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时期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揭秘:三国时期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3/12/8 0:30:28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争斗从未停止过。秦朝之前中原处于乱世,游牧民族频频南下劫掠。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修筑长城,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就大了,一时间双方也安分了不少。但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心从未停止过,每次逮住机会就想着南下,每次中原战乱基本上都会有异族入侵。八王之乱时胡人南下、南宋衰弱时蒙古南下、明朝农民起义时满清入关,这几个乱世都有游牧民族入侵,但是唯独三国时期没有记载有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为什么?游牧民族转性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没有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

首先在三国之前游牧民族遭到了史诗级削弱,北方的匈奴和西北的羌族基本上都被汉朝碾压个便。西汉时期霍去病北伐,封狼居胥;东汉时期窦宪北伐,燕然勒石。这两大称呼都是将军的荣耀,更有意思的是窦宪是带着杀匈奴赎罪的想法北伐的。在别人的眼里游牧民族是非常强大的存在,在窦宪的眼里游牧民族就是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本想简简单单的北伐建功立业,没想到直接成了一个王者,以至于创造了燕然勒石的记录。

而羌族就更倒霉了,东汉末期的“凉州三明”都是靠踩着羌族的尸体上位的。皇甫规大破羌兵,羌族降者数十万人;张奂斩杀羌人首领,生俘羌人万余人;段颖百战羌族,斩杀三万八千多人,自损四百多人。董卓百战羌族,但是仍旧不如这三位大佬。最关键的这些事发生于东汉末年,东汉都快灭亡了还把周围的邻居收拾了一顿,以至于后人道:“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三国时期虽然是内乱,但是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大才,尽管身处乱世但是仍旧碾压游牧民族,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三位的战绩。

曹魏对外战绩

最早是袁绍的后人投奔乌桓,然后乌桓多次劫掠边境,忍无可忍的曹操开始对乌桓发动战争,这场战争就是白狼山之战。白狼山之战曹操的部将徐晃张郃、张辽、曹纯等人英勇作战,张辽更是当场斩杀了蹋顿,最终结局就是曹操大获全胜,俘虏乌桓二十多万人。三郡乌桓的主力开始全面崩溃,而曹操趁机收编乌桓精锐骑兵,组建了天下名骑。这一场战争是曹魏最早对外战争,这一战过后曹操就很少亲自带兵讨伐乌桓,基本上都是让自己的部将或者儿子来积累作战经验,也就是所谓的镀金。

乌桓造反的时候,曹操派儿子曹彰去讨伐。当时曹操给曹彰配备了田豫(三国时期被严重低估的名将),曹彰也在田豫的建议下大破乌桓。重点不在于曹彰大破乌桓,重点就在于当时的鲜卑族亲眼看着曹彰大破乌桓,然后不战而降。随后曹操让田豫镇守曹魏北部边疆,田豫在位时期外胡闻风而降。曹魏北部的叛乱基本上都是用来给部将镀金的,而乌桓更是长期为曹操提供精锐骑兵,以至于曹操的骑兵能纵横天下。

东吴对外战绩

与曹魏的战绩不同,东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歼灭战,但是东吴的叛乱(山越族)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历史上多次记载山越族造反,但是无一例外全被镇压,而且每次镇压之后都要在当地征兵。我们直接列举几条史料,你就能知道山越对东吴的重要性了。

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馀人。-《三国志·陆逊传》

山越人造反,陆逊镇压,然后征兵两千人。

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三国志·吴志·潘璋传》

山越人造反,潘璋镇压,征兵八百人。

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可以威恩诱也,权令东占且讨之,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得精兵万馀人。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馀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馀分给诸将。-《三国志·吴书·十九》

这些意思同上,就是山越造反,然后有人镇压,最后征兵。

自建安五年孙权掌权,在经过长达十年的镇压山越行动后,江南绝大多数山越人被迫出山,一部分用来补充兵源,另一部分成为农民。要知道这些人原本就是在山林里生活,他们的身体素质要好过平原生活的人,是优质兵源。仅《吴书》明文记载东吴陆续征兵十几万人,东吴一共才多少人?山越人直接贡献了十几万人。对孙权来说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不东吴巅峰时期碾压山越人,就连吴国衰败时都碾压山越人。载东吴灭亡时有军队二十万人,其中半数都是山越人。自始至终东吴对山越都是压倒式的,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叛乱(小编很怀疑山越叛乱其实就是东吴为征兵找的借口)。

蜀汉对外战绩

蜀汉的领导虽然是刘备,但是后期就是诸葛亮了,而且对外战争基本上也是诸葛亮负责。蜀汉对外的就是南蛮,原本蜀汉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南蛮还比较安分,双方和平。但是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南蛮就不安分了。南方的雍闿杀了太守,然后投降吴国,但是一听闻诸葛亮要平安,雍闿的小弟不干了,直接把雍闿搞死了。雍闿死后诸葛亮就腾出手来了,开始收拾南方的孟获,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七擒孟获事件。

第一次诸葛亮轻而易举的活捉了孟获,并且让他参观蜀汉的军营,看看蜀汉的阵容。孟获不服,说这是偷袭。然后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放了他,并且再次生擒了他。真正的强者就像诸葛亮这样,你随意,我无敌。你说我偷袭,那我就放了你,然后光明正大抓你。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无论你怎么样反正最后还是被我生擒。最终孟获也服了诸葛亮,之后南蛮也没有大规模战争。

现在明白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了吗?诸葛亮、曹操、孙权,这些都是在诸侯割据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他们本身就是疯狂吞并别人的狠角色,你还想着去捋虎须,这不是典型的送死行为吗?

标签: 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中最牛的两位囚徒,其中一位曹操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娄圭,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春秋战国之后,历史上第二个人才喷涌的时代,至今依然璀璨于历史星空中。倘若说织履贩席的刘备,最终成为帝王,就已经够惊艳历史的话,那么今儿要说了这两位,恐怕更是让人惊叹。因为这两位的身份都是囚徒!且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个虽成死囚,却运用聪明才智,堂而皇之的“溜达”出牢房。另一个虽曾被剃光头发和

  • 司马懿穿女装是真的吗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女装,历史解密

    《虎啸龙吟》中司马懿穿女装读出师表的情节,可以说是非常震撼人了,虽然有些违背历史,但是却被其演技深深折服。那么在历史上,司马懿真的穿女装了吗?电视剧情节:魏军大营将士都被气炸了,但司马懿却不以为然,穿起这粉色的女装,带大军奔向河边。这时候弹幕统一变成了和司马懿衣服一样的粉色。然而下一幕更精彩,司马懿

  • 俗话说:人丑就多读书 但是在清朝长得好才是王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读书,历史解密

    清朝读书长得好才是王道,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人丑就多读书,但是如果你生在清朝,多读书也没什么用。因为在那个时候就算你多读书考上了重点大学也会因为长得丑而找不到工作当不了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清朝,科举的制度是平民百姓咸鱼翻身的唯一机会了

  • 故宫牌匾上面的错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何明清两朝会连着错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故宫,明清,历史解密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据说,为了将这个紫禁城修成人间完美的宫殿,明朝一共动用了一百多万民工,耗时14年方才完工。故宫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之大成,可就在这样一个集聚精华的完美宫殿中,宫殿的门匾上却有一个错别字,并且整个皇宫中这个字都写错了,并且明清两朝都连着错,这是个什么字呢?起因还

  • 虞国为何害虢国?它最后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虞国,周朝,历史解密

    晋献公八年,有人劝诚献公说,曲沃代替原来的晋国国君执掌晋国政权的时间还不算很长,原来晋国的那一大群公子还留在朝廷里面,并且人数很多,如果不尽早除掉他们的话,恐怕以后他们会给晋国带来很大的祸患。”晋献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人去杀死晋国的各位公子。但是,有的公子已经逃亡到虢国,在他们的请求下,虢国好几次

  • 上朝议事时,大臣突然想上厕所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时期就不由得臣子和下人个人的意愿了。还得以君主为先,所有来源于吃喝拉撒睡的事在皇帝这里只能是他先做出表示,做臣子和奴才的都得好好伺候着。俗话说人有三急,那么如果臣子在皇帝前面遇到三急的情况时该怎么办呢?看过宫廷剧的都应该知道皇帝的政务很多还需要按时上朝,而上朝有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

  • 古代买官 唐代买大官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代,历史解密

    买官在古代实在是平常不过的事情。有钱人都买官当了,没钱的永远靠着科举,命好的中了状元可以鸡犬升天,命不好的只能回家种田。政府的腐败从买官可以窥见一二。 唐朝的官场腐败从李治(唐高宗)时便显现了。显庆年间(公元657-661年),权力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的中书令李义府,为李治宠信。他没有利用最高领导对

  • 此人含冤而死,李白为他振臂高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邕,清朝,李白,历史解密

    开元八年,李白在渝州游历,此时的他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却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当时的渝州刺史,是一个叫做李邕的官员。他听说李白的到来,盛情相邀,李白也希望借此机会,结交李邕,便爽快地前去拜谒。然而,这次交流却是非常失败的。虽然没有文字记录原因,但以小珏看来,大概是因为李白初出茅庐,带着年轻人的傲气,再加

  • 赵尔丰是怎么死的?尹昌衡果然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尔丰,清朝,历史解密

    辛亥年中,原四川新军军官尹昌衡在骗取了原四川总督赵尔丰的手令后,其随即来到边防军驻地宣布接管这支部队,并命令继续驻扎南苑“保护大帅安全”。同时,尹昌衡还宣布,加发恩饷一个月,当晚又设宴款待官兵们,让他们饮酒狂欢。而在暗中,尹昌衡秘密调集新军将边防军包围,用火炮形成压制,如有异动,即行解决。深夜时分,

  • 古代的“厢坊制”是什么?你只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和宋朝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虽然唐朝与宋朝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十国,相差了五十多年,但宋朝在很多地方借鉴了唐朝的制度,所以说两个朝代还是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今天宋安之就以唐宋两朝的城市管理制度,来说说历经唐朝坊市制演变以后的宋朝城市管理制度。唐宋之际的城市发展可谓是相当迅速,到了宋代以后,其城市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