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女人丧夫后,为什么大多会嫁给丈夫的战友?

匈奴女人丧夫后,为什么大多会嫁给丈夫的战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4/1/16 12:53:07

在现代的电视剧中,人们常常看到古代的战争过后,战场上横尸遍野,总是惨不忍睹的景象。但果真如此吗?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甚至,有时候的战场是很“干净”的。

打仗的时候得到将军赏赐的一碗酒,借着酒劲儿“嗷嗷”叫着向前冲,等酒劲儿挥发得差不多了,战争也就快结束了。其时,匈奴人会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战友的尸体,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准备打仗时,要先观察星月,如果月亮圆满就去进攻,月亮亏缺就退兵。匈奴人在攻伐征战时,谁杀死敌人或俘虏敌人,都要赏赐一壶酒,所缴获的战利品也分给他们,抓到的人也给予他们充做奴婢。所以在打仗时,每个人都自动地去寻求自己的利益,善于埋伏军队以突然迎击敌人。所以他们见到敌兵就去追逐利益,如同鸟儿飞集一处。如果遇到危难失败,队伍就会瓦解,如同云雾消散。战争中谁能将战死的同伴尸体运回来,就可得到死者的全部家财。

这不仅给今天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匈奴人的战争画面,还告诉人们,那时候的战场应该是“干净”的,基本找不到尸体的。与之对应的中原王朝其实也是这样的,据《战国策·韩策》中记载:“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形象地描述了秦军光着膀子,左手拎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奋勇杀敌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卖力呢?这是因为人头意味着军功,军功多了就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 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意思是战争结束后,士兵把自己砍下的人头交上去,相关的领导将它们收集在一起进行“公示”,看看其中有无作弊现象,如果没什么问题,三天之后就可以论功行赏了。

这是人头被拿了回来,但在战中或者战后割下一个死去的人的脑袋,实在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不太方便,有没有代替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用其他部位代替人头的记载。如《说文解字》中就说:“馘(读 guó),军战断耳也。”选择左耳,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这种做法以元朝为盛。另外,西夏也有以鼻代首的记载。

仅有鼻子和耳朵吗?当然不是。垓下之战中,人们熟悉的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面对项羽的遗体,历史的场景是这样的:汉军一拥而上,自相残杀,死者达数十人。最终,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等四人各得其一体,也就是说身上的某个部位,如大腿、胳膊什么的。他们把这些带回去,汉高祖刘邦分别给予四人封侯和食邑的奖励。其中,杨喜拉开了中华四大家族之一“弘农杨氏”的序幕,可以说一次“遗体”的军功,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不难看出,对于一些重要人物,可能就不至于鼻子和耳朵,他们的遗体的每一个部位分明都代表着金钱与地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对于那些重量级的人来说,甚至连尸体也很难回来了,因而不存在“可怜无定河边骨”的事情,但却依旧是“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场在这里“干净”了不少。另外,我们想要说的是,战争在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一方势力很强,总把另一方打个落花流水。有些战斗常常是双方打得难分胜负,很僵持,不是一时半会的工夫,而负责战斗的指挥官也都会为对方留下一段处理遗体的时间。在战斗的间隙,双方的人员都会进入曾经交战的区域,把己方战死人员的遗体抬回去。那个时候,也是双方都打不动了或者谋划下一场战斗怎么打的时候,双方的指挥官对此心知肚明。

战后,打扫战场的权利与义务当然属于胜利的一方,古人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是很科学的,他们不会让遗体腐烂,因为那样会传播瘟疫,这就排除了影视作品中漫山遍野的尸体无人去收的现象。古人一般会将战场的尸体收集起来,就地掩埋或者焚烧,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尸体已经在战中被弄走了,没那么多可埋可烧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某某战役或者一下子死了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却找不到这些人的骸骨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一句话:古代战场上的遗体真的不像今天电视里演的那样,人们可以把“演的”那些镜头当作“艺术”。

好了,现在可以回到《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述以及匈奴人处理遗体的事情上来了。《史记》的记述让我们在匈奴人身上有了一个悄悄的发现。大家都知道,匈奴人实行收继婚,多数是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已妻,包括兄收弟媳和弟收兄嫂。个别亦有子收庶母(父妾)为妻者。过去,一些人把这想像得太不堪了,认为大多数女性在死去丈夫后都被“收继”了,而他们处理“战友”遗体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女性的另一条“出路”。

匈奴人虽是全民皆兵的,但女人做的毕竟还是一些“后勤”的工作。今天的学者分析他们的人口应该在100-150万之间,我们按男女比例各一半来计算,应该有50-75万女人,少中青如果各占三分之一,匈奴成年或者为人妻的女人应该在15-25万之间。这些人在丈夫死后都会被收继吗?《史记·匈奴列传》告诉人们当然不是。

我们保守地估计,匈奴这个好战的民族每年在与中原王朝的交战中,至少死去1万男人是不成问题的,这1万失去丈夫的女人恐怕大多数是再嫁给了从战场上抬回丈夫遗体的士兵。而这个数字一定是高于正常死亡的,也就是说,匈奴女人的被收继其实连一半都没有占到,他她们会在丈夫战死后,嫁给丈夫的战友,虽然这也是一种收继,但明显要比被丈夫的兄弟收继文明多了。在女人被匈奴的男人视为财富的年代,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匈奴的男人会像战场上杀敌一样勇猛地弄走“战友”的遗体!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为一代皇帝,为什么却娶了2名寡妇,还要让侧妃改嫁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清太宗皇太极的婚姻最为奇特。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更

  • 宋灭南唐之战,唐后主李煜竟然还坚守了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灭南唐之战,北宋,历史解密

    大宋开宝七年(974年)五月,下令在荆湖建造大舰和黄黑龙战船数干艘,以备架设长江浮桥之用。九月,赵匡胤派遣使者,要李煜入朝,李煜以生病为由拒绝。 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东路吴越王钱俶做为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中路

  • 晋朝皇帝不满足后宫佳丽,恋上一女童,最终“宠溺”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但是成为了皇帝以后并没有那么的潇洒,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多方面考虑,如果做出了错误决定,自己的国家可能都会面临着死亡,那么从此之后自己就不是皇帝了。一个好的皇帝除了要得到民心以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一个国家的军队的实力强大了以后才不会遭到其他邻国的欺负,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稳定起来。如果邻国来

  • 成济替司马昭杀了曹髦,死前为什么要痛骂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成济,历史解密

    曹髦不甘作傀儡,拔剑登辇讨逆贼。成济不懂识实务,挺戈弑君把命陪。曹魏末年,司马氏替代曹氏的趋势世人皆知,不可逆转。公元260年,皇帝曹髦不甘心为人傀儡,终于决定奋起一击。出发前,尚书王经曾劝说曹髦:“春秋时期就有鲁昭公因不忍季氏专权而出兵讨伐,结果兵败出走丢了国家,为天下人耻笑。您现在这样做,后果不

  • 刘邦得势后,救过他的项伯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带着自己的队伍攻打秦朝,虽然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要部队,但刘邦却跟没有阻碍似地,直接进入咸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做王,项羽勃然大怒,想要起兵灭了刘邦,好在项伯及时赶到,向刘邦说明了事情经过。刘邦说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说说情,等到第2天刘邦亲自去道歉。项伯是项羽的

  • 刘邦八个儿子中,有一半都被吕雉迫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刘邦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刘邦的八个儿子,结局大都不算好,其中不少人是死于吕后之手,唉女人心,不是海底针,而是核武器……长子刘肥,寡妇曹氏之子。刘邦在当混混的时候,与隔壁曹夫人一夜春风,生下了长子刘肥。刘邦迎娶吕雉之后,吕雉成为了刘肥的后娘。 吕雉非常厌恶刘肥,不过成年后的刘肥头

  • 曹操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能司马氏夺权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势力相当庞大。但是后来,整个曹魏政权却给司马家族轻松夺去。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疑问:曹操既然那么多儿子,眼看着曹魏江山逐渐衰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一步步蚕食,乃至于最后被司马炎夺位。难道曹操的那些儿子们,就没有一个站出来与司马家族搏斗的吗?(曹操像)在司马家族夺权的过程

  • 十万的匈奴军是怎么被霍去病一人征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霍去病可以说是一个人物啊,为大汉朝立下了无数光荣的战绩和荣誉啊!大家看过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河西之战霍去病大败匈奴,立下了很大的威名。那咱们今天就说说,霍去病把匈奴军征服成了什么样?河西之战打了两场,匈奴竟然一场都没有赢,而且还被霍去病杀的损失死亡的兵马。这样的战争,相信是一个国家的首领肯定不会善罢

  • 徐有功:让武则天又爱又恨的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有功,唐朝,历史解密

    徐有功,名是“弘敏”,字是“有功”,大家应该都知道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臣子的名字不可以和皇帝的谥号重复,而偏偏徐有功的名字撞上了唐高宗的谥号,所以他一直叫自己徐有功,徐有功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长期担任着司法方面的职位,并且一直在和一些酷吏奋战,可以说是历史上难得的公正的法官。后世的皇帝以及一些史

  • 明朝的红衣大炮为例如何 看看努尔哈赤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红衣大炮,历史解密

    明代红衣大炮威力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中国四大发明,自然少不了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黑火药”,很多人都觉得中国发明了黑火药,却被外国人发扬光大。不过其实在中国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火炮这个武器的存在了,那就是红衣大炮,那么明代的红衣大炮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