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须贾负荆请罪,范雎是如何处置他的呢?

须贾负荆请罪,范雎是如何处置他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3/12/13 1:28:44

那须贾负荆请罪,哭着求见范雎一面。他打着自己耳光,说道:“大人,我不是人,我须贾对不起你”。范雎这时,已经换好了衣服,叫来自己的护卫,把大堂装扮的庄严肃穆,听见须贾在外面快哭的背过气了,就让人喊他进来。

须贾见到范雎,赶紧跪到地上,额头磕破了血,耳光打的啪啪响,哭道:“张大人,您大人有大量,我须贾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您有大才,当年还陷害您,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从今天起,我回去把书烧了,辞职回家种地。若大人嫌不解恨,您把我千刀万剐,我也绝无二话!须贾是生是死,全凭大人圣裁”!

范雎问:“你有多少条罪啊须大人”?须贾一听有转机,道:“回大人,我犯的错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比头上的头发都多。”

范雎微微一笑,让他打住,脸色沉了下来,道:“你有三大罪状。第一,我本无心叛国,你却在丞相魏齐面前造谣诽谤我;第二,他们打骂我、侮辱我,还将我扔到厕所,你作为我的直属上司,居然毫无维护之心;第三,你这厮喝醉了之后,也往我身上撒了尿,简直是畜生不如!你之所以现在还活着,是因为我看到了你还有一丝人性,居然看我‘落魄’的时候,还会送我一身粗布衣服。如果不是这样,你已经成了一堆碎肉了。现在,滚吧!”

说罢,范雎找到秦昭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秦昭襄王一听,也非常愤怒,拒绝接见魏国来使,让须贾从哪来回哪去。秦昭襄王告诉范雎:“兄弟莫气,这个场子哥给你找回来!我要举全国之兵,为你报仇!”范雎又一次激动的哭了出来。

须贾没有完成任务,不过他也算是有了收获,起码知道了威名赫赫的张禄,秦国的丞相,居然就是当年差点被杀掉的范雎。这得让魏齐小心着点!

这快该走了,须贾自然要来再拜会一次,做最后一次努力。他来到相府的时候,这里很热闹,原来范雎料定他会再来一趟,专门请了所有诸侯国的使臣陪客,好酒好菜端上来,大家喜乐融融。然而摆在须贾面前的,是一碗喂马的饲料。范雎的确没有杀他,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有仇不报非君子!

范雎在宴会上,怒视须贾,说道:“你回去,告诉魏王,让丞相魏齐洗干净脖子砍掉,把他脑袋送过来。如果照做,既往不咎,若是不然,我将要带兵,踏平大梁城,随后屠城”。

这杀气,几乎凝成了实质。须贾颤颤歪歪,如坐针毡,他吃完范雎给他准备的“小灶”后,就连三赶四的返程,到魏国后告诉魏齐这件事,魏齐一听,得,相印不要了,托他给魏王带过去,自己连夜躲到了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家中。

秦昭襄王嬴稷得到了这份情报,邀请平原君到秦国进行国事访谈。赵胜到达后立即被关进了监狱,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孝成王赵丹:“砍下魏齐脑袋,送到秦国,否则立即杀掉赵胜”。

魏齐听到消息后,连夜出逃,找到赵国丞相卿,虞卿也怕这个烫手山芋,他若以丞相身份救他,那就是和秦国宣战。与其这样,不如祸水东引!

于是虞卿辞职,带着魏齐到魏国,打算请魏王的弟弟魏无忌说情,魏无忌不在。这二人又跑到楚国去找魏无忌,魏无忌也知道此事,魏齐已经被秦昭襄王列入必杀名单,他从国家层面考虑,没有立即接见这二人。

魏齐见到自己这时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到哪里,哪里的人不敢收留,就一个平原君敢这么做,结果还被人扣押了起来,有生命危险。可以说,自己已经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扫把星,只有死路一条。他无奈之下,只好自尽。赵孝成王赵丹让人砍下他的头,送到秦国,换回平原君。

平原君的义薄云天自然让人佩服,各国为了国家安全考虑,让魏齐滚蛋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魏齐,作为一国之丞相,如此表现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当年不问青红皂白,让人毒打范雎,等豪迈,何等潇洒,何等地仗势欺人。当年他欺负别人的时候,可曾想过被人欺负的滋味?

如今别人报仇,他作为丞相,若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见到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能以一己之力保护国土,无非就是一个死字,气得其所,死得大气磅礴,也不失为一个英雄好汉。然而,他的第一选择居然是逃跑,东躲西藏,陷国家安全于不顾。如果说当年他杀范雎的借口是为国尽忠,那么这时候他的做法是什么?你若真有能力,就领兵和秦国血拼,这算是你作为主战派的决心,毕竟国家让人逼着交人也挺没用面子,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魏齐确实该死,他无非是一个倚强凌弱、胆小怕事、仗势欺人的小人罢了。他临死之前,不曾为自己做过的错事道歉,而是在咒骂朋友不够意思,遇到事了居然不救他,简直无耻。

从这点来看,范雎杀的好,杀的妙!

大仇得报,范雎也报恩了。他从小到大,无论事情大小,凡是曾经帮助过他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谢方式,或是封官,或是加薪,或是安排工作,或是奖励钱财。

当年的看守,他派人送去了钱财;带着他隐姓埋名的郑安国,被任命为将军;带他来秦国后举荐他的王稽,被任命为河东郡守,相当于当时大秦河东省的省委书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甫世称杜工部,大小也是个官,为什么会那么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唐朝的大才子杜甫后半生非常穷困潦倒,那么他既然世称杜工部,大小也是个官,为什么会那么穷?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审言曾受到武则天的召见和倚重,成为宫廷文人。神龙革命后,他因阿附武则

  • 曹睿死后司马懿在选择兵变 司马懿在害怕曹睿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对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后才发动兵变?他是在忌惮曹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遥想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后续的魏、蜀、吴三国,也为了争夺天下绞尽脑汁,然而谁又能想到,最后的剧情走向是司马家取得了天下,而司马懿作为一个能和诸葛亮相媲美的谋士,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能夺取曹

  • 闯王李自成攻占了北京之后,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闯王李自成攻占了北京之后,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随后就急匆匆的黯然离京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他混不下去了。李自成在攻下湖北、陕西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封后纳妃、排官六部,除了正式登基典礼尚未举行,这已经完全是一个新生的正式王朝了。为什么没有登基?就是准备去北京登基的。毕竟自从朱棣

  • 曾国藩临时创建的军队,为何会成为朝廷的依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1853年的时候,曾国藩在湖南创建了一支“湘军”。虽然是一队“临时工”,但是他们的功劳却不小,当年攻入太平天国都城的就是他们。尽管后来湘军被分得七零八散,但是从里面分支出来的淮军,后期仍然被朝廷依赖,但也同样忌惮。也许很多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朝廷会依赖一队“临时工”呢?朝廷自己组建的八旗军和绿营里的

  • 蹇义为什么在建文朝装无知,到了永乐朝就变积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蹇义是先秦时期知名军事家蹇叔的后代。那么蹇义为什么在建文朝装无知,但凡有问题问他他都是一问三不知,到了永乐朝就变积极了?这是因为良禽择木而栖,他早就看出来朱允炆并非明主。中书舍人是皇帝身边的一个近臣,帮助其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文书工作的。蹇义在这个位置上,干了足足满三年,按照当时的规

  • 顾兴祖跟着朱祁镇北征之时,是怎么从土木堡之变中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顾兴祖是明朝前期的一个征蛮将军,顾兴祖跟着朱祁镇北征的时候,是怎么从土木堡之变中活下来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爷爷是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战的顾成。顾成由于在靖难之役初期的真定之战,战败之后便果断投降了燕王朱棣。而建文帝朱允炆这边,为了对其进行报复决

  • 永历政权最后是什么结局?哪些原因导致最后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经历了福王朱由松、唐王朱聿键这些昙花一现的政权后,1646年11月,桂王朱由榔,被瞿式耜等人扶持上台,建立永历政权,成为南明最后一任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644年,大明王朝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戛然而止。崇祯帝朱由检在悲愤交加中,自缢于煤山的一棵歪脖

  • 关羽为什么会拒绝刘备封的前将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硝烟尚未散尽,刘备即“表”刘表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随即派出所部人马四下夺取胜利果实。在众人努力之下,占得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其余三郡并未大费周张,只是关羽去夺长沙遇到了些麻烦。长沙太守韩玄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他手下大将黄忠却有万夫不当之勇。黄忠原是刘表的部下,刘表亡故,刘琮投降,部下

  • 自称仁德的刘备斩杀过哪些三国的知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确实,《三国演义》一出来,曹操,孙权,刘备瞬间名声大震,成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种仁德的君主形象,对兄弟,对百姓,那都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但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似乎将刘备的仁德品质写的有点太过了,导致我们总是认为刘备有点虚伪,最有力

  • 吴班作为蜀汉将领数次立功,为何与他相关的记载那么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蜀汉之中,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提及武将,五虎上将必然榜上有名,黄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皆是武艺高强之辈。其实除却这五人,蜀汉还有些将领能征善战,譬如姜维,后期领导北伐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