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贯中为什么要贬损曹操 曹操有何政治偏见

罗贯中为什么要贬损曹操 曹操有何政治偏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3/12/9 17:26:12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所作所为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可能是对法家思想有那么一点偏见,也鄙视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但是,罗贯中在书中也赞扬了曹操的许多方面,同时反映出曹操是当代一个接触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表现出曹操的深谋远虑和接触的军事才能。对道家的谋略思想,罗贯中稍稍贬低其阴暗性,而赞扬其处世的豁达,保留了欣赏态度。 《三国演义》通过政治发展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揭示中国儒、法、道等各中国主要政治流派的实践得失。

1、儒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刘备。刘备在政治上贯彻的是仁的思想,他在一切的政治活动中都以仁为本,这使他的政治活动中有以下的受益:他打起的“光复汉室”的旗帜,以此作为选择政治军事目标的总标准,从而使得整个刘备集团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儒家中仁的思想使刘备与部下及百姓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刘备很会联络感情。现在有的人认为他虚伪,这实际上是刘备受到儒家仁的思想的影响而已,人们看了《三国演义》后再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刘备并没有《三国演义》所说的那么仁慈,因此产生一种逆反思想。言归正传,刘备广施仁义,因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是,儒家的仁治思想也使刘备集团中产生了矛盾:①刘备集团中有明显的亲疏关系,如刘备在分封五虎将的时候,只有关羽张飞封了侯,连刘备很喜爱的赵云也没有封侯;②这种思想与刘备的各种政治活动产生了矛盾,使刘备多次丧失实施目标,例如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备集团不但花费了很多光阴,而且庞统的丧命给了刘备集团予很大的损失。

2、法家:代表人物是曹操。法家思想主张不计亲疏,以法治众,因此曹操是一个唯才是用的人:他曾告戒儿子法不徇情,而且曾经割发代首;他论功行赏。一般来说,法家强调的是目的,不择手段,曹操正是这种善搞权谋、惯行诈术的人。法家思想是曹操成功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而且使曹操不像刘备那样瞻前顾后的忧虑,是他可以干脆地实施自己的政治目标。但是,法家思使曹操没有深交者,荀yù晚年被迫自杀,司马懿的反叛,说不定,如果郭嘉不早死,可能也被曹操杀掉。只讲目的,不讲人情,使曹操缺乏社会的支持,人际关系也远不及刘备。

3、道家:道家主张人们逃避远离政治,但其中的大智慧、谋略为许多政治人物所吸收,司马懿就是典型的一位。司马懿的政治活动的许多次胜利,都采取了后发制人,正是道家的“知雄守雌、上善若水”的说法。 当然,这几种思想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有相互吸收的现象,如司马懿并不像司马徽、崔州平这些人一样远离政治,他和曹操同时也吸收了兵家的思想。

标签: 罗贯中为什么贬损曹操有何政治偏见罗贯中的

更多文章

  • 晋文公重耳为什么要出逃 晋文公逃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公重,为什么,出逃,文公逃,多少年,文公,是个,雄心,勃勃

    晋文公是个雄心勃勃的人,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忍辱负重19年,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若非心中抱着强大的信念,他又怎么会在19年之后选择重新回到故国即位,准备与天下豪杰逐鹿。晋文公用逃亡的19年浇灌了一份决心,一份毅力和一份永不言弃的精神。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期间,中原大地上任何一个有能

  • 越王勾贱是不是吃过吴王夫差的粪 勾践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越王,勾贱,是不是,吃过,吴王,夫差,勾践,最后,怎么,死的

    韩信有胯下之辱,而勾践卧薪尝胆,谁都没想到当初受尽屈辱的二人,前者为汉朝的名将,官拜齐王。后者为越国君王,后称霸中原。 他们的故事都是令人津津乐道的,他们生平最大的对手已不是眼前的敌人而是自己。勾践生长的越国是个民风不怎么开化的国家,越国人的生活习俗很落后,“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

  • 三国志里面魏延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志,里面,魏延,是个,什么样,诸葛亮,策划了,一个,亮的

    诸葛亮策划了一个很漂亮的战役:要求几个将领先与张合作战,牵制其兵,另几员将领做埋伏合击。而司马老儿大军拥来时,这些将领必须以少打多,强行与其周旋,而姜维率军偷袭司马老儿大营,迫使其退兵,所有人马可以随之掩杀。在选择那个负责独战张合和司马的人时,诸葛亮说:“非智勇之将不能当此任。&rdqu

  • 揭秘赤壁之战蒋干盗书背后的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赤壁,之战,蒋干盗,书背,后的,真实,历史,蒋干,游说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们知晓。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通过游说把周瑜说动,于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蒋干穿着布衣葛巾,以

  • 汉元帝刘奭为什么没有临幸王昭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元,帝刘,为什么,没有,临幸,王昭君,昭君,汉元,原名,刘

    汉元帝,原名刘奭,西汉王朝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刘病已与发妻许平君所生。汉宣帝继位时,刘奭年仅数月,尚在襁褓之中。在刘奭两岁的时候,母亲许平君被当时的权臣霍光党人毒死,同时刘奭也被立为太子,而后汉宣帝立霍光小女儿为皇后,史称霍皇后,霍皇后得立后企图谋害刘奭,被汉宣帝识破,不久汉宣帝平灭了霍家人的谋反,

  • 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生平简介 慕容垂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武成,慕容垂,生平,简介,是个,怎么样,尔虞我诈,乱世,人

    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中,人情寡淡,杀戮与血腥无不充斥着整个朝代。慕容氏家族作为金庸笔下的名门望族,在十六国时期同样是个强盛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人才辈出,作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的出现无疑又给这个家族和历史增添了几笔传奇的色彩。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简介慕容垂这个人,是天才也是霸主。当然再优秀的人难

  • 三国志中曹操七次痛哭为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志,曹操,七次,痛哭,为了,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

    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七处。他的这七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一,哭袁绍:那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败二袁,攻占了邺城时,他亲自到袁绍的墓祭奠这位宿敌旧友,他一边祭一边痛哭流涕,情感天地

  • 揭秘吕布诛杀董卓背后三大历史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吕布,诛杀,董卓,背后,三大,历史,之谜,中国,民间

    在中国民间盛传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婵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 龙坑是大禹之父鲧建造的史前第一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龙坑,大禹,之父,建造,史前,第一,城吗,赵汗青,汗青,祀鯀

    赵汗青祀鯀姒伯盗息壤,创建古龙城,舍命犯天条,牺牲在上洪,阙功被两淮,百姓无能名,七祀誌功業,巍巍鯀王宫。礼: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鯀乃华夏城建之祖,盗帝之息壤建龙坑(古怀远城)之城,故龙坑亦上古时国人所建之第一城,洎今已四千一百九十一年矣。鲧王之功。仲尼所谓民无能名也,丙申之春余幸访聖迹,谨以诗

  • 陈胜吴广起义初期为什么可以成功 最后又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胜,吴广,起义,初期,为什么,可以,成功,后又,败了,两个

    两个农民凭借自己长满茧的双手,靠着胆识和勇气,在公元前209年的秋季将迎来丰收,不同的是他们的对象不是农田作物,而是一个新的王朝。此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不甘心受人鱼肉的底层人民陈胜、吴广,最早在麻木和隐忍中醒来,选择为自己而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