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评述老子其人及老子之哲学

评述老子其人及老子之哲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3/12/8 1:10:16

夫道德,天下之至重,包含宇宙之机,天地万物之理,老子何言之若是之简哉?以五千言概之?夫道不可杂,杂则多,多则乱,老子伤世风之不古,痛虚文之乱国,愤繁礼之损性,故其言也至朴,其论也至简,大道贵简,万物皆源于一,万事皆起于简,惟其一也,故可合天人之道;惟其简也,故可囊天地万物之理。简以概全,繁以成偏。老子开其始,不欲明言,欲待后人发之也。《道德经》开篇即曰:“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不可明言也,明言非常道也,故老子之言至简也,甚隐也,惟其隐也,而能近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故老子之言,若隐若明。

王弼曰:“《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弼可谓善发老子之意,然仅发老子意之一偏,非能全也,弼之解,弼之意,非尽老子之意也。夫简,本也;繁,末也;简,根也;繁,枝叶也。老子尚简,欲崇本以贱末耳。世人每贵枝叶之繁茂、华美,而不知根以撑之,根之陋也,不及枝叶之明显、繁茂,而实枝叶之所赖,根有损,则枝叶少;根善长,则枝叶茂;枝叶之茂,根致之,非枝叶自茂也,而世人每贵外显而丰茂之枝叶,而贱不显而丑陋之根,好美而恶丑,故老子嗤之也,而著《道德经》以明根本。树之能壮大繁茂,须养其根,而非浇其枝叶,根良,则枝叶无不茂;叶虽茂,根病,其必不久也。善治国者亦然,治其本,而不治其末。不可独见其枝叶之繁茂,而忽其根柢之病损,故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之人,史载不清,生平不明,孔子“犹龙之叹”,感其可见而不可明也。夫龙能隐能显,能升能藏,人不可测,老子亦犹是耶?彼著《道德经》而离世隐居,莫知所终,岂非神龙见首不见尾耶?太史公曰:“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又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虽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出焉。或曰:‘儋,老子也。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道德》一书弥纶天地万物之理,春秋时,书多集众人之成,殆非一人所著也,犹《易经》,亦集众圣贤之成,以老子一人而著《道德经》,吾不信也。《道德》有“建言有之”,《列子》又引《黄帝书》曰:“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与老子言相似,列子略晚于老子,则《道德》一书,如孔子删定六经,集上古文化之精华,众贤共成也。故《道德》之论,非老子独创,乃继承上古而发也。

然则老子何以成其书,遂自隐于世而不闻也?夫《道德》一书发天地万物之理,帝王得之,可以治国;将相得之,可以战守安民;士民得之,可以保身长寿。老子若不隐,帝王必征之,将相必师之,士民必拜之,而老子厌虚名之累生,沦为帝王将相之术士,老子不欲用于世以损性害身,故隐而不复出也。老子虽隐,而书传扬于世,孙吴苏秦申韩等兵家纵横法术之士莫不宗其术以战以辩以治焉,俾诈术兴于战国,何也?熊十力曰:“道家下流为申韩,非无故也。儒者本诚,而以理司化;老氏崇无,而深静以窥几。老氏则去儒渐远。夫深静以窥几者,冷静之慧多,恻怛之诚少。”甚矣老氏之静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不尚贤”,“利万物而不争”,“物生有,有生于无”,“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皆言静之道也!水静则明,心静则一,身静则深,动则混不可视,躁不能定,人得而知,如此,何以保身制敌?彼之不言也,而实无所不言;彼之无为也,而实无所不为;彼之不争也,而无不能争;彼之不有也,实包天下而有之;彼之不居也,而实居天地之上;彼之下人,而实自贵也,岂非“反者,道之动乎?”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乃言物极则反,或欲擒故纵,强极,弱之始;兴甚,废之始也。或云:欲令之弱,先逞其强,逞强而自矜,不知备,则可乘势而取也。彼之静也,彼之不令人知也,不令人知而可制敌;人知我,则我危矣。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标签: 评述老子其人哲学道德天下包含宇宙之机天地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西施真实的下落?范蠡和西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西施,真实,下落,范蠡,结局,绝代佳人,西施,春秋

    绝代佳人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据说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然而她为历史所记载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在吴越争霸中所充当的重要角色,以及她最后的归宿。根据史料记载,西施与越国大夫范蠡在若耶溪边相遇。西施仰慕范蠡言谈举止的不凡,范蠡也倾倒在西施绝美的姿色之中,两人

  • 董鄂妃和董小宛是同一个人吗?董鄂妃如何成为顺治帝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鄂妃,董小宛,一个人,如何,成为,顺治,妃子,清初,皇帝

    清初皇帝顺治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种子,他爱美人不爱江山,在自己钟爱的妃子去世后,开始万念俱灰。据民间传说,顺治因董鄂妃去世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而董鄂妃究竟是何人呢?是顺治以一般途径纳入宫中的妃子,还是另有来历?据汤若望回忆录记载,顺治皇帝狂热地爱上了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并在这位军人斥责他夫人时,打了此

  • 古代四大美男子之死 潘安竟死于“找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四大,美男子,之死,潘安竟,死于,找死,潘安,找死,长

    潘安:找死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更多

  • 雨果《铁面人》铁面人真的存在吗?铁面人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雨果,铁面人,面人,真的,在吗,铁面,人的,身份,法国,大作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铁面人》,小说讲述了一个带着铁面罩的囚犯,被国王流放到一个孤岛上,“铁面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逃出了孤岛,重获自由。有意思的是法国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马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布拉热洛公爵)),后来被英国人改编成电影《铁面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影片

  • 被刘备抛弃后竟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抛弃,成了,曹魏,三朝元老,年轻,时跟,刘备,后来,抛

    他年轻时跟过刘备,后来被抛弃而投曹操,竟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陈群出身名门,幼负才名,后与孔融相交,孔融素来高才倨傲,对陈群却极为敬重。孔融何等样人,由此可知陈群德才兼备。正史还有颇多事例,如后来皇女曹淑死去,皇帝异常哀痛,丧仪过奢不合礼制,他便上书劝谏,由此可见是正直敢言,极重礼法。其后他制定的九品

  • 戴安娜王妃为什么和查尔斯王子离婚?戴安娜王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戴安娜,王妃,为什么,查尔斯,王子,离婚,怎么,死的,戴安娜

    戴安娜是英国王储查尔斯的王妃,曾是世界上最受世人瞩目的女性之一。她的美貌和独特的地位是任何明星都无法比拟的。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在白金汉宫与年长她12岁的查尔斯王子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是一场盛大的“世纪婚礼”,全球约有7.5亿人通过电视亲眼看到了这场婚礼。媒体大肆渲染

  • 千年兵马俑亲密依偎 基情四射埋藏地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千年,兵马俑,亲密,依偎,基情,四射,埋藏,地下,近日,网友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组兵马俑的照片,堪称是千年的好基友。亲密的举动令大家好奇。在这地底下的激情能被网友发现也是难得。(更多阅读请关注历史网的微信订阅号:lishi/暴走大历史)网友称:“兵马俑坑里的基情?看那表情能说我想多了么……就这样偎依了两千多年!&rdq

  • 【原创】历史上真正的宋江起义:其实只有36位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原创,历史上,真正,宋江,起义,其实,只有,36位,好汉,创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真实的宋江起义是啥样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晁盖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在梁山聚义,有108员好汉,晁盖死后,宋江走上招安的道路,最后被朝廷当抢使,讨伐辽国,田虎、方腊,大功告成,宋江却被朝廷毒死。水浒是小说,虚构的成分很大,但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

  • 历史揭秘:蒋介石对宋美龄有没有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揭秘,蒋介石,宋美龄,有没有,真爱,蒋介石,在与,宋美

    蒋介石在与宋美龄结婚之前已经有过三段婚姻,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最后 一个是宋美龄。像宋美龄这样的大家闺秀为什么要选择蒋介石这样离过婚的男人小编也实在不解。他们是政治婚姻吗?而蒋介石与宋美龄一起走过的婚姻是四段婚姻中最长的一段。这能表明蒋介石对宋美龄是真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端倪可以看出蒋介石对宋美

  •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为什么夺得最高权力后隐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罗马,政治家,苏拉,为什么,夺得,最高,权力,隐退,不想,拥

    谁不想拥有最高的权力而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谁不想居万人之上,君临天 下?然而,在古罗马,就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急流勇退,放弃了权力。这 个人就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f拉。他在通过奋斗夺得最高权力以后, 却又自愿放弃,归隐海滨,成为一介平民。‘苏拉的突然引退,一直是千百年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