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六国的压力,为何秦国能够一挑六呢?

面对六国的压力,为何秦国能够一挑六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62 更新时间:2023/12/5 23:59:00

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秦国却能一挑六,确实了不起。

秦国为什么能赢,千年以来,文人墨客看法不一,例如西汉大才子贾谊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把仁义看做是秦国成功失败的胜负手;而大诗人苏轼老爸则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在他看来,秦国的成功是因为对手的问题。

上溯400年,没有人相信秦国可以统一天下,平王东迁以后,秦国的祖先打败了犬戎,收复了西周旧地,其时虽然国土面积辽阔,但偏处西北一隅,又被强大的晋国阻住东进的道路,春秋时期,各家轮流称霸,秦国只能眼巴巴的流口水。

三家分晋后,秦国的形式依然没有好转,被小小魏国打的满地找牙,险些灭国,同期的齐国楚国都被认为有王者像,秦国还是不被看好。

真正的转折来自商鞅变法,通过秦孝公与商鞅的一系列制度建设,秦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加之从魏国手里夺回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秦国这才建立起对东方各国的优势,具备了王霸之气。

此后六世,秦国英才辈出,而山东六国在秦国军事外交双重打击下,一个个被灭掉,最终天下归于秦国。

当然,纵然秦国国力超群,想以一敌六,还是困难重重,更何况,楚国齐国国力并不弱于秦国,六国如果齐心合力,纵然秦国有函谷关天险,也难以抵挡。秦国能够最终获胜,是多方面合力的共同结果。

其一,商鞅的变法红利。

战国时期,随着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逐渐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但原有的土地早已被瓜分一空,在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壮大国力,对外扩张,就成为各国变法的主要任务,其时楚国吴起,魏国李悝都曾经力图变法,却都以失败告终。商鞅虽然也落得车裂的命运,但他的变法制度却被秦国保留下来,通过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等措施,保障了秦国内部上令下达,刺激了士兵作战立功的心理,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

第二,秦国外交政策的胜利

战国后期,秦国在张仪和范雎的谋划下,制定了“连横事秦”和“远交近攻”两大国策,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期,通过这两项国策,秦国对山东诸国实现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为军事上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人才红利

秦孝公时期,“天下士子不入秦”,本土派又无法挑起复兴的大梁,可谓山穷水尽。变法以后,秦国一跃而起,天下英才纷纷汇聚咸阳,抛开卫国人商鞅不说,其它如楼缓是赵国人,张仪、范雎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吕不韦是卫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秦都委以重任而不疑,这些人的到来极大丰富了秦国的智力资源,并最终转化为政治外交和军事优势。

第四,名将辈出

樗里子、魏章、甘茂、司马错、白起王龁、蒙骜、王翦、王贲、李信,战国后期的秦国将领,如星斗满天,气吞霄汉。虽然同期山东诸国也有孙膑庞涓管仲乐毅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但秦国一国能层出不穷,的确是战国时期的异数。追究起来,还要归功于商鞅的变法红利,正是商鞅奖励军功的举措,让秦国各路英杰纷纷投笔从戎,如同今日的足球强国,无一不是依靠优良青训。

第五,民风彪悍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地处西北高原的秦国,与胡人属地接壤,长期的杀伐征战,造就了粗犷彪悍、人人尚武的国民性格,打起仗来不要命。战国时期,秦军单兵战斗力一直占据优势,除了训练方面的差异,民风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贤君辈出

自秦孝公嬴渠梁推行变法后,秦国再未出过昏君。惠王以连横破合纵;武王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昭襄王用兵日久,六国皆拜服;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短,但也算不上昏君,到始皇,奋六世余烈,振长鞭御宇内。一个家族企业,能连续六世有为,实在了不起。

秦国争气是一个方面,对手是猪也是不争的事实,韩赵魏这种半途出家的受气包输给秦国本不足为奇,国力相差太大,就好比是甄子丹对阵泰森,只要不是拍电影,你怎么练都是输,齐楚两大国窝窝囊囊死掉就怨不得别人了,尤其是齐国,大祸临头,还妄图独善其身,只能说:太水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谯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如何被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谯蜀,又称后蜀、西蜀,是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谯蜀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割据巴蜀的一个政权。谯蜀因东晋内乱得以建立,又因东晋平定内乱,实力恢复而被东晋消灭。那么谯蜀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举兵反晋谯纵出身世族,因此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人谦和谨慎,很有名气。巴

  • 李斯有哪些功过?他算功臣还是奸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是秦朝丞相,也是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功臣。不过李斯虽然对秦国有功,但他却和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嘱,导致秦朝迅速陨落,李斯究竟是算功臣还是奸臣呢?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李斯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的罪状。而李斯的下场也很惨,最后被赵高所猜忌,落了个夷灭三族的结局。所以李斯的一生是充斥着许多争议的,这样的人物我

  • 古代妃子作为皇帝的女人 妃子们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妃子都是什么待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妃嫔在后宫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最初的目的是为皇帝生养子女,延绵子嗣开枝散叶罢了。她们的地位实在难以和“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虽说皇贵妃乃后宫妃嫔之首,但是皇贵妃终究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皇后为

  • 松锦之战发生于何时?明清双方的损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松锦之战是决定明朝命运的一战,是由皇太极发动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辽东重镇锦州。并且,为了大量杀伤明朝有生力量,皇太极定下了围城打援的战法。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三月,清军完成对锦州

  • 真实的赤壁之战经过如何?和演义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民族历史悠久,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在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其中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了,如果没有这一战,或者这一战的胜利者是曹操,那么就绝对不会形成后期三足鼎立的情况,更别说三国的诞生了,所以说这场战役也可以说是

  • 历史上沐家为何会成为成为明朝勋贵家族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举兵征讨云南,将这块边陲之地纳入到明朝的管辖范围内。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和蓝玉奉命回朝,朱元璋让沐

  • 古代人口增长的时候 清朝时期为何会突破到四个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中国人口增长,为何在清朝疯狂突破4亿?庞大人口意味着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古代中国人口增长来看,每个朝代的人口都不一样。但纵观世界历史,中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也因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造成的屠杀也非常多,比如五胡乱华时代,元清时期,日本侵

  •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被立为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原因可能与东吴有关,但却不仅仅因为是东吴。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

  • 文德皇后有哪些特质,为何李世民如此钟情于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一生阅尽天下女子,然而他抛却世间佳人,无视后宫三千佳丽,深情独钟文德皇后,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所说的文德皇后,也即李世民的妻子,其实她原本是叫“长孙皇后”,而“文德”,只是她去世以后,给她的一个谥号而已。文德皇后的美貌可谓是倾城倾国,她面若桃花,腰如细柳,步态蔓妙。李世民常年四处作战,一生阅

  • 为什么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皇帝开始对武将下手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毁掉了全盛时期的唐朝,可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皇帝却开始迫害功臣,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快来一起看看吧!一、李光弼不敢入朝,抑郁而终。提到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郭子仪,实际上这其中功劳最大的,还得是李光弼。安史之乱的领袖人物,主要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