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靖康之难,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靖康之难,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20 更新时间:2023/12/12 19:41:27

靖康之乱作为北宋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一直广为大众所熟知,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宋历时三百多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18个帝王。宋朝虽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可正是这个没有内乱皆因外扰的王朝,出现了一段耻辱的历史,这就是为大众所熟知的“靖康之耻(靖康之难)”,靖康之耻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一、从燕云十六州说起

从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以来,他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断向北方契丹求援。契丹国当然不会白白相助,无奈之下,石敬瑭将北方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来作为求援的代价。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北方边防险要之地,易守难攻,石敬瑭把这方要塞拱手相让,无疑将我华夏中原的大门赤裸裸地展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直到宋朝开国以后,大宋与契丹历经多次艰难战役,仍不得燕、云之地。25年征战之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燕云十六州仍然被契丹“和谐”地占据,而且每年还要向契丹缴纳30万两的岁币。燕云十六州自此成了大宋各位帝王的念念心结,直至朱元璋时期,才被终结。

澶渊之盟之后的百年时间里,北宋和契丹“相安无事”。那么有人不禁要问,宋太祖赵匡胤文韬武略,为什么对付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为什么一个燕云十六州就是收不回来呢。

我们知道,大宋经过唐朝繁华治国之后,出现了高度的繁荣局面,人们生活水平很高,国家也很富足,所以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他就认为,兵权不能有武将独自把持,必须由文官牵头。所以,自北宋以来,朝廷重文轻武,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时候,便一直处于下风,战事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而且,外出打仗的时候,兵符始终由文官把持,武将指挥战斗,可想而知,这等奇葩作战制度,不论在效率上还是灵活应变程度上,都很掣肘。此状态不但影响了战斗力,文武官员也矛盾百出,向心力、凝聚力急剧下降,不团结、起内讧。所以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铁骑,宋军注定一溃千里。

二、靖康之难,兄弟相阋

这种搅局且奇葩的治国理政思想,导致了北宋政治、军事上的腐败和不作为,也为靖康之变埋下隐患。

靖康之难也叫靖康之变,又叫靖康之耻。宋徽宗时期,他们与女真族(金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辽国。大宋知道女真饱受辽国欺负,他们也看到金国很弱,于是宋太祖主动漂洋过海去金国,协同商议共讨契丹辽国,这就是有名的“海上之盟”。双方约定,二者共同攻辽,金兵攻取辽国的中京,宋军攻取辽国的燕京,金兵帮助宋朝收复失地,灭辽以后,燕云十六州归还宋,而宋将给辽国的50万两岁币转给金国。

“联金灭辽”不得不说,是我们的“艺术皇帝”宋徽宗的一厢情愿,他根本不知道金国早把大宋看成一块大肥肉。而宋朝皇室却始终梦想着,能在自己的手上夺回先人宋太祖、宋太宗都没能完成了的心愿。然而,他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非但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来,而且还“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造就”了靖康之耻,还把北宋亲手葬送。

“靖康之耻”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是八耻之一,其造成的影响和带来的人道灾难是空前的。

《南征录汇》载: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永乐大典》:靖康之变,耻莫大焉。仇雪耻,今其时矣。

①民族范围。靖康之变是古代历史上胡虏异族对汉王朝的再次入侵,是异族与汉族之间的较量,跟晋朝“五胡乱华”有相似之处,都一度造成了中原政治中心的南移,但五胡乱华之后,进入隋唐兴盛时期,可靖康之耻以后,临安王朝偏居一隅,极度弱势之后造成了蒙元入侵,催生了崖山之悲。

②人数、规模。靖康二年(1127年),随着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其皇后、亲王、驸马、嫔妃、太子等3000余人分两路被羁押北行。由于路途遥远,加上被各种折磨,等他们到达金国时,人数已经不到1500人。

③非人虐待。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量身定做”了耻辱的“牵羊礼”。即帝王、嫔妃脱掉衣服跪在地上,双手帮上绳子,披上羊皮,视作被宰的“羊羔”,他们被金兵牵着在地上缓慢地爬行、跪拜。另外,帝姬、嫔妃、公主还被迫穿上暴露的舞衣,供金军玩乐,他们的待遇甚至不如军妓、娼妓。宋钦宗的皇后朱氏就因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而投井自杀。宋徽宗还被辱称为“昏德公”。

三、“靖康耻”,民族合

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宋徽宗的艺术造诣可圈可点,可他的舞文弄墨治国思想直接断送了北宋命脉。军备废弛、谗臣搅政、不思进取、心存幻想。

靖康之耻带来的影响是一代王朝的衰弱和一蹶不振,也为蒙元入侵提供了可能。北宋王室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地审视北方异族的敌视与觊觎,在自身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心存幻想,最终酿成难以挽回之大错,遗憾存世。

错乱时局、放松了警惕、无厘头的指挥、埋葬了江山与社稷。

吕思勉: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我国民族的文化,一时未能急剧转变,以适应于竞争之故。原来游牧民族以掠夺为生产,而其生活又极适宜于战斗,所以其势甚强,文明民族,往往为其所乘,罗马的见轭于蛮族,和中国的见轭于五胡和辽、金、元、清,正是一个道理。……试看宋朝南渡以后,军政的腐败,人民的困苦,而一部分士大夫反溺于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宋忠与朱棣争夺居庸关,最后他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忠是明朝建文年间的忠臣,历史上宋忠与朱棣争夺居庸关,最后他是怎么失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时,有一个百户因为诽谤罪而被判处了死刑,宋忠经过一番调查发觉对方是被冤枉的,便向朝廷上疏请求援救。有一个御史借助此事将其给弹劾了。当时

  • 李克用在上源驿事件中是怎么逃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克用在上源驿事件中差点被朱温搞死,那么他最后是怎么逃出来的呢?这都要靠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超神发挥,人挡杀人佛挡灭佛一路将李克用救了回来。“上源驿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带领沙陀军追击黄巢,一路从河南到山东,这黄巢在前面跑呀跑,黄巢就在后面追呀追。追到最后连吃的都吃完了,只能率兵返回

  • 年羹尧手下有几十万军队,为何雍正能轻易摆平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年羹尧手下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摆平他似乎让人不理解。其实,年羹尧没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时期,全国军队人数不过五十多万人而已。从康熙五十年后的西南运兵,常常是三四万而已;西北用兵时,年羹尧、岳钟琪等人共掌兵力也不够十万。但请注意,他们无论调兵还是布防以及军事计划都要事先禀报雍正。对其解职、废掉年羹尧

  • 汉朝的强大在哪里?只是军事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哪个朝代较为强大,汉朝绝对在其中占据一席。汉唐都已作为为中国最为强大的朝代,最直观的体会的汉朝的强大在哪里?那就是我族的名称,汉族,在汉朝之前,我族成为华夏民族,自汉朝之后就有了汉族的称谓,可见,如果一个不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朝代,一个不强大的朝代如何能成为我们的称呼。汉朝的对外征战也非常频繁,尤

  • 晚唐时期裘甫起义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晚唐时期裘甫起义的故事。裘甫,越州剡县人(按照咱现在来讲是浙江嵊州市人),他出身卑微,以贩卖私盐为生。私盐买卖不管历史的哪个时期那都是杀头的罪过,盐在当时都是把控在统治者的手中的,盐税的收入占国家总

  • 吴懿是什么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前,曾给长史参军杨仪推荐了五个人,这五人便是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后人呢,称他们为蜀汉后期的小五虎将,前四位都算还不错,可唯独吴懿这个人在正史或者演义中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为何这么说呢?咱们来细细分析一二。吴懿字子远,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大将军何进的下属官员

  • 关羽为何会在华容道时放过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熟读《三国演义》后,我们会对三国中的某些剧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就像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的这件事,就因起了无数人的惋惜。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整件事吧!曹操赤壁大败,败走华东道,在路上连续遇上了张飞、赵云等人,两次大笑,以为诸葛亮和周瑜都是无谋之辈,不知道在路上埋伏大军包围自己,但却都失算了,损失了大量人

  • 唐朝经历安史之乱还能维持拜年,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内乱之前,就像上面这首诗写的那样,国富民强,万邦朝贺。然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乱之后

  • 明初名将华云龙真的是被朱元璋暗杀的吗?还是死于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明初名将华云龙真的是被朱元璋暗杀的吗?还是死于疾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华云龙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名将,出生于安徽滁州定远,起初他带着一群人聚山为盗,这元末这个乱世中,勉强苟活着。聪明的人都清楚,盗贼是不能当一辈子的,所以就带着部队投

  • 中了状元后,就一定能在朝廷受到重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科举制能够发明,无疑是很多寒门子弟的福音。正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寒门子弟才能够出人头地,走入仕途。在历史上,寒门子弟做大官的不在少数。从隋朝时期,科举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的出现才让科举制得到了大肆发展,总的来说科举制的好处是很多的。历朝历代的科举制都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