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琳的生平简介,陈琳骂了曹操祖宗三代为什么没死?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陈琳的下场?.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曹操为什么没杀陈琳?曹操则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陈琳替袁绍写文章骂曹操,骂得很难听,把祖宗三代一起给骂了,以致于曹操看了之后...这还得说曹操度量大。三国演义陈琳人物特点?陈琳是一个热衷功名、文采斐然
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曾先后投靠何进、袁绍、曹操,陈琳之所以会出名,都是因为他是当时唯一一个骂了曹操,且侮辱了曹操祖宗三代以后还能活下来的人。
这个陈琳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居然敢骂曹操的呢?他又是如何得到曹操原谅而保住小命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灵帝在位时期,宦官专权横行,外戚何进为了重振朝纲,打算召集地方豪强领兵进京杀掉宦官。当时的陈琳正是何进的主簿,他听说何进有此想法以后便极力劝说何进,可是何进不听陈琳的劝阻,最终给东汉招来了董卓这么一尊大佛。
董卓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自立为太师,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陈琳在何进被杀以后,躲到冀州避难,之后受到袁绍赏识,投靠于袁绍。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与曹操互相对峙。
后来,袁绍为了号召大家一起对付曹操,就让陈琳写一篇文章,要能让大家一看就忍不住想要讨伐曹操的那种文章,于是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就这样诞生了。
不得不说的是,陈琳的文笔功力真的很深厚,不过就是一篇辱骂曹操以及曹操祖宗三代的文章,也能写得如此畅快淋漓!
但是,风水轮流转,袁绍最后败给了曹操,陈琳不得已之下,只能投靠曹操。曹操一见到陈琳,新仇旧恨一下子涌上心头,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指着陈琳痛斥道:“你还敢来见我!过去你曾帮袁绍写了一篇檄文数落我,说我我可以忍,但是你为什么要骂我的祖宗三代?你太狠了!”
陈琳吓得不行,他还不想死呢,情急之下只好将自己的处境全盘托出,也不打算留个什么心眼了,他对曹操说:“那时候我是袁绍的手下,他是我的主子,我自然得听从他的指令办事,这就正应了那句话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曹操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再加上他又极其爱护陈琳这样的人才,最后就原谅了陈琳。曹操很爱惜陈琳之才,他收留陈琳以后,就让陈琳担任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从那以后直到陈琳去世之前的这段时间以内,军国书檄都是陈琳和阮瑀所作。
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病去世。
事实上,历史上的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才之人,但是爱才的同时,曹操也喜欢忠诚于他的人。比如同样是与曹操作对,骂了曹操的孔融就没有陈琳这样好的待遇了,孔融不服从曹操的统治,曹操再爱才,最后也还是狠心杀掉了孔融以及孔融聪慧过人的子女。
关于“陈琳的生平简介,陈琳骂了曹操祖宗三代为什么没死?”的问题
三国陈琳的下场?
.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
曹操为什么没杀陈琳?
曹操则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陈琳替袁绍写文章骂曹操,骂得很难听,把祖宗三代一起给骂了,以致于曹操看了之后...这还得说曹操度量大。
三国演义陈琳人物特点?
陈琳是一个热衷功名、文采斐然、谦逊仗义,才华卓越的人。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陈。
陈琳骂曹操的讨贼檄文?
【原文】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书到荆。
曹操为什么要杀陈琳?
曹操要杀陈琳是因为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失败后,陈琳被擒获,曹操想杀陈琳。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才华。
三国时期,陈琳讨贼檄文为何会治好曹操的头疼?对此你怎么看?
讨贼檄文愈操疾我们熟知曹操与袁绍对战之初,袁绍让陈琳写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这可难不到满腹经纶的陈琳,于是名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孕育而生。在檄文当中,。
三国演义陈琳第一次登场于第几回?
答:第二十二回。曹操的属下都劝曹操把陈琳杀了,按照曹操以往的做事风格,陈琳十有八成活不了。他的这句话言简意赅,但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曹操是一个很惜才的。
为何曹操不杀陈琳杀许攸?
熟知三国的人都会在三国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骂曹操骂得狗血淋头的许攸和陈琳两人。前者被斩首,而后者却安然无恙。造成这样有趣的现象原因是一个懂得收。
程琳和陈琳是两个人吗?
程琳和陈琳虽然都是歌手,但是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歌手程琳可以算是一位童星出道的歌手,他的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小螺号》以及《信天游》等等。另一位。
陈琳是谁的谋士?
陈琳原本是袁绍的谋士,后来归顺曹操。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