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时期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

清朝时期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4/2/5 6:19:56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也是第一个正式用太监的皇帝。

虽说满清一直在关外生活,但他们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却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清军入关后,许多太监为了取悦满清,不等他们攻打北京城,就迫不及待地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让顺治对这些卖主求荣的太监们非常鄙视,所以在进入紫禁城后,他解散了大批太监,对剩下不多的太监,也是多加防范。

顺治对太监的限制,做很多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他为了警示后人,还特意做了三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分别钉在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并下令,干政的太监一律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虽然对太监相当严厉,但第一个权监却正出在他在位的时期。

这个权监叫吴良辅,他本是前明太监,由于他勤勉谨慎,被留在宫中,随后成为顺治身边的贴身太监。

吴良辅善揣圣意,对顺治极为忠心,所以很快他便成为了顺治最宠幸的太监。

吴良辅对权力的欲望很强,当顺治亲政后,他花言巧语,竟让顺治仿效明朝,建立了十三衙门,他借此机会得到了权力。

由于吴良辅在军政事务上对顺治影响颇深,因此他在朝中专权擅政,结交党羽,非常跋扈。

一些朝臣和后宫嫔妃也深知吴良辅是顺治的心腹,所以都对他颇为巴结。

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收受大学士陈之璘贿赂一案遭人告发。按顺治设立的制度,吴良辅本该被凌迟处死,但顺治为了保护吴良辅,并没有严惩他。

康熙即位后,立刻给吴良辅罗列了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并将他处死。

康熙在处死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为管理太监专门设置了敬事房,他曾对人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乾隆继位后,对于凡是入宫做太监的人,一律改为“赵、秦、高”三姓,以此警示后人和告诫太监。

当时的太监被管束得极为严厉,他们的本份就是做好奴才,侍奉好主子即是。当然,他们一旦犯错,哪怕只是一点小的过错,往往也可能会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

比如,乾隆年间,有个负责御批传递的太监叫高云从,他曾将乾隆的御批内容告诉过相关的官员,结果被人告发后,乾隆勃然大怒,以“泄露秘密,交通外廷”为由马上把他处以磔刑,并明令太监不得结交外臣。

不光如此,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太监和一个官员擦肩而过时,太监的手碰到了官员的手,而太监还像无事人一样走了。

乾隆非常生气,立刻把太监总管叫来,狠狠把他骂了一顿,说太监不过是些卑贱的奴才,见了官员居然不让路行礼,实在不成体统,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律处斩。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直遵守祖制,对太监的管理从未有松懈,但到了嘉庆年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领200个勇武教徒,密谋混进宫中,诛杀嘉庆帝,推翻清朝。

当时宫中太监刘德、刘金等太监亦是天理教教徒。

他们作为内应,入夜后,给林清等人打开了宫门,事情败露后,林清等人被诛杀,刘德和刘金等太监亦被凌迟处死。

自此后,清廷要求太监当差听值后,不得回私宅。太监杖毙的事情在这之后也时有发生。

此时太监在宫中的地位愈发低下,他们生活贫困、很容易因一点小错丢掉性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风光无限的太监。

咸丰帝的贴身太监安德海由于取悦咸丰,很快得到了他的喜爱。

后来,有权力欲的安德海又和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勾结在了一起,并帮助懿贵人得到了咸丰的宠爱。

咸丰在热河去世时,由于皇子载淳才6岁,所以他给载淳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同时为了牵制这8位顾命大臣,又给载淳(由于载淳年幼,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代为管理)和慈安皇后两枚印章,表示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印章,才有效力。

载淳继位后,是为同治,而懿贵妃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慈禧想要夺权,安德海为她出谋划策,又施苦肉计,才成功地离开热河,并将慈禧的信顺利地带给留在京城和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最终为慈禧发动政变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垂帘听政后的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幸。

安德海也倨功自傲,在宫里飞扬跋扈。除了把慈禧当作主子,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都一概瞧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王公大臣了。

所以,当安德海以“为同治采买龙袍”为由,出宫四处收受贿赂,到处游玩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得出宫”的罪名处死。

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又受到了慈禧的宠爱。

不过,尽管慈禧对李莲英和安德海非常宠爱,但她还是很好的遵守了清王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这两人虽多有不法之事,但还是不具备成为权监的条件。

不过,清朝的灭亡,太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军“谁使清廷退位,谁做大总统”的约定后,对清王朝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软硬兼施,逼迫她发布退位诏书。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被袁世凯收买,没少恫吓隆裕太后,最终促使隆裕太后答应了袁世凯的退位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可见,清王朝尽管一直对太监干政保持了高度警惕,但受时代变局的影响,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时,太监还是为这个王朝的灭亡,起到了一点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繁盛的大唐为何会因为一场叛乱走向衰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时期,多少国家万里前来拜贡,何为最后会被一个小小的节度使叛反呢?此人名叫安禄山,当初他身为大唐的节度使,底下拥有一支小军队,可是不足以强大的唐军对抗。到了后来他才逐渐发展壮大,从而反过来欺负唐朝,可是败得很快也死得很惨。首先安禄山他不是汉族人,而是一个胡人。他出生不久老爹就挂掉了,剩下老娘独

  • 古代皇帝那么多 皇室中为何没有出现双胞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中国古代历经494位皇帝,为何皇帝没有双胞胎?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总有一些阴谋论,想当然地认为,古代的帝王是没有办法生出双胞胎来的,就算生出双胞胎来,那么双胞胎当中一个孩子也必然会猝死。因为古代帝王认为生出两个双胞胎孩子就意味着不祥之兆,就意味着天

  • 雍正和朱元璋都犯了官怨 两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雍正与朱元璋一样,都犯了“官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提到“康乾盛世”时,大部分人只会想到康熙与乾隆这两位皇帝,似乎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夹在其中的雍正王朝。即便提起雍正其人,历史爱好者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其实,单以勤勉来看,雍正足

  • 辛酉政变的经过如何?为何最后安德海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都自称寡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是孤家寡人一个,虽然慈禧是一女流之辈,但由于她掌握着国家大权,所以身边也没有要好的朋友,不过在慈禧身边有两个与她关系密切的太监,一个是安德海,一个是李莲英。本文我们讲讲慈禧身边的红人安德海。安德海是贫苦农民出生,自幼父母双亡,只能寄养在叔父家。在9岁

  • 官渡之战如何是刘备打袁绍,结果会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里面以少胜多的战事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成为中原北方最强的势力,再一个就是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合打破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心愿,为三足鼎立之势打下了基础。曹操用3万兵马击垮袁绍10万兵马,如果换成刘备会如何?其实后世也有很多人会去对比刘备和曹操,这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但是

  • 唐朝时期的公主为何那么难嫁出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老古话说的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啊,有着非凡的背景,天天穿金戴银,锦衣玉食的。谁娶了皇帝的女儿那就是驸马爷,有着地位和权力。但是在国力强盛的大唐却不是这样的。在唐朝290多年的统治中,其公主则有210位,嫁出去的公主只有130位,在当时皇帝的女儿是很愁嫁的,其原因则是跟当时时代有密切的关联。其一。与

  • 明清时期的宫女都分为几个群体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清皇宫里面的女性大致分为四个群体,宫女,这个群体最为庞大,数量多的惊人,女官,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层,管理宫女个杂役,她们是经过严格筛选才挑进宫,可以说入宫非常不容易,乳保,顾名思义就是奶妈和保姆,这类人主要是给皇子个公主喂奶用的,照看和抚育幼年皇家子嗣的,后妃,这个就应该都懂了,后宫佳丽说的就是这类

  • 秦始皇时期曾经发生过3件怪事,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但是秦始皇时期曾经发生过3件怪事,这些怪事背后真相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一心想要抓住权利,稳坐一统天下的宝座,便生出了想要长生不老的愿望,在千世万世天下成为永远的帝王,于是他便资助方术之士。但是人生在

  • 西楚是如何崛起的呢?为何对秦朝影响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起兵。同年9月,项梁在会稽起兵。但是,直到第二年3月,项梁才渡过长江。在这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项梁一直在干什么?显然是一直在巩固江东地区,并且观望天下形势。项梁率军渡过长江时,楚国故地早已是实力派林立了。事实上,陈胜刚刚起兵后,史书就是这样记载的,“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

  • 历史上发生过两次草船借箭的故事,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名著《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用草船借箭的故事。这是诸葛亮在这部小说中的最高光时刻之一,精彩程度和传播度能比肩“空城计”。不过,书中讲述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却是虚构出来的。该故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