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为何会实行四等人制?背后有何真相?

元朝为何会实行四等人制?背后有何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54 更新时间:2024/1/13 8:26:13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统治者是蒙古族,其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不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元朝的统治政策与其他朝代“与众不同”之处。

元朝实行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由蒙古民族统治5800万人口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维护政权,加强统治,于是采取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的政策。

蒙古族统治者根据征服顺序的先后将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类,后人将其总结为“四等人制”。

这种办法出现的时间大致在忽必烈统治政权的后期,并一直延续到元朝后期。

一:元朝“四等人制”政策的形成原因

(1)政治因素。

元朝统治者在对全国政权进行争夺的过程中出现了与以往建立蒙古国不相同的地方,不仅统治的民族增加,还要处理各种问题。

蒙古族作为统治阶级其臣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有限,其人口数量也不占优势,要想通过正的科举途径进入仕途将难以维护蒙古族作为统治阶级的利益。

于是,在政治上和科举取士方面给予蒙古族特权,不仅如此,还在法律等诸多方面享受优待,使元朝政权牢牢掌握在蒙古族统治者手里。

元朝“四等人制”政策的本意是加强对元朝的统治,从其效果来看,确实加强了元朝统治者的统治。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大多由蒙古人掌控,并拥有特权,为其在全国的政权建立多了一重保障。

历代封建君王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一定会实行一些方法,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身政权。

元朝“四等人制”政策,虽然形式上有民族压迫之嫌,但是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政权,巩固统治。

元朝统治者为了提高自己作为统治民族的地位,对各民族进行分化,即不同民族,或依据被征服的时间不同,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

历代封建王朝在其统治的过程中,可以说统治阶级几乎都不可能与被统治阶级处于平等地位。

辽、金是这样,元朝亦是如此。

(2)文化因素。

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来说,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需要在政治上对其进行筹谋,而且还需要文化的推波助澜作用,文化不只是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也对国家起辅助的作用。

所以了解“四等人制”的形成,还要看元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对蒙古族统治者的文化是否认同,这是精神世界起主要作用的部分。

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还涉及“华夷之辨”的问题,“华”指华夏民族,“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周边异族的贬称。

早在西周末年时期,夷夏之防的理论就产生了。

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是蒙古族,对于蒙古族的统治,自然有不服从者,他们就利用上述观点对其统治进行攻击,这是不利于元朝的长治久安的。

文化心理认同根深蒂固,中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

这些差异是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演变而来的,很难改变,而又对蒙古族的这种草原文化的牧民生活方式不适应。

这对于蒙古族统治者推行的各项不同于原来的制度,一定会有反抗者存在,对于反抗者,统治者势必会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巩固统治。

而且蒙古族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作为国家的统治者,面对不甚了解的其他民族会从自身固有文化观念出发,来审视其他文化,不相同之处必会视为“异类”。

而且元朝原来并非身居中原,自入主中原后,遭到了南人民的奋起反抗,这当然会被元朝统治者所不容。

而位于北方的汉人在蒙古族建立政权的期间,对其各项制度的建立是有帮助的,自然会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对待他们,导致汉人与南人地位不同。

而色目人,他们最先服从于元朝的统治,并为蒙古人的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且蒙古人在全国建立政权的过程中,色目人受其影响比较深,在文化方面蒙古人与色目人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民族等级制度应运而生。

(3)社会历史因素。

元朝四等人制的民族等级政策并非元朝独创,据《辽史》记载:“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就是对于契丹民族具体事宜的处理由专门的官员担任,官署在君王所居北面,所以称北面官。

而对于汉民族具体事宜的处理也有专门的官员,与上述相反,官员所居在君王住处的南面,所以称南面官,对契丹和汉人的管理由各自民族进行分开治理。

“女真族建立金朝后,在兵权、财权上的用人顺序为:‘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人’”

两个政权的建立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国家的统治者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而不是汉族,这就自然会出现与汉民族统治时期不相同的政策措施。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抵御来自其他民族对政权的冲击,也为了建立自己作为统治民族的威信,于是在国家建制的过程中制定一些措施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历史并不仅仅代表着过去,它需要后人对其借鉴吸收并加以改造。

元朝建立后的“四等人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辽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元与辽的不同在于,元朝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统治区域也比辽要广阔得多,所以,元朝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封建社会特有的阶级矛盾,也面临着民族矛盾。

总之,为了加强对政局的把握,蒙古族统治者不仅需要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来巩固统治,还需要防范其他被统治民族的反抗。

此外,从社会历史因素看,元朝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阶级社会,纵观元朝之前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具有阶级性,只不过元朝统治者把这种阶级性具体化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总之,元朝“四等人制”政策的形成,可以说既受政治因素影响,也与当时历史发展背景相关,同时也受元朝统治者的文化心理因素影响。

因此这一政策的实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基于历史的传承和本民族独有的发展特点。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来维护统治,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四等人制政策的影响

元朝的四等人制政策体现在元朝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元朝统治者的统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由于元朝统治者采取不公正的民族等级制度,不仅在心理上对广大人民是一种灾难,而且让多数人对于元朝的统治心生厌恶。

这使得域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动荡,给元朝的统治带来不利的影响,并最终造成元朝末期各民族的起义不断发生。

这种现象并非元朝统治者所能控制,深陷其中不能自救,元朝就此消亡。

其次,元朝的四等人制政策虽然给民族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其在维护元朝的大一统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可以从元朝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蒙古统治者结束政权混乱的局面,在元朝实现了大一统。

但是在其行使统治权时也面临众多的困难,元朝统治者所掌控的地区增加,不但统治的区域比以往要大而且民族众多,各阶级的社会问题庞杂交织,自然引发诸多问题。

元朝统治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稳定住局势,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要想从一个由战争频繁的“乱世”过渡到一个和平时期,不容易做到。

元朝统治者既想掌控朝局,又稳定局面,就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给予蒙古人以特权,以求得元朝的平稳发展、平稳过渡。

而在初期这种等级划分所形成的特权阶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种政策应是特定时期的特殊政策,一旦常态化,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

最后,蒙古族统治者的游牧文明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互相碰撞、互相吸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

有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也有民族在其过程中形成或者说促进其形成过程,各民族在早些时候就得到了不同方面的融合机会。

而且在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政策之后,不仅仅包括汉民族,每个民族之间的日常联系、通婚现象也比以往增加,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姚广孝在临死之前向朱棣要了一个人,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姚广孝是朱棣身边的红人,是他的左膀右臂,朱棣之所以敢一方土地去对抗整个天下,其中离不开姚广孝对他无限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姚广孝在临死之前向朱棣要了一个人,他是谁呢?在最初的时候,面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大计,朱棣并不太敢造反,因为他觉得如今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心向朝廷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强行造反

  • 汉朝时期的音乐文化有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西汉时,宫廷的文化娱乐生活中离不开歌舞,当时的皇帝们大多能自己填词配曲作歌,本文就简单聊聊这个。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大老粗出身,但作歌的天赋不差,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大风歌》。再比如刘邦在无力废立太子时,曾给戚夫人

  • 玄武门之变,为何李世民没有干脆把李渊一起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夺位,为什么不连带李渊一起?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自己的亲兄弟逼迫李渊禅位,那为什么在当时李世民没有直接将李渊给一起杀掉直接做皇帝呢?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

  • 古代银子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古人找零都有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白银的使用从何时开始的?古代想找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常看到的影视剧以及文学作品里,古人都是使用银锭来作为货币的。经常看见有这样的剧情,例如某位大侠进来餐厅就大喊,牛肉来一斤,猪头肉切一下,上的美酒来三斤。然后在大快朵颐之后摸摸胸脯从

  • 马超为何能被评为五虎将?刘备是如何看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

  • 袁绍优势最大为何没有成功 袁绍不死曹操还有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何开局优势最大的袁绍没能成功?若袁绍不死,曹操还有机会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优势,袁绍出生便在东汉后期的官宦世家,虽是庶出,但深得长辈喜爱,比起嫡子袁术名声威望更大。因为袁绍更有才能,从鼓动何进诛杀宦官开始,他就开始下起了这乱世的一盘大棋。鼓动何进、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没有处理好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

  • 刘备生前为何只给法正一个人追封了谥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乱世之一,这一时期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现如今看来,这段历史时期对历史长河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即使是到了明朝时期,罗贯中还将三国时期写成了小说《三国演义》。正是因为有了三国演义,后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才变得非常熟悉。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小说在存

  • 为什么武则天只有嫁给李治的时候怀孕生子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不管是正史、小说还是演义,她的传奇故事一直流传,如今各种以她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和大荧幕上,用现在的话就是武则天本身就是个大IP,围绕她可以衍生出很多故事。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武则天曾经嫁给李世民,然后又嫁给了李治,自己做皇帝的时候,还有很多男宠,

  • 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的目的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战略要地,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某地核心区域的控制,可以达到对其他区域的绝对控制权。秦穆公霸西戎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但是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之举!要知道,秦穆公的抱负是争霸中原而不是和一帮茹毛饮血的野人打交道,所以不能东进才是成就穆公霸业的最主要因素。而阻止秦穆公以及秦穆公之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