史真相说起赤壁之战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早在,2000,年前,西汉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西

  • 历史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最后在一起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司马相如,文君,最后,起了,皑如,山上,蛟若,间月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初读《白头吟》会被这首诗里,女子的坚贞和对爱情的执着所感动,“愿得一

  • 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宠信贪官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宠信,贪官,和珅,钮祜,禄氏,字致

    和珅,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钮祜禄氏是满洲大姓,意思为“狼”。狼是满洲早先崇拜的守护神,以“狼”之意为姓,可见和珅祖上曾经还是有过荣光的。可是时间流逝,斗转星移,到了和珅父亲这一代,家中已是极为贫困。家里拮据的生活状态,给小小

  • 薛宝钗是什么时候落选秀女 薛宝钗是怎么落选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薛宝钗,宝钗,什么时候,选秀,怎么,落选,红楼梦,这部,背景

    读《红楼梦》这部背景宏达,人物关系复杂的小说,需要人们沉溺其中。故事情节环环入扣,一个事件接一个的发生,让读者目不暇接。大脑来不及细心思考,也就意味着会错过很多重要的细节。所以当人们读到最后,跟着众人设计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的情节行进。最后看到薛宝钗和贾宝玉两人成亲后,才突然反应过来,薛宝钗不是进京待

  • 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齐,孝昭,帝高,皇后,高演,535年,561年,11月,2

    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即齐肃宗孝昭皇帝,南北朝时期齐国第三位皇帝。名演,字延安,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齐高祖神武帝高欢的第六子,齐世宗文襄帝高澄、齐显祖文宣帝高洋、齐世祖武成帝高湛为其同母兄弟。他自幼英俊过人,很早就有成大器的气量。武明皇太后娄昭君十分喜爱和看重他。他发动政

  • 古代美男卫玠的妻子是谁 卫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美男,卫玠,妻子,怎么,死的,川流不息,京都,街道,人

    在川流不息的京都街道中,人们争相观看来到京都的卫玠,其火热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粉丝疯狂的追星行动。事情发生在公元312年,也就是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南京发生了一起史上最凄美的命案,才貌双全的美男子卫玠在众多粉丝们的争相围观下被看死了。绝世美男卫玠的妻子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他和潘

  • 魏忠贤为什么如此深得明熹宗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忠贤,为什么,如此,深得,明熹宗,信任,说到,明朝,太监

    说到明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位在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在当时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了!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公元1568年,去世于公元1627年,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原名叫李进忠,在出任执笔太监后,请人帮他改名为魏忠贤。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期依附于大太监

  • 辛亥革命元勋黄兴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后的,结局,如何,黄兴,1874年,1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

  • 历史上乱世英雄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世英,雄的,吕不韦,怎么,死的,时势造英雄,乱世,人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也出奇葩,吕不韦算是盛开在乱世中的一朵奇葩。本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巨商,比起尽量计较的生意场,他似乎更喜欢官场的权力游戏。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从一名大商人到秦国的大丞

  • 周瑜派谁去刺杀诸葛亮 诸葛亮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派谁,刺杀,诸葛亮,最后,怎么,死的,作为,古代,高富

    作为古代高富帅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周瑜,他的智勇双全,在《三国演义》里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气量褊狭,心胸狭小之人,成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的一片绿叶,并且因为嫉妒诸葛先生的才智,而活活被诸葛亮气死,由此也给后人造成了误解,千百年来周瑜背着“小心眼”的黑锅,久而久之人们对周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