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汤消灭夏桀动员令之《汤誓》

商汤消灭夏桀动员令之《汤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71 更新时间:2023/12/18 7:38:05

[摘要]:商汤消灭夏动员令之《汤誓》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四书》里,《汤誓》说: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是什么意思?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3、关于这一句的翻译:‘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中华历史文化,商汤灭夏,历经四百多年的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当夏桀之时,国运日衰。而商的崛起加快了夏的灭亡。那商是怎么代夏的呢?第一,强国之策。商汤通过运用贤人,建立法制

为了一举消灭夏桀,打响鸣条之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史官记录这篇誓词,名叫《汤誓》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兴师征伐的原因。第二段申明赏罚的办法。篇中“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真实反映了夏国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十分可贵。

《汤誓》原文

王曰:“格1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2小子敢行3称乱!有夏4多罪,天命殛5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6不恤我众,舍7我穑8事,而割9正10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11遏12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13,曰:‘时日曷14丧15?予及汝皆亡。’夏德若16兹,今朕必往。”[1]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17)!尔无不信,朕不食言(18)。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19)。”

《汤誓》注释

1.格:古书借“格”为“佫”。《书·舜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益稷》:“祖考来格。”《书·君诰》:“格于皇天。”《诗·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这里用为来到、到达之意。

2.台: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书·禹贡》:“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礼记·月令》:“可以处台榭。”《说文》:“台,观四方而高者。”

3.行:(háng航)《易·艮·辞》:“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书·禹贡》:“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诗·魏风·十亩之间》:“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里仁》:“放於利而行,多怨。”《战国策·燕策》:“行而无信。”《尔雅·释诂下》:“行,言也。”郭璞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清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八:“《左氏哀元年传》:‘因吴太宰嚭以行成。’服虔注:‘行成,求成也。’《管子·山权数篇》:‘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是皆行为言也。”这里用为言说之意。

4.夏:(xià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后皋。”《韩非子·五蠹》:“构木钻燧于夏后氏。”《史记·货殖列传》:“虞夏以来。”

5.殛:(jí极)《左传·襄公十一年》:“明神殛之。”《说文》:“殛,诛也。”这里用为诛、杀死之意。

6.后:(hòu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说文》:“后,继君体也。”这里用为君王之意。

7.舍:《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左传·昭公九年》:“舍药物可也。”《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礼记·月令》:”耕者少舍。“《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8.穑:(sè色)《书·洪范》:”土爰稼穑。“《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小雅·信南山》:”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大雅·生民》:”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说文》:”穑,谷可收曰穑。“这里用为收获之意。

9.割:(gē戈)古通”害“。《书·典》:”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书·多方》:”日钦劓割夏邑。“《书·大诰》:”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这里用为危害之意。

10.正:通”征“。《管子·山至数》:”故诸侯服而无正。“《礼记·燕义》:”司马弗正。“这里用为出兵征讨之意。

11.率:《书·舜典》:”蛮夷率服。“《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古诗十九首》:”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这里用为急速之意。

12.遏:《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吕氏春秋·安死》:”扑击遏夺。“这里用为断绝之意。

13.协:(xié鞋)《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书·洪范》:“协用五纪。”《说文》:“协,众之同和也。”《资治通鉴》:“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这里用为和睦、融洽之意。

14.曷:(he和)《易·损·辞》:“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诗·邶风·雄雉》:“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诗·小雅·渐渐之石》:“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说文·曰部》:“曷,何也。”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何”,表示疑问之意。

15.丧:(sàng上)《易·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论语·述而》:“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诗·唐风·葛生序》:“(晋献公)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郑玄笺:“丧,弃亡也。”《说文·哭部》:“丧,亡也。”段玉裁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谓。”这里用为逃避之意。

16.若:《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诗·齐风·猗嗟》:“抑若扬兮。”《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老子·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荀子·非相》:“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战国策·秦策》:“织自若。”这里用为如此、这样之意。[1]

(17)赉(lai):赏赐。

(18)食:吞没。食言:指不讲信用。

(19)罔:无。攸:所。

《汤誓》译文

王说:“来吧,你们各位!都听我说。不时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讨伐他。”

“现在你们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却去征讨夏王?’这样的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

“现在你们要问:‘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夏桀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

“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关于“商汤消灭夏桀动员令之《汤誓》”的问题

《四书》里,《汤誓》说: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是什么意思?

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3、关于这一句的翻译:‘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

中华历史文化,商汤灭夏,历经四百多年的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当夏桀之时,国运日衰。而商的崛起加快了夏的灭亡。那商是怎么代夏的呢?第一,强国之策。商汤通过运用贤人,建立法制,以德治国,使国家日益强盛。他往返五次...【。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檄文?

大汉天王冉闵的讨胡檄文不管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是气势恢弘,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南。

西夏国号本身就叫西夏吗,还是后来史称西夏?

众多影视剧或小说里当代人都称之为西夏,比如天龙八部里那些人都称西夏一品堂,而不是大夏一品堂。

鸣条山典故?

古籍有说到舜帝驾崩于“鸣条”这个地方。《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说:“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义均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

商汤时的传位制度?

商汤建立商王朝后,颁布诸多法令,他深知得民心着得天下,所以法令中绝大多数都是为农民减负、鼓励农耕等等政策,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

三风十愆适用什么刑罚?

商朝主要法令:(1)、《汤誓》:商汤讨伐夏桀前向商军将士发布的军令,首先宣布夏桀的罪状,然后要求他们奋力征讨夏桀,听从商王命令者有赏,不从命令者予以...(1。

商有几律?

商朝主要法令:(1)、《汤誓》:商汤讨伐夏桀前向商军将士发布的军令,首先宣布夏桀的罪状,然后要求他们奋力征讨夏桀,听从商王命令者有赏,不从命令者予以...(1。

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们会怎么去诠释战争?

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后,军事中唯心论随之出现,其最初主要表现形式是将战争发生及其结局归结为“神意”、“天命”,用占卜来预测战争结果和行动的吉凶祸福,甚至以...

3600年前的成汤革命,究竟是如何成就了商王朝600年的统治?

我情愿跟你一起灭亡!正当夏桀失去民心,商汤却在收揽人心。时逢七年大旱,百姓不安。成汤遂杀牛宰羊,祷雨于桑林。巫史再三占卜,上帝说只以牛羊为牺牲求雨不...这。

标签: 商汤法令西夏

更多文章

  • 甲骨文没​纣王​,古人如何得知他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甲骨文,纣王,高明

    [摘要]:甲骨文没​纣王​,古人如何得知他是暴君?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如何辨别甲骨文?_作业帮甲骨文的作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第一,看卜骨之新旧.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作“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甲骨文是商朝才出现的,那么商朝之前的历史人物名字是如何记录下来

  • 商鞅徙木立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秦国,立信

    [摘要]:商鞅徙木立信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商鞅徙木立信是什么意思?“徙木立信”说的是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就兑现诺言的故事。“徙木。商鞅徙木立信得以变法,季布一诺千金?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

  • 荆轲死后被葬在何处?荆轲真的有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君,孩子,秦国

    [摘要]:荆轲死后被葬在何处?荆轲真的有儿子吗?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荆轲的儿子?没有儿子。但实际上,经过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发现历史上真实的荆轲其实并没有妻子和孩子的,他一生根本就没有结过婚,而且史书中也没有关于荆轲感情生活的记载。赵女怀了荆轲的孩子吗?荆轲刺秦王里赵女并没有怀上孩子。荆轲与赵姬没有

  • 商朝第一都城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商汤,都城

    [摘要]:商朝第一都城是哪里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商朝首都是安阳殷墟还是朝歌城?有几个问题可能需要先说一下——第一,“首都”这个叫法,是现代词汇。商朝的时候,称“亳”或者“大(天)邑商”,现在学界的规范说法是“商王都”;第二,“殷...并且。商朝的都城不是“殷”吗,为什么《封神演义》上说是“朝歌”?

  •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思想,苏格拉底

    [摘要]: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思想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作业帮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异同_作业帮孔子讨论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苏则讨论的

  • 巨鹿之战详细过程:项羽破釜沉舟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战,巨鹿,项羽

    [摘要]:巨鹿之战详细过程:项羽破釜沉舟有何影响?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有巨鹿之战的经过吗?要简单的_作业帮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项羽起义过程归纳?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

  • 商朝地图,商朝地图高清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王朝,都城

    [摘要]:商朝地图,商朝地图高清版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商朝的都城不是“殷”吗,为什么《封神演义》上说是“朝歌”?随着明代许仲琳著作《封神演义》描述,殷商最后都城是朝歌,也就是商纣王沉迷酒色、为非作歹、祸乱天下的地方,也是商朝废都。那事实上朝歌是殷商的最后一个都城。商朝国都在哪里?商朝国都在现在的商

  • 秦国斩首封爵的标准,总设计师商鞅自己能做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功,商鞅,秦国

    [摘要]:秦国斩首封爵的标准,总设计师商鞅自己能做到吗?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商鞅规定秦国士兵斩获一颗首级就能晋升一级爵位,那秦国爵位...在秦国时期爵位的含金量是非常高,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爵位是地位的象征,爵位越高那么代表他对秦国的贡献是非常高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当免死金牌使用。军功爵制选拔标准?

  • 秦王嬴政,嬴政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始皇,嬴政,襄王

    [摘要]:秦王嬴政,嬴政是谁的儿子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秦始皇是谁的儿子?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这段记载,明确的表明...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秦始皇到底姓什么?我是百粤天话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隐士,黄石

    [摘要]: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哪位大师级人物知道秦末汉初五大隐士啊?“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加上黄石公,称为五大隐士。“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张良师承何人?师承黄石公,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