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开千年前的南唐悲歌

揭开千年前的南唐悲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3/12/20 20:08:34

近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纪录片《南唐三陵》。该纪录片分四期,每天一期,走进位于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先后挖掘出的三座古墓,揭开南唐的一段时代悲歌。被称为“江南地下宫殿”的南唐二陵——钦陵和顺陵,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2010年,考古队对南唐二陵所在的陵园进行了全面勘探,又发掘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一个皇后大周后的懿陵。

南唐帝陵揭开神秘面纱李昪下葬不久墓室便被盗掘

时光倒退70多年,1950年春,南京的古玩市场上忽然出现了一批造型精美的古代陶俑,据调查,这些陶俑均来自祖堂山的一座巨大古墓。考古队员们前往祖堂山,对墓葬进行发掘,墓葬的规模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考古队员们根据墓葬规模以及墓室中散落的玉册,判断墓主人正是南唐的开国君主——李昪。

李昪陵因建于南唐国势强盛时,故规模较大,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墓室分前、中、后三个主室和十间侧室,全长达21米余,宽10米余,高5米。前、中两室及其所附四间侧室是砖结构,后室及其所附六间侧室是石结构。墓门及前、中、后三个主室都仿照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木结构建筑式样,在壁面上用砖砌或石雕成梁、枋、柱子和枓栱,再用石青、石绿、赭石和丹粉等矿物质颜料在其上绘以鲜艳的彩画,图案多作牡丹、莲花、宝相花、海石榴和云气纹等。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这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附属在柱枋部分的彩画遗迹,在建筑史和艺术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中室和后室之间有辅道,后室的进口处有石门一重,门楣上横列大型的双龙攫珠的石刻浮雕,下方的左右两侧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原均敷金涂彩。后室的室顶为巨大青石条砌成的叠涩顶,上面绘有彩色的天象图,包括日月星辰一百余颗。后室地面的青石板上又雕刻着蜿蜒曲折的江河形状,象征着地理图。这种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陵墓内部装饰,是秦始皇陵以来帝王陵寝的装饰传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浙江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这显示了墓主一代帝王的身份,因为非帝王陵墓使用这样的规制是一种僭越。

在后室的中后部有石砌棺床,棺床的侧面有行龙浮雕,并用浅刻的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为棺床平面的装饰。前、中、后室所附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置的金、玉、铜、铁和陶瓷质的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所掠走或破坏。

经过分析,专家认为,墓室是下葬不久后便被盗掘。中国盗墓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盗墓现象,项羽曾经还集结过三十万士兵,盗过秦始皇陵,并放火纵烧了秦始皇陵的地上部分。西汉景帝的曾孙广川王刘去曾盗过他封地上的魏襄王的墓。曹操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实施盗墓活动,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盗墓者。因此,南唐开国君主李昪之墓,在下葬不久就被盗掘也就不足为奇了。

考古发掘所得的劫余器物以哀册和陶俑像较为重要,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该陵的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和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亦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

“弟居储元”哀册

引出一段叔侄争储宫斗秘闻

在李昪陵发掘结束之后,考古队员们在李昪陵旁边又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墓。根据墓葬后室出土哀册上的文字记载,考古队员们判断,这座墓葬的主人是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皇后钟氏的合葬墓。

透过历史的长河,隔着千余年的时光,回望南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数千年来,多少帝王在人间辗转,历经江河覆灭。南唐与南宋很相似,经济发达,民生富庶,文化繁荣。李家祖孙三代掌管国权三十九年,当中自然充满了宫廷权谋、风花雪月、江山残破、生离死别等世事轮回。比如在出土的哀册上的“弟居储元”这四个字,就引出了当年一场惨烈的宫斗戏码。

由于早期曾遭多次盗掘,南唐二陵在考古发掘时,哀册已遭损坏,位置和次序也被扰乱。哀册亦称“哀策”,是古代册书文体之一,即将哀悼死者的祭文或刻或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是举行“遣奠”时所读的最后一篇祭文。

哀册上,“弟居储元”意思是墓主人想让自己的弟弟来当下一任皇帝。据史料记载,升元七年(943),李昪去世,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尊奉其母宋氏为皇太后,妃钟氏为皇后。封弟寿王李景遂为燕王,宣城王李景达为鄂王。同年秋天,改封李景遂为齐王、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李景达为燕王、副元帅。他们在李昪灵柩前立盟,相约兄弟世世继立。

李弘冀是南唐中主李璟长子,南唐后主李煜长兄,颇有军事才能,李璟封其为南昌王、江都尹。当时李璟将政务交由皇弟李景遂全权处理,李弘冀与李景遂爆发了激烈的皇储之争,萧俨、孙晟等人坚持立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入主东宫后毒杀叔父李景遂,李璟以其残害亲叔叔而废除其太子之位。李弘冀死于后周显德六年(959)九月,谥为文献。

南唐二陵出土的哀册,不仅确定了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还破解了李昪陵的名称之谜。

在第二函的一片哀册上,有“钦陵礼也”四字。钦陵是李昪和宋氏合葬的陵名。但在《南唐书》和《十国春秋》中,均被称为“永陵”。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龚巨平认为,李昪陵本名钦陵,到了交泰元年(958),李璟去帝号称“江南国主”,并向后周称臣,因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父亲郭简的陵墓也叫“钦陵”,故改名为“永陵”。

南唐第三陵

大周后懿陵中不见烧槽琵琶

2010年,为纪念南唐二陵考古发掘六十周年,南京市博物馆与南唐二陵文物管理所对陵园进行了全面勘探,并发现了第三座墓葬。根据墓葬的地理位置、规格和出土文物,考古学家断定该墓葬为皇家墓葬,经过对墓葬中的人骨鉴定报告以及史料的分析推断,墓主人应为李煜的妻子大周后。

据马令所著的《南唐书》记载,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大周后病卒,次年正月“迁灵柩于园寝”。这个“园寝”当是祖堂山麓李煜父祖陵墓所在的陵区。新发现的3号墓地与钦陵、顺陵在同一条直线上,位于顺陵西北的下方,符合古代陵寝制度。

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许志强表示,因为墓室被盗严重,南方地下潮湿,墓室内仅保留了一段腿骨遗骸。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人骨鉴定专家张君研究员鉴定,这有可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或者是一位成年病弱女性。由于墓主已确认是一位女性,故前一种可能可以排除,这与文献中大周后多病的记载亦相吻合。根据相关记载以及种种线索推论,这座墓葬的主人应该是后主李煜的第一个皇后大周后。

大周后死后,李煜写下了《昭惠周后诔》,“爱而不见,我心毁如……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抚榇,邀子何所?苟云路之可穷,冀传情于方士!呜呼哀哉!”

大周后生前,李煜和她非常恩爱,在病中,李煜也在床头照顾有加,为了怀念自己的皇后,他还写了首《长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大周后周蔷是大司徒周宗的长女,大李煜1岁。19岁那年,她成为李煜的皇后。大周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围棋高手,同时也是跳舞高手、古琴高手。史料上记载,大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箫琵琶”。一次,周蔷弹琵琶为李璟祝寿,优美的曲调让李璟叹服,于是把自己珍爱的烧槽琵琶赠给了她。公元964年,病弱的大周后感觉自己寿限已到,沐浴更衣,嘴里含玉,给李煜留了遗嘱,最终死在了瑶光殿的西室。她告诉李煜,国力不允,薄葬就好。不过,其他的不带没关系,那把烧槽琵琶一定要随自己带到阴间。但遗憾的是,墓中并未见烧槽琵琶,只留美人腿骨一段。

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北宋汴京,42岁被毒死。据《南唐书》记载,李煜以王的礼仪厚葬在洛阳。正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帝后二人生离,死了也未能合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土豪”二字的由来,看了你还想和它做朋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据说,顺治皇帝因为董小宛的病故,而对人生心灰意懒。于是,他悄悄出了北京城,到五台山当了和尚。顺治走后,清室宣布顺治驾崩,就扶持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即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十四岁亲政,就借出巡体察民情,出京寻访父皇下落。康熙到五台山上,方丈见他年轻英俊,气宇轩昂,不像一般人物,毕恭毕敬地让于

  • “止不住的停战”与“猜不透的护航”,人性之光为何永远闪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眼中,万物是平等的。动物之间的掠食,也只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狮子捕捉羚羊,饱食则止,决不会因杀戮乐趣屠杀一整群。相比之下,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着实赧颜。欲望像魔鬼,驱使着众人为金钱、地盘、权力、享乐大打出手。一群侵略者甚至向无辜的同类举起屠刀,一时间山河破碎,多少百姓流

  • “双瞳孔”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古代仅8人拥有,不是帝王就是将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它往往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心情,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双瞳孔”吗?实际上它还有多种叫法,双瞳、异瞳或者是重瞳,按照如今科学解释来说,瞳孔作为眼睛让光线进来的孔,只有一个,但是有些人的眼睛发生了遗传性质的变异,从而诞生了两个瞳孔,远远的看上去,如同大瞳孔套上小瞳孔一般,

  • “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唐朝贵族会对他们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昆仑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的以为是唐朝人,从遥远的昆仑山脉抓来的奴隶。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山昆仑奴并非是来自昆仑山脉的奴隶,毕竟这些昆仑奴大都通体黝黑,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而我们所知的昆仑山,在唐朝时所居住的原住民,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但唯独没有黑种人,所以昆仑奴绝对

  • 细数历史上四位,想要征服中国的人,结果都在半路上,戏剧化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的时候非常强大,所以有不少的人,都觊觎中国广袤的土地,想要入侵中国,但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还没能打过来,这些人都死了,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首先第一个人,就是日本的丰臣秀吉,日本很早就觊觎中国的土地了,此人出身比较凄惨,因为他的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所以母亲就带着他改嫁,但是继父对他很不好,所

  • 此军阀断强奸案,举了一个例子非常有说服力,原告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吴佩孚是清末秀才,他会作诗,他给自己立下的人生信条是:“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他曾经镇压过京汉铁路大罢工,手上沾满了工人的鲜血,然而在日军的威逼利诱面前,吴佩孚坚决拒绝与日军合作,恪守民族气节。说起这位实力派军阀断案很有特点,曾经有过一个故事比较有意思。有一天,吴佩孚正在衙门里坐堂,只见一位老妇

  • 此人当过清朝的官,做过民国部长和总理,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民国统治全中国的时间并不算长,算起来也才38年,也就是在这38年中,民国政府的首脑却多的数不清。从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国务卿”,到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前前后后算起来一共有35任之多。而在这35任政府首脑中,大部分的任期都没有超过三个月,这种走马灯式的高层人事更换,恰恰也反应了当时中国

  • 清末民初的中国,有人习武,有人摆摊,那就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老照片:一位修补日用品的老工匠,蹲在地上仔细打量自己的工具,准备迎接下一个顾客。民国老照片:一个不大的院子,两位年轻人在切磋武艺,那个时代,这种习武的风气还很普遍。民国老照片:轿夫们抬着一位外国人,艰难地在大水中行进,这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民国老照片:一位穷苦人家的母亲,正在为孩子洗澡,脸上的

  • 民国奇案施剑翘复仇案,一场舆论与法律的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大军阀孙传芳被一名女刺客刺杀,成为民国第一奇案,女刺客更是成为了民国女侠,她的来历倒不离奇,无非就是上演了一场为父报仇的老套路,但她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令人惊叹不已,并且引发一场激烈的社会讨论,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1935年11月13日下午2时,位于天津一座寺院中一声枪声,曾经叱咤风云的北洋军阀

  • 近代名声最臭文物贩子,法国专门批地给他建红楼,和岳母纠缠不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老祖宗留下了不少的宝贝,我们称之为文物,这些东西除了其本身的价值之外,还极具历史意义,在中国的近代,因为当时社会特殊情况,无数的珍宝被盗到了国外,至今不少国外的博物馆,存放着我国不少的宝贝。有些是列强抢走的,还有一些,是有些文物贩子为了赚钱,把自己国家的宝贝,贩卖到了欧美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