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身边的侍卫一般是如何选拔的呢?

皇帝身边的侍卫一般是如何选拔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18 7:49:23

古代皇帝其实对自己的贴身侍卫是很不放心的。不少人皇帝特别规定,没有自己的命令,贴身侍卫是绝对不准到自己身边来的。这也造成了古代一些皇帝因为得脑溢血等急症,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而死亡(古代很多皇帝猝死,大约就是这种情况)。或者一些刺客高手进入皇宫,从容杀掉皇帝,结果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雍正去世的传说)。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古代皇帝会采用两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不让侍卫靠近自己,同时增加防护层。不让侍卫靠自己更近,虽然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是可以采用增加防护层的办法,来减少风险系数。一般皇帝的防护,至少有三层体系:御前侍卫、宫中御林军、卫戍部队。除此外,皇帝还会在京城周围驻扎拱卫部队。比如汉朝的南军北军。比如朝守内虚外,防护体系更多。

二是大量使用宦官宫女在御前行走。相对来说,宦官和宫女对皇帝生命安全的威胁是最小的。宦官毕竟是“无后”之人,他们也许会操纵皇帝,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杀皇帝。因为杀了皇帝,他也不可能当皇帝,而且也缺少操纵的对象。所以,他们反而会努力保护被操纵的傀儡皇帝。宫女和后妃对皇帝的威胁更小,毕竟他们要靠皇帝生活。只要皇帝一死,他们或出家为尼或进宫,甚至还有被殉葬。所以,他们也会极力保护皇帝的安全。

但是,就算皇帝只让宦官和宫女在自己身边,毕竟这些人武功一般,皇帝也不得不在身边放一些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但是武功一高强,本身就是一种威胁。那么,皇帝又怎么来保证这些侍卫的忠诚呢?

一、选择那些从小和自己一起玩大的人当侍卫。

这种情况,在游牧民族中更加明显。比如成吉思汗身边的“四骏”“四狗”这些大将,其实本身就是和成吉思汗一起长大的玩伴。而汉人的宫廷中,皇帝也会找一些别的孩子来“陪读”,和孩子一起长大。由于长期接触,皇帝往往对这些儿时的玩伴非相信。长大以后,都会把这样的人放在身边,作为侍卫。比如明朝的锦衣卫指挥长,很多人原先都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而明朝除了锦衣卫,后来又有西厂、东厂,都是因为明朝皇帝不断安排自己最信任的人当保卫的结果。

二、给侍卫高官厚禄的希望。

皇帝会努力让贴身侍卫们明白,你们只要跟着我,对我忠心耿耿,就会吃香的喝辣的,就会享受荣华富贵。

跟着皇帝混,把皇帝服务好,肯定会有一个灿烂的前程。这个道理,其实不用皇帝教,侍卫们都是会明白的。历史上的贴身侍卫,最后大部分都做大了,成为一方将领。就说明,皇帝正是在用高官厚禄,给予了贴身侍卫希望的。而一旦得罪了皇帝,结果会是怎样,他们也非常清楚。皇帝对那些不利于他的人,给予的处罚常常都是非常严厉的。皇帝就用这一拉一拍两种方式,让贴身侍卫服服帖帖。

三、皇帝会对贴身侍卫严格审查,又进行连环防备。

皇帝当然不会完全放心他身边的侍卫。如果贴身侍卫不是从小和他们一块儿长大,是后来选择的,肯定会对他们的出生人家交往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盘查。只有盘查清楚了,确实做到了“根红苗正”,才会让他们担任贴身侍卫一职。就算这些人已经当了侍卫,皇帝也会对他们有一整套的监督防御体系,会对他们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他们本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样,就可以确保他们的绝对安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飞的丈八蛇矛是如何制作的?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以其勇猛、鲁莽、悍将而著称。他和关羽有着“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之称。在古代打仗武器是最重要的,一把好的武器可以直接取人首级。很多人都知道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名字就非常的霸气,但很少有人知道张飞的武器,那么张飞的武器是什么呢?张飞的武器名叫丈八蛇矛,又名丈八点钢矛

  • 唐朝时期的房价如何?和如今相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自古就有成家立业思想,而要成家,则必须要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如今各个地方房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有时候我们便会想,如果生活在古代该多好,就不会有这么高的房价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房价吧。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大唐的正牌公务员。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

  • 宋朝发生过很多起义,为何都被镇压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要看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大,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这话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来看,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在封建制度下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实现所谓的真正人人平等,而且各种法律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没有办法让老百姓们感受到安全,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平均的利益。所以这才会出

  • 王朴胆子有多大?与朱元璋争辩还不服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王朴是明朝初期的一个正七品的谏官。作为谏官,他的性格非常刚正不阿,可惜遇到的是脾气不好的朱元璋,面对王朴的多次忤逆,朱元璋最后选择杀了他。性格刚直的他,在此期间多次直谏忤旨,把朱元璋惹得不高兴了,直接将其罢黜,但不久后又将其起任为御史。经过了这么一番波折之后,王朴依旧没有改变其直言快语的性格特点,尽

  • 汉武帝母亲地位低微,为何他能被选为太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位传承往往父死子继,以立嫡立长为依据。如果没儿子,则兄终弟及。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非嫡非长,母亲王娡是楚霸王分封的燕王之曾外孙女,虽有贵族血统,但已沦落为平民,且又有过婚姻,后台不硬,地位不高,汉武帝却从十四个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了天之骄子,让人满腹孤疑,他们到底有何能耐,使何手段,

  • 秦武王除了爱好举鼎,还做过哪些正经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也是秦昭襄王的哥哥,他算不上什么明君,平生最爱彰显自己是个大力士,结果在自己去举龙文赤鼎的时候,被龙文赤鼎砸到右腿,当天晚上就没了。那么除了这些事情,这位秦武王有没有做过正经事?答案是有的,他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打下宜阳。秦武王之所以能得到这么个谥号,不仅仅是

  • 古代才女能不能上学?有哪些培养方式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约两千年前的东汉,临朝的邓太后(邓绥)下了一道旨意:征召五岁以上的皇室和邓氏子女共七十余人,一律到专门开设的学馆中学习经书。而考核他们学业的监考老师,正是太后本人。这是不是让人大跌眼镜?古代女子不仅能上学,还是男女同校?虽然在汉代,进学堂的女子,主要还是身份贵重的宗室女或外戚女,但是也足以证明,古

  • 长平之战白起真的活埋了40多w士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大家也懂的,那就是最后白起活埋了赵军接近40W人,但是仔细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并没有40W人之多,只是单纯的20W左右了,所以这个数字也真的太多太多了,所以白起活埋这么多人也还是让人很有话说的,今天我们也不说这个,我们说说白起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活埋20万人,20万人啊,怎么可能被活

  • 同为状元,为何武状元的地位不如文状元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普通人要想走入上流社会,成为国家的官吏,他们一般都会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功名。但不是所有人都特别擅长诗词歌赋,所以朝廷又开设了武举考试。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武举考试的第一名也是状元。但这两个状元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到唐朝时发扬光大。直到光绪卅一年(

  • 曹操能够战胜袁绍 袁绍真的是懦弱无能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袁绍真的懦弱无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袁绍开局一个渤海郡,他没有傻乎乎地去跟董卓硬拼,驻扎在孟津观天下形势,其粮草都来自于韩馥冀州的供应。韩馥只要绝其粮草,袁绍一点办法也没有。其部将甚至带万弩从袁绍营前过,袁绍“甚恶之”。这形势,恐怕说不上好吧。01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