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为何自尽?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为何自尽?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25 更新时间:2023/12/25 7:18:51

曹操帐下谋士众多,最知名的有荀彧、郭嘉、贾诩、程昱等人,但如果说谁在曹操阵营中,发挥着像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作用,那一定非荀彧莫属。

荀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曹操的重用,不仅在关键时候给曹操献计献策,而且当曹操在外打仗期间,荀彧还常常坐镇后方,为曹操提供充足的粮草,为曹操处理内政,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曹操曾经称赞荀彧是他的张良。其实荀彧和诸葛亮一样,不仅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曹操和荀彧一起走过的很多岁月中,两人曾经有过共同的理想,也曾经相互欣赏,彼此视为知己,但是后来,因为曹操篡汉的野心一步步暴露,荀彧却还是一心忠于汉室,两人因为不同的理想渐行渐远。

曹操选择独自站在权力的巅峰,不在乎群臣的议论,后人的评价;荀彧却不能不在意自己的名节,所以他只能选择伤亡,用伤亡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理想。

荀彧的家世和他在曹魏的功绩

荀彧是东汉末年颍川人,颍川就是今天的许昌一代,今天的许昌是一个知名度并不算太高的小城市,但是在遥远的三国时代,颍川却是一个大郡,先后涌现出了以荀彧、陈群、郭嘉、钟繇、徐庶等为代表的众多英才,缔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荀彧所在的荀氏家族,又是众多世家大族中势力最强大的一个家族。

荀氏家族在荀彧的祖父荀淑那一代就已经备受仕林中人的推崇,后来荀彧的父亲和叔、伯们又被当时的人们并称为“荀氏八龙”,都以才华著称于世。

在这样诗书传家、官声显赫的世家大族中成长起来的荀彧,少年时便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

荀彧眼见汉室衰微,便立志托身明主,辅助理想中的明主匡扶汉室。

他一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与自己同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绍,并积极投靠袁绍,不料袁绍虽然因为荀彧的名声,将他奉为座上宾,但是并没有采纳荀彧的建议。

荀彧见袁绍手下谋士众多,却不能纳谏,认为袁绍并不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于是又选择了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曹操。

在官渡之战以前,荀彧的主要功绩是帮助曹操战胜了吕布。当时,曹操出兵攻打陶谦陈宫和吕布在兖州反曹。

吕布又和张邈等人事先串通好,企图用“假途灭虢”之计,假称自己是来帮助曹操攻打徐州牧陶谦的。

众人都以为吕布是真心来相助曹操的,只有荀彧识破了陈宫的计谋。

于是,荀彧派夏侯惇连夜截杀吕布的军队,先发制人,取得了胜利。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只留下很少的兵力镇守大本营,许多军士又暗中与吕布相通,如果不是荀彧当机立断,以少胜多,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事情之后,当时的豫州刺史郭贡又被吕布煽动,来偷袭曹操。郭贡来势汹汹,并提出要见荀彧,大家都认为荀彧去见郭贡太危险,劝他不要去。

这时,荀彧又显示出他见识过人的一面:

他敏锐地指出,郭贡只是一时受了吕布的鼓动,只要自己去见他,定能说服郭贡保持中立,只要郭贡不发兵,吕布就好对付了。

面对荀彧身材有成竹的出城相见,郭贡反而心虚,不久就退兵了。在荀彧的有力支持下,曹操不久就击败了吕布。

和荀彧相识之初的曹操,还是一个面临很多困境,一心想要发奋图强的热血英雄。

荀彧为曹操规划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这个战略不仅让曹操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让曹操有了丰富的政治资本,为他日后网络大批人才,统一北方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正是这个战略,埋下了荀彧与曹操后来严重的分歧。

曹操将天子这张王牌拿在手中,占尽了优势,这让袁绍心里很不痛快。于是,袁绍发动了意在吞并曹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期,袁绍兵精粮足,又有天下很多世家大族的支持,几乎没有人相信曹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时,又是荀彧给曹操详细分析了袁绍的缺点和曹操的优点。

荀彧认为,袁绍外宽内忌,而曹操不拘小节;袁绍手下虽然人才很多,但是他的猜疑心也很重,而曹操是一个唯才是举,善于任用贤能的人。

袁绍遇到新的机遇,总是犹疑不决,往往错失机会;而曹操往往能够打破陈规,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断。

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军纪不严;曹操的军队管理得法,号令森严,将士们总是能够奋力伤战。

袁绍爱慕虚荣,虽然声名在外,却不够务实;曹操虽然出身不够显赫,但是与人交往却能推心置腹,工作严谨务实。

应该说,荀彧当时对曹操的这些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

在曹操自己都要打退堂鼓的时候,荀彧还在坚定地支持曹操,给予曹操充足的自信,这是很难得的。

曹操和袁绍开战之后,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半年之后,还是面临着缺粮的危机。

这时荀彧又给曹操提建议说:“这个时候,谁先退兵,谁就必然失败,我们虽然只有袁绍兵力的十分之一,但是屯兵的地方正好厄住敌军的咽喉,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局势的变化果然不出荀彧所料,不久许攸因为家人犯法,被袁绍惩处,来投奔曹操。

曹操见到许攸,大喜过望。许攸为曹操献计,烧了袁绍的粮草。这一战,袁绍遭到毁灭性的失败,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荀彧不但自己为曹操出谋划策,还多次向曹操举荐人才。

曹操出于对荀彧的感激,也多次上书,为荀彧请功封赏。在曹操多次外出作战的时候,荀彧都镇守许昌,代替曹操管理内政,因而被人们称为荀令君。

荀彧伤亡的原因

随着曹操事业的发展壮大,他渐渐有了不臣之心。

而荀彧虽然多次为曹操排忧解难,却始终认为自己和曹操是同事联系,他可以帮助大汉丞相曹操统一天下,却不愿意帮助曹操满足称帝的愿望。

曹操也许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荀彧会是一个意志坚决的大汉纯臣,也许意识到荀彧的与众不同,还是有一些惜才之心,所以他和荀彧一度在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中合作。

最后,荀彧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曹操也已经在走向最高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荀彧就只能和曹操分道扬镳了。

公元212年,曹操攻打孙权时,找借口将荀彧留在军中,军队行进到寿春,荀彧忧愤成疾,不久病逝。

关于荀彧的伤,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

曹操派人给荀彧送了一个空食盒,荀彧看到后,就选择了离去。那么荀彧为什么会选择离去呢?

曹操的上位有被众人推动的部分,也有曹操自己因为功劳很大,对最高权力有了更多欲望的原因。

荀彧和曹操共事多年,他与曹操思想的分歧到曹操封为魏公的时候,已经无法调解。

对于荀彧这样一个把理想、信念、价值观看的比生命还要新的的人来说,当他意识到自己一心帮助的汉丞相曹操真的要篡汉时,他内心的痛苦一定是可想而知的。

荀彧深知,此时曹操身边,已经聚集了大批拥护他篡汉自立的人,自己的反抗必然是无力的。

尽管荀彧自己清楚,他和曹操只是同事联系,但别人早就把他当成曹操麾下的人了。

荀彧走不出曹操的阵营,为了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他只能选择伤亡。

有人说,曹操给荀彧送空食盒,也许只是在警示荀彧,如果不支持自己进位,就只能被罢官,丢掉饭碗。这当然也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曹操一向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过去,荀彧看错了曹操,在生命结束之前终于看清了。因为清醒,所以痛苦;因为清醒,所以绝望。

荀彧之伤的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叫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荀彧大部分时候,都还是很有知人之明的,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认识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似乎比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容易。

荀彧恰恰是因为对曹操的认知并不清晰,才导致了自己的结局。

如果论及综合才智与能力,荀彧不但完全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而且一些方面还要高于诸葛亮,但是荀彧没有足够审慎,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性格阴暗面很多的同行者,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儿。

当初,荀彧放弃袁绍,来投奔曹操,心中满怀着“兴复汉室”的理想,那时的他,一定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这个错误的选择,赔上了性命。

但是,他又能怎样做呢?

身为文人,身为士大夫,只能寄希望于依附一个有条件成就大业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个理想实现的主动权,大多时候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面对权力、面对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于理想化的追求,注定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只有无衣裸的人性和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才是真正的现实。

有些选择,错了还可以修正,有些选择,错了便是一生!做什么事很新的,但更新的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事。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淮河是江还是河?很多南京人也搞不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秦淮河,南京人眼里比长江还新的的母亲河。虽然叫河,但秦淮河或许也是条江。上小学的儿子写作业时,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秦淮河是江还是河?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说当然是河。可是理智又提醒我,他不可能突然问我这么浅显的问题,后面必有坑。果然,儿子搬出了杜牧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四百年前国外人就曾狂言要“直入大明”,对我们的侵略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十四年抗战,我们赢了,我们以三千五百余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时至今日,仍然有国外人认为,他们发动的那场残暴可耻的战争是值得骄傲的壮举。爱好和平的我们人是很难理解侵略者的逻辑的。四百多年前,国外大名丰臣秀吉就曾狂言:“不屑地方之隔,山海之远,直入大明国,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

  • 明朝时期,中国与暹罗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与暹罗之间友好交往除了对双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影响之外,对双方友好交往的历史也有影响。双方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涉及明朝与暹罗之间关系在历史上的影响是维持了双方国家之间传统关系,由于中泰关系始于汉朝时期到了明朝还是仍然存在,虽然明以前和明代的中泰关系有不相同的进行交往,不过这样还算是两国家之间

  • 罗马共和国灭亡了,但它还在发展,大地产制为何如此顽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英美庄园的辉煌与风光,即使被时光掩埋,也依稀可见。《唐顿庄园》当年的出现,让全世界都感慨贵族的优雅,但优雅不仅来源于国家的自身底蕴,更是受到古罗马文明的影响。当古罗马来到了罗马共和国的阶段,对外战争让它成为了地中海的霸主,面对被征服的广袤土地,政府将它们进行收租和出售,变成财政收入。从这时开始,罗马

  • 乾隆的一天是怎样过的?3点起床、7点翻牌,然后开始枯燥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让大家票选从古至今最令人羡慕的职业,相信90%以上的小伙伴都会选择当皇帝吧。天天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自己说一没人说二的日子想想都很美。尤其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最大的领导人也没有什么绩效压力,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需要早八晚五还要背着绩效的打工人来说,那可真是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但是如果你看了皇上一天的

  • 历史要说什么:完成黑色裂变,秦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提起春秋战国,我们常常会笼统的概括为“礼崩乐新”,但是春秋和战国还是有区分的,两者的分水岭在哪?现代史学家为研究方便,一般将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而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划为战国。公元前900年,西周王朝正一步步走向末路,但孕育在中原大地上的农耕、礼乐、宗法却熠

  • 刘伯温亲手设计的古村,几百年来是怪事连连,科学家也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刘伯温是我国有名的神算子,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我们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刘伯温”的说法。而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由刘伯温设计的古村,几百年怪事连连,这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知道刘伯温是来自浙江省,有次刘伯温回到故乡,在路上遇到一个村,这个村叫

  • 苏秦遇刺,临终交代皇帝:将我五马害伤,伤人者自然现身,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伤亡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但是却在战国时期,有位谋臣反其道而行,他不但不怕伤,还选择了一个极其残忍的伤法!他因遭刺杀,身受重伤,眼看就要命不久矣时,他却直接自请放弃了治疗,并请求皇帝,将自己拉到繁华街道,施行五马害伤的酷刑。皇帝被他这一要求弄的一头雾水,却没想到他却说:只有这样才可以抓到伤人者

  • 父母犯罪子女不得考公参军,错了吗?且看秦桧后代为其鸣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桧,勾结金国,出卖大宋,诬陷并伤害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但凡有点良知的我们人都知道,秦桧就是妥妥的大汉奸、卖国贼。然而,有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一直在鸣冤喊屈,在为秦桧翻案而奔走。他们有的是政界高官,有的是商界大佬,有的是文娱界大拿,他们有巨大的能量和影响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秦桧子孙。他们重

  • 秦汉之际汉匈交往探析:兼论汉匈联系对汉民族-地方意识的塑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据汉代史家讲,南越和东越都与秦汉帝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从秦帝国开始,南越和东越两地就已经成为帝国版图的一部分,而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治理。国外与我们的联系同样非常密切。据说自商周以来,国外就对我们保持着一种臣属的联系。所以在秦汉,国外作为帝国“外臣”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至于西南夷,虽然与我们联系松散,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