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信陵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为什么会窃符救赵?

信陵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为什么会窃符救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0:16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的故事。

一、窃符救赵,信陵君一战名闻天下。

魏无忌和魏国其他公子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喜欢养士。巅峰时期,魏无忌手底下有3000多门客,这可是一大笔政治资产。

战国时期,谁的人才多,谁就有机会称雄天下,至少也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时魏国已经严重衰败,这个时候正是靠魏无忌招揽的这些人才,才勉强震慑住了周围的邻国。

可也正是由于魏无忌手里的人才太多,使得他哥哥魏安釐王非常忌惮魏无忌,一直不敢让魏无忌参与朝政。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大军将邯郸重重包围。这个时候平原君赵胜,赶紧派人向魏安釐王和魏无忌求救,毕竟魏无忌的姐姐,是赵胜的妻子。

魏安釐王也打算救赵国,毕竟唇亡齿寒,可秦昭襄王却扬言,谁敢救赵国,秦国下一个要打的就是谁!这下魏安釐王立马怂了,连忙让带领10万大军的晋鄙停在国境线上,不要轻举妄动。

魏无忌可急坏了,打算自己带着门客就杀过去。结果被侯赢劝阻,在侯赢的点拨下,魏无忌才动用了窃符救赵的计策,他从魏安釐王那儿偷来了兵符,到了前线击杀了晋鄙,夺取10万大军的军权,随后带着魏国兵马,击败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二、赵国的功臣,魏国的叛徒?

信陵君击败秦军,一战封神以后,对赵国来说,犹如再生父母。因此赵孝成王打算划出5座城池,给魏无忌当封地。

魏无忌当时的情况却很尴尬,为啥呢?因为他对魏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第一,魏无忌不该偷取魏安釐王的兵符。如果以后有的臣下也这么效法,那魏国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给别人?

第二,魏无忌不该杀掉大将晋鄙。晋鄙是魏国名将,又没有犯任何错误,却无端被魏无忌所杀,这事儿必须要有人承担罪过。侯赢自尽,或许就是在替魏无忌赎罪。

第三,魏无忌带走了自己所有的门客,这使得魏国失去了若干人才。将来魏国的邻居们觊觎魏国的地盘,魏安釐王该如何应付呢?

无论如何,当时的魏无忌已经不能算是魏国的忠臣了,他更像是一个魏国的叛徒。他觉得自己养着的三千门客是他的私人财产,这和孟尝君田文的想法基本一致。

当初孟尝君田文招揽天下英才到自己麾下,眼看着燕国差点灭了齐国,孟尝君都不肯出手,他居然保持中立。结果呢?田文前脚刚走,齐国和魏国就吞并了薛邑。

魏无忌之所以能养着这么多门客,还不是因为他仰仗着魏国给他的财富?更何况他还是魏国的公子。

这三千门客在魏无忌手里,顶多可以保证魏无忌个人的安危,但是如果他们在魏国的话,便很有可能帮助魏安釐王重振雄风,最差也能保家卫国。

因此,当赵孝成王打算给魏无忌5座城池的时候,魏无忌死活不肯答应。如果他接受了,那么就是彻底承认他是魏国的叛徒,为了在赵国的个人利益,出卖了魏国的国家利益。

魏无忌这么做,不仅使得自己成了魏国的叛臣,也让他手下的三千门客,成为了魏国的叛臣,他们都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三、魏无忌虽名震天下,却失去了母国的信任。

魏安釐王得知这事儿以后,勃然大怒,剥夺了信陵君的封地。可后来得知赵王要用5座城池挽留信陵君时,魏安釐王也选择了妥协,打算把信陵邑还给魏无忌。

可惜,这个时候兄弟、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要想再愈合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因此魏无忌果断拒绝回到魏国,他担心被魏安釐王清算。

此后十多年里,魏无忌一直身在赵国。说实话,有魏无忌集团留在赵国,赵国大可以安枕无忧了。可怜的魏安釐王,失去了信陵君,又得罪了秦国,成了一个超级大冤种。

没多久秦国便对魏国发动了进攻,这期间,魏安釐王多次请求信陵君回来相助,都被信陵君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其实他的理由只有一个:你们这帮当王的什么尿性我能不清楚?我担心被清算!

好在毛公和薛公两人及时提醒魏无忌:魏国的宗庙被人家铲平了,你还有脸活着吗?

魏无忌恍然大悟,赶紧带着门客们回到了魏国。魏安釐王和魏无忌兄弟两人,十多年后重逢,不禁相拥而泣,魏无忌也因此被封为上将军。

此后魏无忌凭借天才的战术水平,以及超强的外交手段,拉上五国联军,在黄河南岸再次击败秦军,将其赶回了函谷关内。

这场大胜过后,魏无忌再次名震天下,其能力和威望,绝对远胜魏安釐王了。这就再次引起了魏安釐王的强烈不满。

再加上秦国派人来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故意激怒魏安釐王,因此魏无忌的执政权力,再次被魏安釐王剥夺。从此以后,魏无忌沉迷于酒色之中,再也不问世事。五国攻秦的计划也就再次搁浅了。

很显然,魏无忌虽然获得了无上的荣光,但他失去了哥哥的信任,失去了母国的支持,也同样失去了自由。

总结:魏无忌死后仅仅18年,魏国被灭。

上天赐给魏国一个魏无忌,这等于是给魏国死灰复燃的一次机会。只可惜魏无忌没能妥善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错过了振兴魏国的机会。

想当年魏文侯魏武侯何等英雄了得,他们在位期间,把秦国摁在地上摩擦,秦国都敢哼哼一声。魏国大有统一三晋,称霸天下的趋势。

只可惜从魏惠王开始,魏国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商鞅、张仪孙膑等大才,都是在这期间离开了魏国。此后魏国便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到了魏安釐王时期,魏国其实已经很弱小了。偏偏出了个魏无忌,再次让魏国雄起了一把。无奈的是,魏无忌的特殊身份,使得他无法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他死后,仅仅过了18年,秦国便灭了魏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并不清楚韩信底细,为何能放心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和群臣有过一次很出名的对话,这次对话中,刘邦提出了“汉初三杰”的论断,这次论断中,刘邦说得很谦虚,把他的成功归结于一对奇人异士的帮助,“汉初三杰”便是这奇人异士中的代表。据此,大家都认为刘邦很会用人。但刘邦当年起用韩信的时候,并没有对韩信做背景调查,也没对韩信进行面试,直接就

  •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文字?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是我国第一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对于秦朝呢?我们想到的是什么?赋税劳役?焚书坑儒?还是兵马俑?可能在我们的印象中,秦始皇冷酷凶残,为了巩固国家,为了使六国的子民顺从,只主张法家思想,还在思想上限制他们,可以说是比较变态了,比如焚书坑儒,但是这实际上是秦统一思想的一次改革,有一定进步的意义

  • 在古代,一个平民要怎么做才能见到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一个平民要怎么做才能见到皇帝?其实一个平民,想主动见到皇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皇帝想见平民,你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去符合标准,得以“面君”。比如说我们熟知的乾隆“千叟宴”吧,其实不止是乾隆,从康熙朝就有过,史载一共举办过四次。四次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总之是年纪比较大,又没有犯罪记录什么的

  • 噶尔丹势力是如何崛起的?为何能与清朝纠缠那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亚各国的历史上,在17世纪后期,世界上有三位伟大的帝王。一位是沙俄的彼得大帝,另一位是中国的康熙皇帝,最后一位就是准噶尔大汗葛尔丹。与康熙皇帝、彼得一世类似,葛尔丹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可是他生不逢时,遇到了康熙皇帝,而且中原各方面都远胜于草原。最终,葛尔丹服毒自杀

  • 古代酿酒究竟是什么样的 和现代技术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是怎么酿酒的,事实上的我们以为的不一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酿酒历史悠久,名酒品种繁多,在国内外都享有良好的声誉。酒,在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即酒神精神的符

  • 韩林儿的御史丁玉跑去投降朱元璋,最后的下场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韩林儿的御史丁玉跑去投降朱元璋,最后的下场好吗?历史上他前期官运还可以,后来在洪武十三年就死了,胡惟庸案爆发的时候,丁玉不幸被牵连其中,被人用暗箭杀害!丁玉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将领,于公元1336年出生在贵州大定府猪场,是大定府指挥使丁明的第三子,起初的时候,他的名字叫作国珍,小时候的他便展现出了

  • 孙权晚年多疑猜忌,为什么却唯独相信长公主孙鲁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英明的孙权晚年多疑猜忌,他废长立幼,诛杀亲儿子孙霸,以及大臣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数十人,但是他却唯独相信长公主孙鲁班,这是为什么呢?长公主孙鲁班:她不是孙权上辈子的情人,而是仇人尽管孙权在表面上安排了以诸葛恪为首的辅政大臣,但实际上在长期的政治运作中,孙吴宫廷中已形成了以全公主为核心

  • 朱标有哪些特质,为何朱元璋如此器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太子贵为储君,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就是下一任皇帝。可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基本上开国皇帝的太子,下场都并不太好。比如,扶苏、司马衷、刘盈、李建成等,都是结局非常凄惨。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虽然早逝,可朱元璋却独宠朱标一人。朱标作为开国太子里,结局还算不错。那么这对父子之间有何搞笑的事情,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朱标

  • 王友曾经为朱棣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朱棣一开始都没给他封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王友曾经为朱棣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朱棣一开始都没给他封爵?这是因为王友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性格存在明显缺陷,过于骄纵。王友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将领,出生在荆州,通过承袭他父亲在军中的职务而当上了燕王护卫百户。后来在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时候,他跟着燕王朱棣一起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了前后长达四年的征战,

  • 朱棣刚迁都完成,三大殿就被雷劈了,文武百官怎么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刚迁都完成,三大殿就被雷劈了,文武百官怎么想?这是否是上天给朱棣的不祥之兆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明朝建国以来,北部边疆长期以来就受到蒙古多个部落的威胁,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期,他虽然进行了多次北征,对敌人造成了有力的打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