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为什么要把京都搬迁到北京呢?

明成祖为什么要把京都搬迁到北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50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4:14

想当年,崇祯皇帝拒绝了众人的建议,将京都迁到南京去,后来,直接导致了一度兴盛的大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和满清八旗的双重打击之下,快速地走向了灭亡。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这些后人,在阅读史料的时候,不免心生疑问:如果,当年明成祖朱棣没有做出迁都北京的决定,是不是现在的大明朝,就不用因为地处北京而腹背受敌了?如果,明朝的都城一直都在南京的话,会不会将这个帝国的运势改写,再多走上个几十年的路程?

在笔者回答上述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当初,明成祖为什么要把京都搬迁到北京?

首先,从公家角度看一下迁都北京的原因:

第一个、朱元璋之前曾想过要把当时的大都作为都城,那时候的北方地区经常遭到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南京作为距离北方边境较远的地区,防御上还是较占优势的。后来,明成祖朱棣夺取了政权,取得胜利,他更希望将父亲的旗帜高举于世,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支持;

第二个、从军事和政治这两个方面来看,北京由于开发较早,已经到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时期,特别适合充当抵御游牧民族南下掠夺的坚固城堡。同时,北京还可以满足当时明朝向北方地区继续扩张的战略方向,可以作为其前进的基地使用;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

所以,明成祖迁都之后,北京及其周边都可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这个时候,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则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三个、当时的北京,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是农耕的一个合适地点,粮食产量高,供给足,特别适合军队的大规模驻扎,以及居民的长时间繁衍生息;

第四个、当时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河道,在明朝时期已经实现了较为成熟的运转,交通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所有,可以将江南的大量物资运往此地,方便快捷。

其次,说完了公家这个层面上的原因之后,让我们来看一下私人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朱棣当王爷的时候,就是在北京,这里就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权的大本营、根据地,可以说,对于这片土地,朱棣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的。

第二个、并且,经过他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里的相关设施已经成熟,所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政权很是方便。

第三个、与北京相比,南京则是建文帝曾经盘踞的地方,反对的势力众多。曾经,辅佐建文帝的多为江南人士,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南京杀戮过甚,唯恐结怨太深,有损执政基础。对此,朱棣肯定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且朱棣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第四个、朱棣跟明太祖朱元璋一样,是马背上夺取政权的皇帝,善于征战的他们,骨子里有一股不羁的霸气。朱棣的母亲是蒙古人,拥有一半血统的他,对于北方的草原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所以,他更加的认为,自己就是为了征服草原而生的,一定可以建立起比自己父亲更加伟大的事业。

第五个、他也更希望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自己,证明:他的父亲朱元璋没有选择自己作为大业的继承人,是一个错误的抉择。

明王朝在生存了两百多年之后,在崇祯皇帝坐上皇位之后,当年,明成祖朱棣选取北京作为都城的这些个依据,从公家的方面看,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攻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朱家子孙经过两百年的养尊处优,已经不再有当初那个可以在马背上驰骋疆场的气魄,没有了气吞山河,征杀四方的魄力。这个时候的北京城,经过两百多年的修建,不管是防御能力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都已经非常完善了,人口也已经近百万......

所以说:此时的北京城不管是作为防御外族南下的堡垒,或是作为前进征途的根据地,依北京城当时的军事势力,都是非常雄厚且绰绰有余的。

比如,在1629年,后金攻明京畿之战爆发,皇太极在当年的十月二十六日,亲自带领八万精锐八旗越过长城发起突击,不久便兵临城下直逼京城。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城门之下。而这个时候,明朝的勤王援军已经来了四镇,并在城外布置防守,其中一个,就是督师袁崇焕带领的关宁铁骑,还有大同及北京其他地方的戍军。

之后,明朝兵力的不断集中,使得清军部队不得不再次停止了其前进的步伐。

满族的八旗军一路拼杀,过五关斩六将,遇到的绝大部分明朝军队都是不堪一击。没有抵抗力的明朝士兵,基本上一听到清军到来的马蹄声,就已经开始望风而逃了,不过,好在还有人抵抗,没有出现大范围投降的情况,这也使得八旗军在进攻的途中,还是要费一番力气的。最终,清军耗时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打到了北京城下。

这也给其它明朝援军提供了支援的时间,在八旗军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它们还能够及时抵京参加战斗。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处中心位置的北京城,在遇到敌军来犯的时候,它多年建立起来的防御系统,还是可以有效的延缓、削弱、抵挡敌军的侵扰。

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拿李自成轻而易举就攻破北京的例子来说明:北京的防御系统已经是不堪一击的。不过,如果大家对于这段历史很熟悉的话,应该知道,当时明朝的宫廷内部已是腐朽不堪糜烂至极了,沿途的驻军也是疏于练习,多年以来的消极懈怠使得军队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所以,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来犯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奋起反抗,反倒是纷纷缴械投降。

最后,可以这么说:一座城池,如果,没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去守卫,就算是再坚固的城墙也是无法抵抗住外敌的入侵的,而所谓的防御系统,也是毫无威力可言的。所以说:当初明成祖朱棣,选择北京作为自己政权的新都城,是一个明智之举,不存在任何选择性的错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燕是什么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后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是前燕的短暂复兴。前燕稍早于北魏兴起,是与后秦并立的北方两大霸主之一,曾迫使北魏短暂依附。那么前燕为何未能统一北方,反而被北魏击败呢一,前燕兴亡慕容霸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huang)之子,景昭帝慕

  • 明朝泛滥的倭寇,为何到了清朝就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倭寇是元朝后期开始有的,日本国内混战不止,开始有大名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抢劫。明朝期间,倭寇横行。所谓乱世出英雄,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都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可为什么在明代十分活跃的倭寇,在清朝的时候就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呢?这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以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为首的中国将领已经将沿海地区的倭寇全部

  • 洪秀全主导了天京事变,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洪秀全是金田起义的领导、太平天国的缔造者。那么他为什么要主导天京事变,目的是什么?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京事变的后果,是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可是与此同时,太平天国的领导权也发生了转移——从东王杨秀清实际掌权,到权力回到天王洪秀全手中。洪秀全是金田起义

  • 姚广孝作为一个和尚,他是怎么劝说朱棣造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姚广孝作为一个和尚,理应慈悲为怀,悲悯世人,他为什么要去劝说朱棣造反呢?他又是怎么劝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有一次,姚广孝跑去崇山寺游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作袁珙的看相人,他一看到姚广孝,便大为惊奇,觉得他的面貌很是不同,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僧人,眼睛是三角形的,整个面貌如同病

  • 明朝除了吴三桂,还有哪些人投靠了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许多知名汉人都投靠了后金,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吴三桂了,那么明朝除了吴三桂,还有哪些人投靠了满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清军绝没有那么容易进入中原,要知道清军入关之时,满洲八旗不过五六万人!蒙古八旗不到三万人,他们火

  • 吴国攻破楚国之后 吴国为何消灭不了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吴国强大后攻破楚国,却没有彻底消灭楚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愈发激烈,特别是江南崛起的吴越等国,更是轮流登上了霸主的舞台,但有一个问题却很值得研究,凭借着吴楚两国此消彼长的实力,再加上伍子胥的仇恨,吴国在攻破楚国之后,差

  •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坚持了29年 关键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蜀汉又扛了29年之久,关键先生是谁?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主宰蜀汉朝政11年后病逝,人们都以为蜀汉气数已尽,但奇怪的是,蜀汉不但没有崩盘,反而又在那个乱世中存活了29年,直到公元263年才被邓艾所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春秋时期,各国的百姓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通百姓是否有家国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众说纷纭的,有人说当时的国家观念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所以在当时的人们很少会有爱国这种观念。而也有人则认为在当时的楚国,可是有着一位作为爱国者的典型人物,那就是屈原。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屈原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大贵族。那么当时的普通百姓到底

  • 明朝京城九品官有什么好的 古人为何宁做京城九品官也不做地方三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明朝官员为啥宁愿在京城做小官职也不想到地方为官呢?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古代社会中,许多读书人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在朝廷中拥有一官半职,从此过上高人一等的生活,毕竟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地位差距十分明显。一般来说,对于入朝为

  • 北魏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这个王朝统一了北方,辉煌了上百年,灭亡国时皇族葬身鱼腹,说起来让人感慨。一、统一北方,与东晋、宋形成南北朝提起鲜卑族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他们人长得好看,他们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