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躲过嘉庆的赐死?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躲过嘉庆的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63 更新时间:2024/1/7 0:20:25

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写完诗之后就悬梁自尽了,说到和珅与嘉庆的关系,其实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时期受宠那么久,嘉庆以迅雷之速查抄和珅,主要的目的是立威、揽权,而将和珅定罪最好的罪名自然是他的贪污罪,这种罪可大可小,对时局稳定影响也是极为有利。

和珅能够得“十全老人”乾隆专宠几十年,其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和珅长的象雍正帝的一位妃子,那位妃子因为乾隆而死,乾隆对此愧疚不已,在被赐死的妃子脖颈处点了个朱砂,并许愿妃子如果魂魄有灵,二十年后相见,和珅到宫中当侍卫的时候,乾隆见他长相酷似那位死去的妃子,不觉忘情连呼那位死去妃子的名号,将和珅召到面前又看到他脖颈处也有一个朱印,再问一下出生年月,居然是那位妃子死去那一年,因此认为和珅就是那位妃子转世来和自己相会,所以和珅得到乾隆的宠爱,从一个侍卫坐火箭般得到升迁,在很短时间就坐到了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位置!

和珅能得到乾隆的宠爱,自然是有其才能,他曾经参加科考,不过没考中,然后在他岳父的建议下进宫当了一名侍卫,和珅能够当侍卫是因为他是满洲正红旗的身份,而他饱读诗书让他在乾隆面前得以展示其才华,乾隆一看这小家伙不错嘛,和珅在受到乾隆赏识后,又很会拍马屁,乾隆那时候年纪越来越大,对于忠言是越来越听不进去,而和珅竭尽全力的讨好乾隆,让乾隆很受用,和珅在被重用初期也确实办了几件让乾隆高兴的事,这些种种让和珅越来越得到乾隆的宠信,最后更是到了专宠的地步。

和珅得到乾隆的宠信,一方面极力拍乾隆马屁,为乾隆的好大喜功帮忙买单,就象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时,所需耗银都是和珅一手操办,国库一毛钱都没花,这自然让乾隆很高兴,在南巡的时候叫和珅站在他身边,以显其功绩。

另一方面和珅为了自己贪赃枉法培养势力,为了能够独揽大权,对朝中反对势力进行打压,象阿桂福康安这种重臣都受到和珅的打压排挤,而朝中对和珅这种贪赃枉法、铲除异己的作法也有过弹劾,因为乾隆的专宠,那些弹劾过和珅的文官们大多数被和珅残杀,这使得和珅的权力和野心极具膨胀。

而和珅与嘉庆的矛盾,最主要还是乾隆当太上皇时期,乾隆为了不超过爷爷康熙在位时间,在当了60年皇帝后,禅位给皇太子永琰,自己当了太上皇,乾隆禅位后还依然掌握着朝政大权,年老体衰的乾隆口齿不清,说的话只有和珅能听懂,乾隆说的话就由和珅来传达,本来权势够大的和珅这下子权力更大了,形同摄政,被外人称为“二皇帝”,真正的皇帝嘉庆一点权力都没有,这换成谁自然都会憋着一股气。

和珅虽然也有过向嘉庆献媚的事,却是真心不诚,在嘉庆即位初期给嘉庆送去玉如意,嘉庆得到和珅赠礼后,特意写了几首《咏玉如意》的诗扔给太监小德子,和珅得到小德子汇报后很得意的说:“嘉庆不足以与我斗智谋”。这其中有两个信息,一是和珅看不起嘉庆,二是和珅在嘉庆身边安置耳目监视嘉庆,象嘉庆侍读吴省钦、吴省兰都是和珅派到嘉庆身边的间谍,还有太监、宫女很多都是和珅的耳目,嘉庆身为皇帝被这样监视,控制权力后不杀和珅怎么说的过去。

还有和珅为防止嘉庆培养自己的势力,在乾隆面前几次三番的说嘉庆皇帝老师朱硅的坏话,这些账嘉庆都记在那里,嘉庆反击和珅的时机可以说把握的很好,而他在乾隆死后十几天就扳倒和珅,自然是考虑到和珅党羽众多,不快刀斩乱麻的话会影响到大局势,和珅被那么快扳倒也得力于被他打压多年的政敌,刘墉等人在查明和珅及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20条罪名后,嘉庆随即处死和珅,对于刘墉避免案件扩大化的建议也加以听从,在处死和珅第二天就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审结,以安朝臣之心。

可以说嘉庆匆忙查抄和珅一事看似仓促,实则是早有打算,而乾隆离世给了嘉庆很好的机会,给和珅办丧事的重任,让他脱不了身,然后快速给他定罪、赐死,让和珅的党羽都来不及反应,又宣布不大规模牵连百官,稳定了和珅的党羽,使局势稳定下来,嘉庆办理和珅的案件,既立了威揽了权,还充实了国库,只不过对贪赃枉法没有下大力办理,也成了他的败笔。

和珅并非没有早作打算,也有想讨好嘉庆,只是嘉庆表现出来的顺从,让他误以为嘉庆是很好摆弄的人,再加上他所处的位置,贪婪早已蒙敝了自己双眼,贪心的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只有到死的那天才会后悔,哪还有什么聪明可言!

标签: 和珅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德君简介:长期从事革命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德君,民国,历史解密

    秦德君(1905年8月15日-1999年1月12日),重庆忠县人。以明末抗清英雄秦良玉为榜样,1923年入党,长期从事革命活动,曾任西安市妇女协会主席、西安市党部常委兼妇女部长。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1军司令部参议官、第7战区司令部参议官。在解放后任教育部参事,后任政协委员。曾参加过"四川学生联

  • 日本史学家为什么一直在鼓吹他们是“吴太伯”后人?他们有什么居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太伯,吴国,历史解密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我们大多认为与“徐福东渡”有关,但是日本史学家却一直在鼓吹他们是“吴太伯”后人。说到吴太伯,太伯本属周室,也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宗祖。孔子称他为至德之君,在《史记》中对他的评价很高。在最早关于日本的典籍《魏志倭人传》中,只是提到了当时倭人自称是少康之后。但是到了《晋书》中,则将“太伯后

  • 战国中期的齐国有多强大?秦国都不是其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国,战国,历史解密

    从太公望在营丘立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便开始快速发展,到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诸侯之中数一数二的强国,齐桓公更是将齐国带上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宝座。进入战国,齐国因“田氏代齐”,很是低迷了一段时间,到齐威王即位之初,又因为不理政事,使齐国更加衰弱,许多小诸侯也开始攻打齐国。然而,从齐

  • 当李隆基册封杨玉环之后,寿王李瑁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原名叫李清。她的母亲是武惠妃,李隆基很疼爱的一个妃子。在杨玉环之前,武惠妃可是很受欢迎的。因此在武惠妃还活着的时候,李瑁也过着非常轻松的生活。武惠妃却也是因此而有些骄纵了,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是太子,于是希望唐代的玄宗能立她的儿子为王子。这个想法是正常的,但她的做法仍然使她

  • 有关于司马休之的轶事及评价如何 他的亲属成员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休之,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轶事典故骓马视鞍襄城太守司马休之与刘敬宣、高雅之等因避难,前往投奔南燕主慕容德。来到南燕后,刘敬宣、高雅之准备刺杀南燕主慕容德,然后推司马休之为主。结

  • 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一次打到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宋朝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剑门感蜀亡事》写道:自惜英雄有屈伸,危机应变亦逡巡。阴平穹寇非难御,如此江山空负人。这首诗写的是姜维在蜀汉和曹魏最后一场战争,姜维兵败蜀汉灭亡。诗中陆游将姜维看成是英雄,为了国家的生死存亡,为了不辱使命,能屈能伸,希望将来可以恢复大业,只可惜英雄气短。历史上传言姜维带领蜀汉共

  • 丈夫花天酒地,宋代大才女写下分手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淑真,宋朝,历史解密

    宋代词坛群星璀璨,但从来就不只是男人的天下,仅一个“南朱北李”就让词坛多了一份女子的婉约。这个“南朱北李”指的就是浙江钱塘的朱淑真和山东济南的李清照,两位都是顶级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自然不必多说,早就声名在外,俨然成了古代才女的代言人,与她相比朱淑真似乎被后世冷落了不少。其实论才情,朱淑真也是当

  •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慎微,宋朝,历史解密

    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遂为华阳人。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

  • 历史揭秘:清末四大奇案之杨月楼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月楼,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同治光绪年间,在上海有一个京剧团丹桂园。在丹桂园有许多在当时影响非常大的京剧名角,其中杨月楼尤其引人注目,他饰演京剧武生,演技非常高,人又长得非常英俊,无数男女为之倾倒,每当有他演出,剧院场场爆满。为了看他的演出,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上海。甚至当时的慈禧太后都经常让她到宫廷里演出,可见杨月楼在

  • 都说皇帝怕功高震主 为什么刘秀不杀功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开国皇帝忌惮开国功臣,招致开国功臣被杀,成为王朝社会的打不破的怪圈。但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对开国功臣却一团和气,他一共封了三百六十多位列侯,这些列侯他都很善待他们,列侯们也很少造反,最后都得到善终。这是怎么回事呢?(刘秀剧照)第一,刘秀在功臣心中有巨大威望,功臣们没有僭越之心。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