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的杨氏家族是什么地位?最后为何会造反?

明朝时期的杨氏家族是什么地位?最后为何会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40 更新时间:2024/1/25 11:01:54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杨应龙算得上是播州的土皇帝。

追溯杨家统治播州的历史,从唐宣宗在位时,杨家祖上便因平定播州有功,接受朝廷任命,负责统治播州。

虽朝代更迭,但由于播州山高路险,地处偏僻,再加上杨家势力在播州根深叶茂,对朝廷又一直非常顺从,因此杨家在播州的统治地位,一直得到历任朝廷的认同。

明朝建立政权后,作为播州土司,杨氏先辈积极向朝廷称臣纳贡,朝廷也为笼络人心,也把统治播州的杨氏先辈任命为宣慰司(从三品官职)一职,多次免去播州的税赋和徭役。

公元1571年,杨应龙世袭了父亲杨烈的宣慰司一职,成为统治播州的第29代土司。

杨应龙不仅会打仗,还很会和朝廷处关系。自他上任到1586年这段时间,他前前后后向朝廷进贡了十次,每次都会进献大量的良马和木材。

特别是1586年,万历皇帝要修整宫殿,杨应龙特意进献了70根大木美材,万历皇帝因此龙心大悦,不仅赐他飞鱼服,还想再赐他蟒衣玉带。由于受到礼部反对,才没有这样做,但还是把他提拔为都指挥使(正二品官职)。

当时的明朝并不太平,周围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杨应龙每次都积极配合朝廷四处平定叛乱,由于他辖下的兵甲众多,再加上他很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因此在数次平叛中,立功不少,深得朝廷器重和信任。

可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杨应龙居然起兵造反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杨应龙虽然和朝廷处得相当融洽,但由于历代便是播州的统治者,再加上几百年的经营积累,权大势大,他在当地俨然以土皇帝自命,其住所不光雕龙刻凤,还私用阉人为官,为人更是骄纵跋扈。

不光骄纵跋扈,他还阴狠嗜杀,狡诈多疑,对所辖的“五司七姓”(五司即真州、余庆、白泥、容山和重安,七姓即五司所在地的统领田、张、袁、谭、罗、吴等七姓)多有盘剥刁难,对于统治下的百姓和兵甲那更是残酷暴虐,草菅人命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搞的民怨极深。

杨应龙有个小妾田氏,最得他宠爱。

田氏一心想取代正妻的地位,所以时常在杨应龙面前诋毁他的正妻,杨应龙听后不辩真假,竟杀了正妻和岳母。

事情发生后,正妻的叔叔张时照恼怒不已,于是向朝廷告发杨应龙谋反。就在张时照告发不久,贵州巡抚叶梦熊也弹劾杨应龙诸多不法之事,要求朝廷予以严惩。

的确,杨应龙久踞播州,而播州又处于四川和贵州要塞,一直以来,经济往来都非常频繁,是个富庶之地,所以身为土司的杨应龙,自然要比其他土司财力雄厚,手下的兵甲的数量也更为可观。

然而当时驻扎四川的官军却不堪一击,因此,杨应龙起了吞并四川的野心。他暗中招兵买马,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这不得不引起朝廷的警惕。

就在万历帝犹豫之际,叶梦熊又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对播州进行改土归流,以削弱当地土司的自治权。

万历帝认为有理,于是在1592年命杨应龙到四川会审。

由于证据确凿,按明律,杨应龙当斩。

就在这时,倭寇进犯藩属国朝鲜,杨应龙便主动提出以2万金赎罪,同时他率兵攻打倭寇,以戴罪立功。

就在杨应龙出征在路上时,朝廷由于改变了策略,所以又命杨应龙班师回朝。

随后,新上任的四川巡抚王继光却偏偏揪着杨应龙的案子不放,非要继续审理此案。

杨应龙却不买账。于是,经过朝廷同意后,王继光率军围剿杨应龙。在娄山关以南处,由于杨应龙诈降,导致明军麻痹大意,遭到杨应龙的偷袭,官军死伤大半,王继光也因此被追责革职。

随后,朝廷派兵部侍郎邢玠处理杨应龙一案。

邢玠是抗倭名将,在对待杨应龙的事情上,他一向主张“以德服人”,能招降绝不开战。所以,他向杨应龙发表檄文,希望杨应龙能到四川接受审查。

杨应龙为了了结此案,听从邢玠的建议,不光将与官军作战时最为凶猛的12名将士捆缚后,交给朝廷,还提出愿意纳银4万两,并协助朝廷采木赎罪。

万历皇帝听从了邢玠的建议,答应了杨应龙的条件。不过为了惩戒杨应龙,让他的儿子杨朝栋承袭了他的职务,又把他的次子杨可栋留在四川做了人质。

这样一来,风波也就算平息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做人质的杨可栋突然死了。

杨可栋死后,杨应龙到四川都府去要儿子的尸体,结果遭到四川知府的拒绝,并勒令他缴齐罚款后,才归还尸体。

1596年,暴怒的杨应龙在集结兵力后,开始起兵造反。

他先是派兵对余庆、大呼、都坝等地大肆袭掠。由于官军多不能战,因此杨应龙攻城掠寨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攻破四川江津、南川诸邑、贵州洪头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侵扰湖广一共48屯,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

万历皇帝得悉后,龙颜大怒。为了能尽早控制杨应龙造反的势头,他急命在官军抵达之前,由贵州巡抚江东之率驻军3千人先行抗击。

杨应龙兵强马壮,江东之率领的这点人马,还不够他塞牙缝的。所以,刚一遇上,江东之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将士无一生还。

杨应龙数战数捷,气焰更加嚣张,颇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他一边征召苗民,壮大势力;一边又数次向朝廷表现他是万不得已,希望能得到朝廷赦免,借以迷惑朝廷。

1599年,杨应龙击杀明将,夺取綦江,眼看就要逼近重庆。

万历皇帝情急之下,集结湖广、甘肃、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军队,又从辽东抽调回大部分军队,以30万大军围剿杨应龙。

在官军的轮番攻击下,杨应龙的势力很快土崩瓦解,仅支撑了3个月便被官军破城,7个儿子也先后被官军俘虏。杨应龙眼看再无退路,万念俱灰下,拉下两个小妾自尽而亡。

不过,杨应龙想得实在是简单了一点,他的尸体最后被带回京城,和他的7个儿子一起受到了磔刑,统治播州7百年之久的杨氏家族,也随之烟消云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什么要偷袭荆州 孙权是没有战略眼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偷袭到底荆州算不算是没有战略眼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曹操尝到了“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的苦头,面对东吴有长江天险和强大的水军等非对称优势,暂时性地打消了继续南下的念头,双方彼此默认对方存在的事实,同时也默认了双方的实控边

  • 郤正是什么人?为何刘禅让他写投降书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谁来写降书?公元263年,邓艾率军翻越过阴平险道,出现在江由城下。眼前是易守难攻的城池,身后是衣衫褴褛的士兵。邓艾深知,若不能尽快拿下江由得到补给,就算越过阴平又如何?依然会被耗死在江由城下。但历史却在此刻,开了一个大玩笑,蜀汉的江由守将投降了,邓艾大军瞬间得到补给后,就地复活。随着邓艾在绵竹又

  • 李世民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 都有什么样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有什么样的功绩呢?他胸襟广阔,他的军事能力有多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到底有多强呢?李世民的带兵能力,少数民族必须武勋起家,比例绝对比汉人高,完颜阿骨打起家都是贵族带头冲锋,以弱吞强,震宋退夏,军事能力已经孙武白起韩信级别!铁

  • 宋朝时期的官员福利有多好?有哪些弊端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看到过一个话题:如果可以让你选择去古代当官,你会去哪个朝代?有很多人选择宋朝了,因为宋朝官员福利好,又是出了名的优待士大夫,但是宋朝当官也有弊端,不能犯错,要不然屁股常常要开花,或者还会被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发生。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魏晋南北朝的南朝陈,这那个时代,才能真正让你领略到什么叫皇恩浩荡。

  • 为何秦二世要杀掉有功的李斯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这个人可以说是一手扶持秦始皇上位的,而且李斯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功效。而且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也是十分器重李斯,官至丞相。而李斯再后来的时候也是跟着赵高直接把秦二世胡亥推向了皇位,而且有些拥立之功,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秦二世非但没有感激李斯,而后来却把李斯腰斩于大街上,可以说李斯的下场是悲

  • 霍去病为什么在24岁就英年早逝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冠军侯霍去病为何会24岁英年早逝?会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霍去病17岁领兵出征,24岁起去世,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霍去病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西汉的天空。他用兵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他曾率800骑兵深入敌境数百里,将匈奴击溃

  • 刘备起兵时27岁 刘备前半生为何基本说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27岁兴兵,为何前半生几乎一事无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英雄,贫穷造就了他的仁厚与谦卑,但是这品质却没能在给予他更多。后来,当黄巾军兴起时,他借机培养志愿兵,逐渐成长为一个王子。最后,他越过京乡,根据巴蜀的说法

  • 要是朱祁钰当初直接杀掉哥哥朱祁镇,会发生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要是朱祁钰当初直接杀掉哥哥朱祁镇,会发生什么事?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因为朱祁钰的皇位坐的蛮稳的,他自己身体不行病死也不能怪朱祁镇啊。虽然有的资料、有的研究者认为,他是“不明不白”死的,不过倒推回去,在“夺门之变”以前,他已经和群臣讨论立嗣问题,而且有“迎立外藩”的说法了——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曾

  • 古代皇帝生活条件那么好 皇帝寿命为何大多数都很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为何大多都是短命,有这两个重要原因,换谁都活不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什么都不缺,但为什么都短命呢?有资料显示,中国封建王朝一共出了400多个皇帝,但是平均寿命却只有40多岁。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换谁都活不长。虽然我们都知道古人因战乱、饥饿等

  • 秦始皇十一年里一共出巡六次 秦始皇到底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秦始皇11年出巡了6次,其真实目的为何?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是2000多年前有名的君主。嬴政13岁继承王位,共在位有37年,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后就分封了天下诸侯。后来天下分裂的局面一直存在了800多年,直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