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佛教在三国时期是怎么传播的

佛教在三国时期是怎么传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0 更新时间:2023/12/24 12:55:50

[摘要]:佛教在三国时期是怎么传播的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简释三国两晋南北朝佛教兴盛的原因西汉时期,中国文化刚经过先秦百家争鸣的文化黄金期,儒道两家文化脱颖而出,构成了中国人道、人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世人对佛教多持怀疑、讥毁的态度...为什么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盛行?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三国瓦解之后,西晋(公元265—316年)曾经想重新统一中国,但接着却因蛮族的入侵而又一次分裂为南北朝(公元317—589年).在这个时。古代为什么会信仰佛教?这个问题很大

三国佛教,包括公元220—265年间魏吴蜀三国时代的佛教。那么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其中,魏继后汉,建都洛阳,一切文化都承后汉的余绪,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说是后汉佛教的延长。

在这个时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国的沙门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洛阳,从事经典的翻译。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吴据江南,建都建业。佛教由中原辗转传入。当时支谦、康僧会等先后入吴。

孙权问支谦以经中深义,拜为博士,令和韦昭等一同辅导东宫(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又康僧会感得舍利,使孙权为之建寺塔,号建初寺。尚书令阚泽答孙权问:评比三教的高下而推尊佛法(《广弘明集》卷一引《吴书》)。后来孙权之孙孙皓即位,将要毁坏佛寺,污秽佛像,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于从受五戒。

蜀僻处西偏,旧录相传有蜀《首楞严》二卷,蜀《普曜经》二卷(《出三藏记集》卷二),似乎已流传佛教,但这两部在蜀流传的经久已逸失,其详未见记载,所以历代经录中只有魏、吴录,而无蜀录。

戒律的传来,是三国时代佛教中重大的事件。先是魏境虽有佛法流行,然而僧众只是剪除头发,也没有禀受归戒,所有斋供礼仪咸取法于传统的祠祀。

到了魏废帝嘉平二年(250年),中天竺律学沙门昙柯迦罗(此云法时)游化洛阳,主张一切行为应遵佛祖,于是洛阳僧众共请译出戒律。迦罗恐律文繁广,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因而译出《僧祇戒心》,即摩诃僧祇部的戒本一卷,又邀请当地的梵僧举行受戒的羯磨来传戒。

这是中土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即以迦罗为律宗的始祖。当时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此云法实),也长于律学,于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年)来到洛阳,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法藏)羯磨》一卷,此书即一直在中土流行。因它原出昙无德部的广律,即《四分律》,后来中土的律宗独尊《四分》,和它有关。当时开始依此羯磨而受戒的有朱士行等人,一般即以士行为中土出家沙门的开始。

魏代的译师,除昙柯迦罗、昙谛之外,还有康居沙门康僧铠,于嘉平末年来到洛阳,译出《郁伽长者所问经》一卷、《无量寿经》二卷等四部。

又有龟兹沙门帛延,于高贵乡公甘露三年(258年)来洛,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叉须赖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除灾患经》一卷、《首楞严经》二卷等七部。此外还有安息沙门安法贤,在魏代译出《罗摩伽经》三卷、《大般涅盘经》二卷,翻译年代不详,其书也都阙失。

吴代的译经,开始于武昌,大盛于建业。译人有维祇难、竺将(一作律)炎、支谦、康僧会、支彊梁接等五人。维祇难为天竺沙门,于孙权黄武三年(224年)

携《法句经》的梵本来到武昌,由他的同伴竺将炎与支谦共同译出二卷,后经校订(现存)。竺将炎后又于黄龙二年(230年),在杨都(建业)为孙权译出《三摩竭经》、《佛医经》各一卷(现存),就中《佛医经》是和支谦共译的。支谦是这一时代的译经大师,先世本月支人,他的祖父法度在后汉灵帝(168—189年),

率领国人数百东来归化,支谦即生在中国。早年受业于支谶的弟子支亮,汉献帝末年,避乱到武昌,更入建业,一直到吴废帝亮建兴年中(252—253年),专以译经为务。所译广泛涉及大小乘经律,包括大乘《般若》、《宝积》、《大集》等经凡八十八部一百十八卷,现存五十一部六十九卷(此据《开元释教录》

卷二)。其中重要的译典其,有《维摩诘经》二卷、《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等。后汉支谶原传弘方等般若之学,译出的《道行般若经》十卷和《首楞严三昧经》二卷(已佚),盛行于魏晋之间。

支谦继承支谶的思想体系,改译《道行》为《明度》,文体亦变冗涩为简洁流利。纯用意译,即向来不翻的真言也没有例外(如《无量门微密持经》的八字真言)。又曾为他自己所译的《了本生死经》作注,为经注的最早之作(《出三藏记集》卷六、八三)。

康僧会的祖先是康居人,世居天竺,他的父亲因经商迁到交阯,僧会年十余岁时出家,明解三藏。赤乌十年(247年)来到建业,先后译出《六度集经》九卷(现存)和《吴品经》(《般若》五卷,已佚)等。

他又著有《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的注解,并且都作了序文。他早年从陈慧等传承安世高“安般”之学,在《安般序》中论述心的溢荡由于内外六情而起,须修“安般”,即数息、随、止、观、还、净六行以治之。这是僧会学说的要点。

支彊梁接(正无畏)于吴废帝亮五凤二年(255年),在交州译出《法华三昧经》,即《正法华经》六卷(已佚),为《法华经》的第一译。此外,失译诸经在古、旧录中被认为是出于魏吴时代的有八十七部(《开元录》卷二)。

这一时期中,中土沙门开始西行求法者,即朱士行其人。士行,颍州人,出家以后,研钻《般若》。

以此经旧译文义不贯,难以通讲,常慨叹其翻译未善,又闻西域有更完备的《大品经》,乃誓志西行寻求,以甘露五年(260年)从雍州(在现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到了于田),写得《大品般若》的梵本九十章六十余万言,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遣弟子弗如檀(译云法饶)等十人送回洛阳,后于元康元年(291年)由竺叔兰译出,名《放光般若经》。他本人即留在于田,到了八十岁圆寂。

三国时代佛教的传弘,虽然范围还不广阔,但已逐渐和固有的文化相结合。

如支谦、康僧会都是祖籍西域而生于汉地,深受汉地文化的影响,在他们的译籍里,不但文辞典雅,并且自由运用老氏的成语,以表达佛教思想。其次,支谦依《无量寿经》和《中本起经》制作连句梵呗三契,康僧会也依《双卷泥洹》制泥洹梵呗一契。

他们都创作歌咏经中故事的赞颂声调,通于乐曲。旧传康僧会来到吴地传播佛教时,还带来印度佛教画本,当时画家曹不兴,即据以绘画佛像,成为名家。这些都对佛教的传播有大影响。至于寺塔的建筑、佛像的雕塑,也各具备一些规模,只是遗物不存,难言其详了。

关于“佛教在三国时期是怎么传播的”的问题

简释三国两晋南北朝佛教兴盛的原因

西汉时期,中国文化刚经过先秦百家争鸣的文化黄金期,儒道两家文化脱颖而出,构成了中国人道、人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世人对佛教多持怀疑、讥毁的态度...

为什么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盛行?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三国瓦解之后,西晋(公元265—316年)曾经想重新统一中国,但接着却因蛮族的入侵而又一次分裂为南北朝(公元317—589年).在这个时。

古代为什么会信仰佛教?

这个问题很大很庄严我不想随便回答也没有答案至少佛陀没有这个明确的目的吧其实一切问题不断深究冥想感观都可以洞见人类最底层的根本自性但现在的人喜。

...拉伯半岛、基督教C.耶路撒冷、犹太教D.古印度、佛教】作业帮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教徒现有2亿多人,以亚洲为最多.相传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

历史上佛教和基督教同时来到中国,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处境会不同?

这是机器人和人的区别,西方人做事方式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但灵活性不足,通俗说,就是死板。举个例子,请两个厨师做一桌菜,同样食材,一样菜谱,两个厨师做出...唐代。

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

三国至隋唐中外文化交流原因?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第一,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三国时期有和尚吗?那关云长,老三国演义上都有和尚?

有了。佛教最早是在西汉末传入中国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三国里面最有名的和尚,就是关羽的老乡、过五关斩六将时救过关羽一命、后来云游。

佛教建立的早还是道教建立的早??请给我具体的时间,谢谢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为印度的释珈牟尼。佛教史学家一般认为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公元前3世纪70年代,印度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A.绘画艺术B.雕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A.绘画艺术B.雕塑。

标签: 中国佛教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仓颉,造字,黄帝

    [摘要]: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仓颉造字的故事内容?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官。黄帝让他去管理牲口食物这些东西。但是当时没有文字,所以就无法记录。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仓颉就想出了像打绳结这一类原始的计。仓颉造字的故事,的品质?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派遣他专门管理饲养牲畜的数

  • 隋朝时期佛教是怎么传播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佛教,隋唐

    [摘要]:隋朝时期佛教是怎么传播的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早期佛教如何在中国传播佛教的发源和流传(一)发源于印度二千五百年前的一位释迦族的王子出家,经过六年的修行,开悟成佛,并将他所体悟到的、解脱生死和一切烦恼的方法,。佛教为什么会盛行(在汉朝,唐朝)佛教的传播在中国有一个发展过程,并非在汉朝就盛行.

  • 伏羲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文,伏羲,女娲

    [摘要]:伏羲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伏羲真的存在吗?中国人文始祖,当然存在。中国人文始祖,当然存在。伏羲大帝在历史上到底存不存在?伏羲大帝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伏羲(生卒年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传说伏羲是综

  • 貔貅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是,貔貅,霸王

    [摘要]:貔貅长什么样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什么叫做貔恘?貔恘是干什么的?长什么样?"貔貅"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能吞万物而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哪种貔貅最招财?-设计本有问必答下面这几种:1、和田玉貔貅《天工开物》中

  • 夏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服饰,汉族

    [摘要]:夏朝服饰有什么特点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夏朝穿什么?夏朝的服饰以黑为主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那是人们的衣服肯定不宽松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布,另外农耕民族也不需要多紧身的衣服。夏朝的服饰材质?夏朝的服饰主要以黑为主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

  • 说说三国时期的“小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山,演义,越南

    [摘要]:说说三国时期的“小三分”天下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歌名中带“三”的歌曲,是不是找冷漠的小三,还有他又唱的小三续集?你可以试下《张三的歌》哦,很好听的~很多人唱过三国恋Tank三国杀汪苏泷三寸天堂严艺丹第三者。三国系统流小说排行榜前十名?1.《白莲花养成系统》文案:白莲花,柔弱、美貌、善良、

  • 祝融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火神,穿衣镜,鞋柜

    [摘要]:祝融之灾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以祝融为祖先的朝代?祝融是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关于祝融之灾...祝。草船借箭的船为什么没有被烧毁?当时的天气情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什么天气呢?大

  • 同样都是分裂割据的时代 五代十国和东汉末年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国,南北朝,春秋战国

    [摘要]:同样都是分裂割据的时代五代十国和东汉末年有什么不同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分裂时代有何异同?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三个最被熟知的乱世,相对于中国古代王朝更迭大多以单一的大一统王朝延续,这三段分裂时代的确有很多值得去比较的。...同样是分裂政

  • 《竹书纪年》《汲冢琐语》记载的尧舜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史记,家天下,纪年

    [摘要]:《竹书纪年》《汲冢琐语》记载的尧舜禅让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竹书纪年》与《郭店楚墓竹简》对尧舜禹的记载为何是两种说法?1993年10月郭店楚墓出土了804枚竹简,其中有字简726枚,文字13000个。里面关于尧舜禹的记载是禅让制,歌颂了仁爱、孝顺、让贤的儒家思想。而《竹书纪年》则颠覆..

  • 南北朝时期一共出现了多少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德,南北朝,时期

    [摘要]:南北朝时期一共出现了多少国家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魏晋南北朝几个国家?魏晋南北朝开始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大致有三个国家:魏蜀(汉)吴之后晋朝(是谓西晋)统一晋室南迁,西晋灭亡,东晋建立。这一个时期被称之为东晋十六国。主要国...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间,建立过哪些国家政权?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