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和刘备有什么致命的矛盾 刘备对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孙权和刘备有什么致命的矛盾 刘备对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19 更新时间:2024/1/16 9:52:35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刘备有何致命矛盾?刘备为化解矛盾做出了哪些努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的隆中对

东汉末年,刘备克居荆州,屯兵新野。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留下了三顾茅庐的经典。建安十三年春(公元208年),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提出了著名的战略对策,因为诸葛亮隐居隆中,故称为隆中对。节选如下: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节选

诸葛亮指出,刘备如果想要兴复汉室,必须同时占据荆州、益州。与荆州和益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打好关系,对内发展国力,对外和孙权联合。等到天下有变,再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与曹操决战。实现隆中对的两个关键,就在于占据荆、益两州。

鲁肃的塌上策

然而,早在隆中对问世的8年前,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手下的战略家鲁肃,就提出了与隆中对类似的战略。这是鲁肃与孙权在榻上对饮时提出的对策,因而被称为塌上策。节选如下:

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塌上策节选

鲁肃指出,孙权首先应该以江东地区为根基,然后乘着北方战乱无暇顾及南方,消灭黄祖夺取江夏,进而讨伐刘表夺取荆州,占据整个长江上游,然后再图谋中原。实现塌上策的关键,就在于占据荆、扬两州。

刘荆州之争

塌上策与隆中对,分别成为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塌上策还是隆中对,都提到了一个区域——荆州。刘备要东和孙权,那起码得支持孙权的战略规划,可是孙权的战略规划中是要占据荆州的,这样一来刘备就必须放弃荆州,而刘备一旦放弃荆州,那就没法实现跨有荆、益。因此在隆中对中,“跨有荆、益”与“东和孙权”是存在着致命矛盾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孙刘双方为了荆州两次兵戎相见,第一次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派遣吕蒙进攻荆州,与关羽对峙于益阳,最终刘备割让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才换得休战。第二次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北伐,威震华夏之时,吕蒙却乘机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导致关羽败亡。

孙刘致命冲突的根源和刘备为化解矛盾做出的努力

究其根源就在于诸葛亮没有考虑曹操、孙权的动向,把他们都当成静态去分析了。跨有“荆、益”与“东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解的,但是刘备集团依然为化解矛盾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历史上,荆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刘备只是从孙权手上借了半个南郡。但是,为了稳住孙权,刘备承诺暂借荆州,有了自己的地盘以后,再归还荆州。刘备借江陵,就这样成了借荆州。后来刘备夺取了益州以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是刘备不能真的归还,只好说等夺取了凉州就把荆州给孙权。刘备本来是想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但是孙权并不买账,在和刘备交涉无果以后派吕蒙进攻荆州。后来由于曹操的威胁,刘备与孙权决定各退一步,双方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湘水以东的桂阳、长沙、江夏归孙权。但是湘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刘备低估了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孙权要的可不是区区三郡,要的是整个荆州,因此刘备为化解矛盾所作出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缙是明朝的才子,为何却被朱元璋贬回老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明朝第一位才子,那么必定是解缙。除了解缙之外,明处没有任何人敢于站出来说自己比他要更有才气,更能代表明初文人的风骨。解缙天资聪颖,从小就饱读诗书,更是展现出和其他人明显有着差异的智商和才能。少年时代通过科举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朱元璋也很喜爱这名智慧超群的年轻人。在朱元璋的提拔之下经过一段时间的

  • 邯郸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何白起不原因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邯郸之战是是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决战,此战秦军战败,损失惨重;这也是秦昭王的错误决定,刚开始秦王想让白起统兵,但是白起遭到了拒绝,白起从军事角度看是正确的,可以说白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此时攻打赵国,秦国不只是和赵国作战,而是和魏楚国作战,就是白起这番话让

  • 如果南宋的皇帝是李世民,宋朝有机会崛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靖康耻最重要的耻部,便是当时“天下正欲抗战,陛下何故先降”。譬如广南东路的陈先生召集了三千义兵,走到衡阳,衡阳太守同他讲:“陛下已经投降啦!”他想不通,还是想带着人去勤王,结果后来被大宋官军当土匪剿灭了。靖康建炎之间,这种破事满地都有。岳飞很重要的一点成就,是让南北士民有了个明确的念想。北方人团

  • 关羽兵败的时候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关羽兵败麦城,逃到马超的封地临沮,马超为何没救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关羽败走麦城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曹操和孙权两大势力阴谋的结果。当时关羽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他很想从上庸回到汉中东山再起,到达麦城的时候却被东吴追兵赶上,最后阵亡于此

  • 康熙传位给雍正是因为乾隆吗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康熙到底是不是因为乾隆才选择雍正当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的继位问题一直是清代最大的谜团,到现在仍有不同的说法。哪怕是乾隆继位之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但是,乾隆皇帝即位后没多久,就有传言说,雍正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功劳,因为康熙很欣赏年

  • 古人遭遇诛灭九族的大罪的时候,为何亲属不逃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诛九族来自于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一直到清末后才结束。九族说法不同,但是历史上公认诛九族是极其残酷的刑罚。汉代儒家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异姓亲族。其中父族四就包括被处以者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另及姑母和其儿、外甥、外孙。母族三,即其外祖父母、姨母与她儿。而妻族二即

  • 漠北之战的经过如何?汉武帝为何要发动这场战役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初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天下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天下大乱之际,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不过在秦朝时期,刘邦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只不过这时候的刘邦没有想到起义,后来天下大乱,刘邦想到了起义。最终的刘邦斩白蛇起义,这个事情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典故。刚刚建立的汉朝,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 古代表哥娶表妹十分常见 古人生下的孩子为何很少有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表哥娶表妹”很常见,为何生的孩子很少有缺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孟子》曾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背景下,男女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千百年间,为保双方家族获更好发展,部分婚姻更亲上加亲,夫妻双方,亦具血缘联系。无论在古代社会或

  • 古代皇室为什么不生双胞胎?历史上唯一一对双胞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古代皇室基本不会有双胞胎,这是因为要是双胞胎的话容易对皇位有混淆,那么历史上唯一一对双胞胎是谁的孩子?他们的下场如何?“春秋五霸”中有个晋文公。晋文公得到国君之位,是很经历了一番坎坷的:他的父亲是国君,但他父亲并没有传位给他;他父亲本想传位给他弟弟,但实际继位的是他的另一个弟弟

  • 古人被判流放的时候,为何很少逃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流放,也就是把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的一种刑罚。早在上古时期,共工就因为战败被尧帝流放到了幽陵(今北京一带)。可见,我国其实可以算作是流放的发明国。后来欧洲对待犯了罪的王族也都是采取了流放这一策略,比如著名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流放不剥夺人的生命,到了目的地后也不限制犯人的自由,特别是古代的流放地贵州、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