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百科全书,为何《四库全书》的评价不如《永乐大典》?

同为百科全书,为何《四库全书》的评价不如《永乐大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3/12/22 8:50:47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百科全书式的书籍,而中国古代两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在国外也非有名,特别是前者,在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里“百科全书”这一条目中,称中国明代《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四库全书》作为保存度极高的百科全书在国内也非常有名气,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部书在历史上的却起到了完全不同的作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是《永乐大典》,它是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编撰,内阁首辅及姚广孝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式的集。参与编制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全书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光是目录就有60多卷,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保留了绝大部分明朝之前的文献古籍,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由于《永乐大典》成书过程负责,并且内容量极大,直到嘉靖年间,才有了一份副本,而正本在明朝末年就已经下落不明,仅存的副本也因为战火原因大部分完全遗失,现存的《永乐大典》副本只有不足总集的十分之一。

《四库全书》则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为了防止《四库全书》步《永乐大典》的后尘,乾隆皇帝下令抄录了7本副本,并且分开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保存,防止被损坏遗失。在这样的保护之下,《四库全书》才能在今天保存下来三套半,留下了大量的文献。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四库全书》在编撰的过程中,大量的焚毁了对于清朝不利的古籍,并对一些文章书籍里的敏感字眼进行大量的篡改。据不完全统计,编纂四库全书时大概销毁了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明朝的大部分官方档案和文书也被大量销毁。可以说《永乐大典》是完全纪录了古籍,而《四库全书》虽然也继承了一部分古籍,但其对古籍原版的打击可以是说毁灭性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提出了议和,为何明朝选择了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关外的防御城池,除了吴三

  • 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如何灭亡的 所谓自掘坟墓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战国时期,楚国因何原因走向覆灭,是自掘坟墓还是另有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正因为如此,它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灿烂文化时代,以及自秦国之后两千多年

  • 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族——杨家将,是否有后代延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事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家将的后代,今天不但在世,而且人数还不少。2019年的时候,遵义杨氏祖堂,还曾举行过一场先人追思会,前来参加的杨家人,总

  • 都说农民种地是不挣钱的 古代地主靠什么发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那么历史上的地主是靠什么发财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历史上的地主,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有钱,地主的“美好生活”,是靠对比出来的,可在客观的物质水平上,并不是很高。农民种地,为的只是吃饱肚子活下去。我国古代布衣皇

  • 清朝太子和叔辈的亲王相遇了 两人到底谁向谁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太子和叔辈的亲王,谁应该向谁行礼?需要下跪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亲王向太子行两跪六叩礼。清朝自康熙帝立爱新觉罗胤礽为太子之后,再没有正式当朝册立过储君,一直到咸丰皇帝实行秘密立储制。皇帝生前不立储君,而是将秘密立储诏书藏于正大光明

  • 古代执行死刑之前,死刑犯有哪些要求可以满足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死刑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严厉的刑罚,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的变迁,在世界范围内,支持死刑和反对死刑的声音不绝于耳,只要有人类存在,这样的争论也将继续下去。在中国古代,死刑一直是作为惩罚最严重犯罪的手段,从死刑中还衍生出来了种种酷刑,如斩首、炮烙、腰斩、凌迟等等,这些酷刑在死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折磨的意

  • 历史上朱祁镇是怎么逆风翻盘,进行南宫复辟重回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因为土木堡之变的重大失利,朱祁镇基本告别皇位,那么历史上朱祁镇是怎么逆风翻盘,进行南宫复辟重回皇位的?其实纵观整件事情的发展,真的只能说是天命所归,朱祁镇根本就没做任何事。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一年后回来,直接送进南宫,成为事实上的囚徒。但是在朱祁钰登基的时候,迫于压力,他已经

  • 十常侍之乱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专政就是宦官操纵军政大权,形成了专权局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十常侍之乱”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东汉末年,汉灵帝依信张让等十常侍,任其专恣蠹政。灵帝死后,长子刘辩继位,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变得愈演愈烈。后何太后哥哥大将军何进为了铲除这些阉党,引董卓带兵入京。还

  • 唐朝藩镇势力为何如此嚣张 他们为何多次发生哗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藩镇兵为何发生这么多次哗变?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嚣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唐朝的安史之乱,也是这次战争让很多人认识到了最让唐朝皇帝头疼的藩镇,据记载,唐朝的藩镇势力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一共引发过1

  • 六安侯王志为什么可以得以善终?详解王志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喜欢杀功臣,那么六安侯王志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名将,他为什么可以得以善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一起看看吧。在攻克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建康、常州、宁国、江阴、宜兴、安庆等重大战役中,都能够见到他的身影。而王志也凭借着赫赫战功,从起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