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监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谈论国事,结果被斩首,梁启超称他为烈士

太监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谈论国事,结果被斩首,梁启超称他为烈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1/28 8:37:59

满人入关后,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严禁太监干涉朝政,否则一律处死。

宦官从政的现象几乎绝迹。然而,在慈禧太后统治时期,有一个太监公开写了一封信。虽然后来被处死,但他的行为却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称赞。这在宦官干预政治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这个传说中的太监就是寇连才。

寇连才,顺天府昌平县人。他是一个守法的农民。虽然家境一般,但生活基本过得去。有一年,寇连才的父亲因田地纠纷将地主告上法庭,结果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悲愤之下,他自杀了。寇家连连变故无力续命,寇连才被迫进京谋生,却因故入宫做了太监。

寇连才虽为太监,但心国事忧天下

寇连才虽然入宫很晚,但因为聪明能干、谨言慎行,文笔娴熟,很快在宫中名声大噪,成为慈禧太后身边梳头的太监,深受爱戴由他的主人。

不仅如此,寇连才因常奉命侍奉光绪,办事卓有成效,时不时还会受到皇帝的赏赐(“素贤文墨两宫赏赐。》见云玉鼎♶)。在帝后极度矛盾的后宫,寇连才却能做到让帝后都喜欢上自己,可见他的优秀。

不过,寇连才虽然是宫中的“大红人”,但与李莲英等人不同。权势虽去,但在乡下养成的直率、率真性格并没有丢。时值大清末节,内忧外患愈演愈烈。中国危在旦夕,而慈禧太后却依然过着奢侈跋扈的生活,这让正义感极强的寇连才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非常着急。

甲午战后,李鸿章赴日签署《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辱国的▷,不仅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还赔给对方2.5亿两白银。

寇连才在康有为等人“官书”的影响下,在被太后责骂委婉劝说的情况下,终于决定写信以“死谏”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寇连才明白太监干涉政事必死刑的祖训,也知道这是生死之举,但既然选择了为民求情,就决定自刎为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寇连才一口气请了五天假。这段时间,他除了告别家人和同事,一门心思写奏章。2月15日,寇连才上奏慈禧太后,果然“成功”激怒了慈禧太后。康有为等“寄信公车”,对寇连才影响很大

关于寇连才奏折的内容,各家描述大同小异。据史家云玉鼎记载,有十项:一、不宜入住颐和园;王子;第一,李鸿章不适合出使;一是军备乏力,请沿边训练乡团;第一,停止铁路项目;首先,铸造银币;其他两个不详(见《澄斋日记》)。

从内容上看,寇连才的观点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空洞的,远没有达到“公车写”的水平。不过,在慈禧太后眼里,奏章的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寇连才身为一个卑微的奴隶,竟然敢违背祖训,公然招惹她,实在是让人难以容忍。果然,慈禧太后以“内监议事者斩首”的朝规和“通外泄密”的罪名,下令将寇连才送刑部立即处决。宫事”。

慈禧太后大怒,下令将寇连才斩首示众

寇连才写完信后的第三天,被带到菜市口刑场行刑,一时围观群众。行刑前,面对刽子手亮晶晶的屠刀和围观的人群,寇连才从容整整衣裳,对着紫禁城的方向鞠了九个躬,然后向家乡磕了个头,坦言:“我虽是太监,我今日要写信,你说的话完全是出于忠君爱国之心,就算被斩首,也不愧于祖宗之训。

”随即,寇连才被杀。

剧中,太后大怒,称不许太监太监干涉朝政,当即处死。到了城下,脱下袍服,东去祭奠祖坟和老母,说:“我虽是内囚,但所说的一切,都是忠于皇上的。又爱国,就算你是平行城主,也能看出你的祖宗在地下。铁跑杀了。引文同上。

超为寇连才作传,赞他为“烈士”

寇连才死后,许多官员和学者都为他哀悼和歌颂。除了上面提到的恽玉鼎之外,他们还有内阁大臣王大榭、直隶总督王文绍、福州将军玉禄等人。可见他的影响之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他在《戊戌政变记》中为寇连才(《烈宦寇连材传》)写了传记,并称赞他为“烈士”,可见他是多么受人尊敬。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唯一的世界历史名城,十三朝古都!带你梦回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国唯一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城市。开罗也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建都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丰昊都城、秦咸阳宫、汉未央城、唐大明宫等等

  • 还历史一份清白,武大郎家境殷实,潘金莲知书达理,二人恩爱到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武大郎”与“潘金莲”这两位人物想必很多也是非常熟悉的。当然这个更多地是得益于《水浒传》的流传,不管是从电视剧,还是著作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事情是已经被“定性”,不可能再被翻案。但在历史长河当中,真实的情况会如此吗?据悉武大郎的真实原型,与影视作品当中所塑造的人物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面。武大郎,名

  • 杨尚昆、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等回忆长征时的会理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杨尚昆回忆会理会议过了金沙江,追敌被我们甩在江南,远远地相隔一个多星期的路程。主力红军在会理附近休整,三军团奉令攻打会理城。会理是川滇间的交通要道,守敌是国民党“川康边防军”刘湘的一个旅。红军一到,北面的西昌守敌就派一个旅来增援。敌军凭借坚固的城墙死守待援,三军团屡攻不克。5月12日,中央通知彭德怀

  • 文绣和溥仪离婚后有多惨?穷困窘迫到了极点,竟干起这样一个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自号爱莲,又名傅玉芳,满洲镶黄旗,蒙古族。1909年12月20日,她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的一个官僚贵族家庭。祖父锡珍是清朝最末一位吏部尚书,在安定门内留有五百余间房产。文秀之父端恭虽是锡珍长子,却是个屡试不第的庸凡之才,仅做过内务府的主事小官。端恭先后曾娶过两个妻子,原

  • 吕雉:史上最狠斗小三,看了这些经历,你还说她心狠手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提到吕雉这个人,都会觉得非常的可怕,根据戚夫人后来的惨状,这位原配似乎是历史上公认的狠心。可是一个女人修炼到这种狠辣的程度,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下面咱们就来说说吕后的一些经历,看看她的果决狠辣是怎么形成的。她本来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老父亲找女婿的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眼就看上了当时一脸混混模样

  • 晚年郁郁而终的隆裕太后,死后为何赢得国人的同情与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死者伟大,也算应得。更何况,玉隆太后晚年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也没必要对她指手画脚。更何况,按照当时的说法,她不过是个好色之徒,跟她斗到永远也没意义。所以,她得到了一个老男人该有的尊重,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毕竟她的身份在哪里,往日辉煌,可谁也不会如此冷漠。且说玉隆太后生不逢时,却赶上了好时机,一到

  • 投敌还是假降?李秀成被俘后的所作所为,太祖用八个字精辟点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李秀成的“忠贞不渝”李秀成和石达开一样,不相信洪秀全的天父天兄主帝神论。用清朝的话说,就是“不甚附邪”。李秀成本人虽然是农民出身,但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从他在石达开离京后给洪秀全写信的原因来看,可以算得上是太平天国后期武将中的佼佼者,也是清军中最大的武将。他的竞争对手之一。这是李秀成的能力,当然

  • 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陪崇祯帝殉国,顺治帝、康熙帝为他树碑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王承恩是晚明都城顺德府邢台县人,是皇陵中唯一下葬的太监。大太监曹化淳的首领。曹化淳极受朱由检宠爱,在其师父即位后不久,即被提拔为司李秉璧太监、东昌提督、提督京营事务。由于王承恩的机警、聪明、周到,深得曹化淳和崇祯帝的器重。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最靠谱的太监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曹化淳因年老辞官

  • 我国三本神秘古书,一个不敢学,一个不敢看,最后一个在秦始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论诗》这首诗的意思是昨日有因今日就有果,许多事情也都是前人栽树后人才会乘凉,所以我们能有今天的发展多少也和古人们的努力分不开,所以我们也可以更加努力让后人也能沾到我们的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说到中华文明的历史那足足有着上下五千年,也出了许多的奇人异事,其中

  • 抗战时交通员徐宁被捕,押解途中身旁伪军说:听到开枪你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抗战时交通员徐宁被捕,押解途中身旁伪军说:听到开枪你就跑锄奸队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特殊作战单位,锄奸队队员无一不是军中的精锐,而他们的任务则是深入敌巢,暗杀背叛了国家和民族的汉奸。但锄奸行动瞬息万变,队员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会有意外收获。大汉奸于海于海本来是昌邑当地抗日三区的区长,由于在此前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