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跟诸葛亮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说客

跟诸葛亮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说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4/1/15 3:26:15

文/廖铎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一直深以为然。人类文明诞生数十万年,科技和工具不断的变化,但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任性。我始终认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说服大师,从他游说孙权,促成孙刘联盟的事实可见一斑。

关于诸葛亮游说孙权这一段,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并无太多笔墨,仅五百字左右。反观小说《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述说一番,里面虽不免有很多杜撰的情节,但窃以为,若对人性的把握合情合理,即使是野史乃至小说,也并妨碍我们对其意义的借鉴。

话说当时曹操新灭袁绍,对刘备大军压境。先主和丞相促膝而谈,诸葛亮指出“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刘备亦是明白人,一语中的,问:“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运谋,安肯相客耶?”,至此,孔明表现了他作为一名说服大师的敏锐眼光,他认为,要对孙权集团进行游说,必须在其中找出一个内应。这也是群体说服和个体说服的最大不同。大多数时候,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声音,利用好群体中与己方观点相近者,以达成收集信息、并能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的目的,无疑是知已知彼、借力使力的最好手段。

鲁肃的到来,给诸葛亮提供了这个机会。鲁肃在江动集团不仅是主战派,更是能直接和孙权对话的成员,还深得孙权信任。诸葛亮抓住时机,通过和鲁肃的交谈探明了他的心迹。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群体说服的第二步便是要分清主次,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诸葛亮深知,江动集团虽然主降派居多,但这些人绝对不是游说的重点,因为集团董事长孙权一直犹豫,他才是拍板的唯一人选。 这个策略也完美诠释了《三国演义》中孔明舌战群儒的高效率表现,除了应付张昭用了三句话,其他人等均被丞相一句话搞定,其场面被渲染地极具火药味。有人担心诸葛亮此举会招致江东集团的反感,使得游说失败。恰恰相反,我觉得丞相此举可谓高明至极。他之所以敢锋芒毕露,是因为他已经对孙权的心理状态揣测的十分透彻。这就是说服之道的又一大要点:评估被说服对手的心理状态。

早在来到江东之前,孔明已然明白,孙权对是战是降犹豫不决,但可以说,孙权内心的天平可能更倾斜于主战。原因有两点:一、曹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对于年少成名的孙权来说,他必定胸怀大志,岂可轻易屈从他人;二、孙权在江动集团主降派居多的情况下,竟迟迟未下决断,甚至派遣鲁肃这个主战派私下秘密会见刘备集团。对年仅二十五岁的孙权来说,无论战还是降,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快速整顿人心,处理局面的人。因为从一个集团的角度来看,人心的浮动、迟迟没有决断往往更为可怕。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诸葛亮才会在舌战群儒时毫无顾忌,一改往日谨慎沉稳的作风。他要让孙权明白,盛名之下无虚士,我诸葛亮就是你孙权最需要的那个强力外援。

我们不难设想,早在孔明到来之前,江东集团内部已经开过不知多少次会议,会场上大臣们各抒己见,唇枪舌战,互不相服,即使是孙权也无法以自己董事长的身份强行压制大家的言论。然而孔明到来后做到了这点,姑且不论那些反对者是否心服,但在这个跟时间赛跑的当口,对年轻的孙权的来说,他只要一个暂时的口头上和名义上的胜利即可,因为这起码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和刘备集团沟通策略的理由。同时,对诸葛亮来说,这才刚刚获得了和江东集团拍板人交流的机会而已。对于一个高明的说服大师,必须能在谈话开始就找准双方的感情共通点,用简短的话赢得对方内心的认同。

标签: 诸葛亮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说客廖铎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汉宫秋》中王昭君、汉元帝与呼韩邪谁才是真正的悲剧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宫秋,中王,昭君,汉元,呼韩,邪谁,才是,真正,悲剧,叶落

    叶落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蛾眉斩画师。秋风徐徐,琵琶声悠悠,烟波流转,心际荒凉。王嫱,字昭君,乃王长者之女,生于南郡秭归县。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乃天下之绝色。公元前36年,汉元帝广召天下美女入宫为妃,昭君拥有绝世容颜,理应得第一,但因家贫,又自恃其美貌,拒绝贿赂毛延寿,

  • 先秦最大谎言之一:张仪欺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先秦,最大,谎言,之一,张仪欺,秦相,张仪,凭借,那张,巧舌

    秦相张仪凭借他那张巧舌如簧的伶牙俐齿把楚怀王骗得团团转,楚怀王信以为真随即将楚国相印赠予张仪,并派了一名将军作为使者随张仪一同归秦准备接收商于之地,出人意料的弥天大谎便在咸阳上演了三个月之后直接恶化为秦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张仪借故以坠车患疾为由躲在家里一连三个月不上朝,之后当楚国使者满心欢喜的去接收

  • 为什么古人专杀长子 大禹为什么杀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古人,专杀,长子,大禹,杀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有一种非常怪异的虐待,杀害长子的现象。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不可思议、愚昧野蛮的事,但在上古时代,它还是出现过。今天我们从一些古籍中仍能看到此类现象的记载,虽然其中难免掺杂着一些荒诞不经的神话,但毕竟还是过去现实的反映。从《庄子·盗拓》中,我们可以看到“尧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是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禹,三过,家门,不入,难道,不敢,我们,提起,大禹,治水

    我们提起大禹治水,常常为他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大禹为了根治水患,解除百姓痛苦,治水13年,终于洪水平息,东渐于海,老百姓安居乐业,“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大禹功不可没。然而,大禹治水13年,三过

  • 【原创】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 秦三世子婴为什么杀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原创,秦二世,二世,胡亥,怎么,死的,秦三,世子,为什么,杀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赵高杀秦二世,子婴杀赵高,项羽杀子婴,帝国末日如此血腥!赵高杀秦二世,子婴杀赵高,项羽杀子婴,帝国末日如此血腥!胡亥被赵高的人杀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说来他生前不能当百姓,但死后赵高也部分满足了他的心愿,下令以百姓的待遇(黔首)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

  • 诸葛亮离间计是贬李严背后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离间,贬李,严背,后的,阴谋,李严,刘备,托孤,重臣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抗衡。后降于刘备。刘备死时,托孤于诸葛亮,主民政,以尚书令李严为副,统内外军事。《三国志

  • 为什么陶谦三让徐州刘备都没有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陶谦,徐州,刘备,没有,接受,可在,撒手人寰,之前

    可在撒手人寰之前,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完成,那就是为徐州选取新的管理者,即自己的接班人。遍观徐州所有的军政要人,他都不中意,认为均无力担待此等重任。而自己的两个儿子偏偏又不是玩政治的料,最后,他把眼光放在了刘备的身上这个人此刻虽然落魄,但日后绝对非池中之物。陶谦的病一日重于一日,渐入弥留状态,在

  • 是谁真正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谁真,正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为是,三国

    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刚刚当上了丞相,七月就发兵南征刘表。八月,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也败走夏口,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本来曹操的兵力就占有很大的优

  • 三国历史知识汇总 东汉末年出现了什么灾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历史,知识,汇总,东汉,末年,出现,什么,灾害,黄巾

    1.黄巾之乱时,黄巾进攻幽州,刘备接受了谁的派遣,挂了先锋? 郭勋2.“俺众军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枕弓沙印月,卧甲地生鳞,连场恶战,这般幸苦,今日就若壕垫之前,柳阴之下,卸甲洗马,好好歇息一番”是谁说的? 张飞3.杏林庄站中,张飞带了多少人马去兖州城下叫骂,骗了张表带了人马开

  • 历史上真实的大唐太子李建成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大唐,太子,李建成,建成,什么样,李建成,建成

    李建成,大唐的第一任皇太子。如无意外,他本该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第二任皇帝。只因为他有一个弟弟李世民、只因为一个玄武门之变,他便成了“隐太子”。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因为李建成是皇位争夺战的失败者、是玄武门之变的牺牲者,所以在官修史书中他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屡屡陷害二弟的丑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