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郦食其曾献上一计,张良为什么说是亡国之计?

郦食其曾献上一计,张良为什么说是亡国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23 更新时间:2023/12/24 13:49:55

公元前204年,当项羽在荥阳把刘邦团团围住的时候,束手无策的刘邦问谋士郦食其该怎么办?郦食其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刻印玺,派人出去寻找六国的后人,对他们进行分封。这样一来,他们感激大王你,就会组织军队前来救援你了。

刘邦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立刻派人去执行。

这时候张良回来了,听说了这事后大惊,生气地说,这简直就是“亡国之计”,他用了多达八条理由来反驳。吓得刘邦赶紧让那些刻印玺的人停手,并大骂郦食其迂腐误事!

可是,仅仅过了一年,在公元前203年的时候,张良却主动给刘邦说,让他对韩信彭越英布三人进行分封,并且给他们的封地划出界限,促进他们帮助刘邦围攻项羽。

(郦食其画像)

张良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该怎么理解呢?

关于这件事,我觉得有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时势不同。

刘邦被围攻在荥阳的时候,是他最困难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他已经通过暗度陈仓,获得三秦之地。并且接连降服了常山王张耳、韩王昌、河南王申阳、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获得50多万人马,又趁项羽征讨齐国的时机,攻入了项羽的都城彭城。但是等项羽回来救援的时候,他却被打得狼狈逃窜,最后在荥阳被项羽围困。

那时候,本来已经投奔刘邦的那些诸侯,又反叛了,也不来救他。可以说,项羽把他拿下来,只在旦夕之间。刘邦这时候,全无号召力。就算他把印玺送到六国后人的手中,他们真的把军队组织起来了,一来刘邦没号召力,二来大家都害怕项羽,因此肯定不会来救他。

而到了公元前203年,韩信已经攻下齐地,彭越、英布也已经反叛项羽。那时候,刘邦加上韩信、彭越、英布已经对项羽形成了包围之势。在名义上,韩信、彭越、英布是归刘邦管的。虽说分封诸侯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了调动这几个人的积极性,做出对他们进行分封,并划定边界的权宜之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

由此可见,张良执行自己曾经反对过的决策,是张良头脑清醒,处理事情灵活机动的表现。

(张良画像)

第二种可能:打击同僚。

很可能郦食其的计谋并没有错。为什么说他的计谋并没有错呢?

因为当时刘邦虽然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但毕竟他已经在和项羽争夺天下了。在名气上,他是当时的天下二霸之一。名气决定着他的召唤力。再说了,他还派出韩信攻赵伐齐,打得有声有色。所以尽管落魄,也并非完全没有实力。

这时候,如果他召唤六国后人,让他们站起来和项羽斗。六国后人为了实现复国的目的,肯定会这么做的。

再说了,如果认为刻印玺去分封六国后人都是“亡国之计”,为什么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就不是“亡国之计”呢?要知道,韩信、彭越、英布都是虎狼一样的人物,胃口很大。刘邦那时候即将统一全国,那样做,不是自找麻烦吗?

所以,张良的说法,并不是特别站得住脚。

那么,张良为什么还要那么说呢?很可能,张良那样说,只不过是反对郦食其。毕竟郦食其这个人,和他都同为刘邦的谋士。再加上郦食其一向自负,所以张良对他很不满。当他说出妙计后,张良故意说这个计策不对,以此来打击他。张良说出多达八条理由,就可看出,他对郦食其有多么介怀。不把郦食其打下去,张良寝食难安。

后来张良之所以又提出分封的建议,是因为那时候,郦食其已经被齐王“烹死”了,没人再和他争宠了。

这两种可能中,究竟哪一种是对的呢?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标签: 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范文从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朱元璋会给他5张免死金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范文从,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草根皇帝,所以他对老百姓的生活深有体会。在他当皇帝期间,也颁布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但同时,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也杀了很多功臣,这也是被很多人所争议的。但凡朱元璋想杀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生还的,不过也有极少的个例。比如今天笔者要说这位大臣。他是一位监察御史,名字叫做

  • 汉景帝的太子刘荣为什么会被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栗姬,汉朝,历史解密

    说道汉武帝刘彻,众所周知他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汉朝的历史乃至整个历史中,汉武帝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汉武帝是继承了汉景帝的皇位,虽然汉武帝是由太子之位坐上皇位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汉景帝封的太子并不是刘彻,而是另有他人,这位刚开始坐上太子之位的,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荣。刘荣是汉景帝和

  • 吕后专政无法无天,但她唯独怕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雉,汉朝,吕后,历史解密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政第一人,刘邦死后,独揽朝政,大肆分封吕氏子弟为王。将刘邦在白马之盟上所说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的这句话完全抛在脑后,使得刘姓王子王孙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为了防止刘氏宗族势力重新崛起,吕雉大肆残害刘邦的那些儿子:逼得大皇子刘肥在忧惧中死去;残杀戚夫人并毒死年仅十岁的三皇

  • 华夏民族: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民族,汉族,历史解密

    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显赫尊贵。华夏族是炎黄血脉。华夏族是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

  • 历史上的荒唐皇帝,封一块石头为“侯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身为一国之君,有些爱好不可厚非,但爱好过头了,走到了极端,那可就危险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玩物丧志的皇帝绝非个别,“玩”到最后亡国了的,也大有人在。其中,因为痴迷石头而亡国的皇帝,就只有宋徽宗赵佶了。赵佶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

  • 当时的马克沁机枪那么的厉害 为何李鸿章却没有买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李鸿章,历史解密

    李鸿章为什么不买马克沁机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我国国内的科技水平很低。而在当时,国外的经济和科技正在飞速发展,清朝就此埋下了注定灭亡的种子。在清朝末期,中国锁住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无情地打开,中国被迫卷

  • 庄子:智慧过人却穷到无米下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庄子,春秋,历史解密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蒙地(今属安徽蒙城,一说河南商丘,一说山东东明)人,与老子同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其学术思想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哲学”。庄子原本是楚国公族,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芈旅的后裔,后来因躲避战乱迁居宋国。庄子曾做过宋国掌管漆园的小官吏,

  • 揭秘:秦军在长平大胜后是否可以一举灭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前261年初,长平之战拉开序幕,九月持续数月的长平大战基本结束。赵国惨败的原因:第一,当韩、魏早衰,楚弱齐破之后,秦于六国已成独强之势,赵虽因胡服骑射、灭中山二兴起但其大小强弱是不能与秦抗衡的。自秦据河西上郡以来的六十余年之间,各国三次合纵抗秦尚自两胜而一败,此时赵欲抗秦,更非合纵不能成功。赵王昧于

  • 文景之治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有哪些“治”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文景之治,历史解密

    “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被高度推崇的一个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个盛世。既然是“文景之治”,其治理手段和政策措施,肯定是这个盛世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原因。然而,当一些历史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这个“治”的时候,却让孩子们非常迷茫。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文帝剧照)我们先来看看“文景之治”究竟有哪些“治

  • 唐朝两宋和明朝的火药有什么区别?都是怎么用火药制造武器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火药,历史解密

    1、唐朝时的火药火药发明之前,火攻是军事家常用的一种进攻手段,那时在火攻中,用了一种叫做火箭的武器,它是在箭头上绑一些像油脂、松香、硫磺之类的易燃物质,点燃后用弓射出去,用以烧毁敌人的阵地。如果用火药代替一般易燃物,效果要好得多。火药发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种抛石机抛掷石头和油脂火球,来消灭敌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