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奢华生活

揭秘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奢华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14 更新时间:2024/3/11 11:50:02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的话仍然是“圣旨”,那些“上书房行走”、“内务府大臣”仍然穿着马褂留着辫子他三跪九叩首。民国给溥仪保留了一个小朝廷、一个国中之国、一个还没被民主大潮淹没的帝制岛屿。

在那个岛屿上,溥仪稀里糊涂住了十几年,直到有一天,“务要把帝制铲除干净”的基督将军冯玉祥派兵包围了紫禁城,让他和他的眷属搬出紫禁城。溥仪打电话求救,电话线被掐了。几个老太妃赖着不走,人家在万岁山上架起了大炮,贵人们本来还想当一回“浴血钉子户”来着,一看这阵仗,乖乖地搬出去了。

搬出去以后,溥仪先在一座府里暂住,随后又在日本人的保护下逃到天津,躲进日本设在天津的公使馆。公使馆太挤,溥仪又出去租房,在一个前清军官的邀请下,住进了“张园”。那个军官叫张彪,张园是他在天津的别墅,位于日租界。

溥仪在张园当了六年房客。张家刚开始不收他的房租,后来张彪去世,张彪的儿子认为满清早亡了,溥仪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房客,没必要向他尽忠,于是按行情收租,每月200块大洋。那时候银元很值钱,不逢灾年的话,一块大洋能买40斤米。一个成年人每天早上吃烧饼油条,一个月下来也吃不了两块大洋。像骆驼祥子那样的人力车夫满街拉活儿,刨去交给车行的份儿钱和被交警罚去的违章款,每月收入最高不可能超过10块大洋。从购买力上看,那时候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人民币100块钱左右,200块大洋就是两万块钱,如果从收入角度分析,200块大洋至少相当于现在10万元。两万块钱也好,100块钱也罢,溥仪要交的房租都是一个惊人数字,放在居住成本如此昂贵的今天,也没有几个人会去租几万块钱一个月的住宅。

不过溥仪花高价租房还是有原因的。

第一,他非常有钱,从宫里出来时携带了几十箱财物,包括金银珠宝、名人字画、版图书和满清皇帝的传国玉玺,随便拿出一件来变卖,都够小户人家吃一辈子(后来满洲亲贵和日本浪人闹复辟,溥仪是最主要的资助人,他一个人的钱养活了好几支兵马)。他在东北还有大批不动产没有被没收,东北王张作霖时不时会帮他卖一些地皮,再把钱给他汇过去。

第二,他所租住的张园面积很大,光花园就占了二十亩地。

第三,张园位于日租界,租界里的居住舒适度要比华界强得多。那时候咱们中国人的城市管理太落后,除了上海,民国前期所有的大城市都缺乏公共照明系统,晚上出门得秉承孔夫子教导的“夜行以烛”,挑着灯笼或者举着蜡烛走路;另外还有卫生问题,华界垃圾遍地,蚊蝇成群,溥仪有一回从日租界出去,去张作霖在天津的公馆拜访,俩人在客厅交谈,一旁的苍蝇总是挥之不去,跟狗仔队似的。这些问题在租界里都是不会有的,因为租界晚上每条街上都会亮起瓦斯灯和电灯,苍蝇则很难碰到。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租界的居民都享受治外法权,无论是南方的革命党人,还是北方的大小军阀,都不敢进去跟溥仪捣蛋,溥仪在那里比在紫禁城都安全。

民国是个混乱的时代,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城市遭轰炸,乡下抓壮丁,大江南北都没有安生日子,唯一有安全保证的地方,就剩下几个租界它们靠着洋人的势力成了和平的孤岛。本开头说紫禁城是一座岛屿,其实真正的岛屿是租界,跟租界的安全系数相比,溥仪的皇宫脆弱无比,经不住大炮一轰。所以早在张勋复辟失败的时候,溥仪的谋士罗振玉就在天津英租界买好了房,准备给皇帝做避难的“行宫”,只不过后来溥仪跟日本人走得更近,怕英租界不安全,最后没有用上那所“行宫”而已。

标签: 揭秘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奢华生活溥仪满清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的皇帝都会武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清朝,皇帝,都会,武功,满族人,关外,要以,畜牧,游猎

    满族人在关外时,主要以畜牧、游猎为生。因此,扬鞭策马,弯弓射箭,几乎是每个成年男子必备的本领。加之努尔哈赤为狩猎和军事行动的需要,创建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骑射更成为每个旗民的必修之课。这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为清王朝造就了成千上万能骑善射的将士。这些将士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创建清王朝的过程中,贡献重大

  • 晋文公是如何成为一代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公,如何,成为,一代,霸主,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献公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

  • 崇祯帝死要面子却付出了亡国的惨痛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帝死,要面子,却付,出了,亡国,惨痛,代价,崇祯,十五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其处死。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

  • 被称为木匠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被称为,木匠,皇帝,大明,末期,明光,登基,一个月后,驾崩

    大明末期,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后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由校做了皇帝,史称明熹宗。朱由校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手艺高明得很。他所宠信的太监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朱由校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l

  • 专诸为什么要帮助公子姬 专诸刺僚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专诸,为什么,帮助,公子,刺僚,怎么回事,专诸,历史上,有名

    专诸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史记·刺客列传》里就记载了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专诸和公子姬没有什么关系,他帮公子光不就是为了报答伍子胥的知遇之恩,或者说是伍子胥懂得专诸,所以专诸才愿意为了伍子胥去帮助

  • 秦穆公有哪些功绩 秦穆公三贤陪葬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穆,公有,哪些,功绩,秦穆公,三贤,陪葬,怎么回事,秦穆公

    秦穆公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君王,他出生在贵胄之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架子,他饱读诗书,年幼的时候恭敬有礼。作为一个年轻的君主,他手里肩负的是发展同样年轻的秦国的重任,秦穆公肩负起了这个责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他的努力或许在当时的秦国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就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却为秦国的统一打下

  •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让隋朝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杨广,如何,隋朝,走向,灭亡,中国历史,皇帝,多半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

  • 为什么说朱由校是坐错位置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为什么,坐错,位置,皇帝,1620年,9月,风雨飘摇,明王朝

    1620年9月,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迎来了第15任皇帝,也就是明光宗的长子朱由校。俗话说:“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却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光宗是宫女所生,子因母贱,不受他爹神宗的待见,连带着朱由校也是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神宗临归天前,朱由校才勉强被封为皇太孙,算是有了读书受教育的

  • 清宫的选秀制度是谁创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宫,选秀,制度,创立,描述,清朝,后宫,诸多,电视,剧中

    在描述清朝后宫的诸多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雷同的场面:一些打扮精致的妙龄少女,踩着满清独有的盆底鞋,款款走到皇帝面前,排成一排,接受皇帝的挑选。选中的,就成了皇帝的女人。未被选中的,则当场退货。这个过程,叫做“选秀”。选秀,是清朝独有的一种充实后宫的方式。候选人主要来

  • 南齐太祖萧道成为何与官员一较高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齐,太祖,萧道成,为何,官员,一较,高低,话说,当年,南齐

    话说当年南齐太祖萧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对书法也有些造诣,平时也爱挥毫泼墨写上几笔。自己也有孤芳自赏之感,听说朝中有位书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当朝也是数一数二大家名仕。一日闲来无事太祖提议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看看到底谁的书法是上乘。于是让人把王请进皇宫里来,二人来到大殿之上,早有人准备好纸张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