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在蜀汉的军事权力到底有多大?(胡济为啥失约的原因)

姜维在蜀汉的军事权力到底有多大?(胡济为啥失约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3/12/19 11:11:43

对于端谷之战,我和肥猫的理解不同,所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我认为姜维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去北。以姜维对自己与邓艾多年交战的了解,他应该不可能认为自己离开岐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溃邓艾的势力,直接挺进上桂。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需要胡姬的支持了。

第二,姜维攻打乌城山应该是有计划的,所以在岐山遇到邓艾的阻击之后,姜维行动迅速,但邓艾反应正确,防御及时,姜维很难得手。

其三,姜维攻下乌城山失败后,强行渡河转攻上。我认为这是一个临时举措。因为如果真的像肥猫分析的那样,姜维的目标是上虞,他根本不需要浪费兵力和时间攻打五城山城池。得知邓艾守城,便可渡河攻打。要是他早认识姜维就好了。以这种机动性行进的部队,粮草应该不多,在五城山多浪费一天,就增加了一天缺粮的风险。之所以转而攻打上北,是因为姜维知道上北附近有一片麦田,可以得到给养。

第四,重点来了。姜维什么时候通知胡冀出兵上北?我觉得五城山进攻不利的可能性很大,齐山遭遇邓艾拦路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汉中到上北的距离要比姜维长得多。胡冀不可能及时赶到上北与姜维会师。埋伏尚壁,然后等待援军,这也在邓艾的意料之中。没有得到补给的蒋维军面临断粮的危险,只能撤退,想尽快会合援军,却被邓艾击败。

第五,虽然姜维全程调动了邓艾的部队,但连续深入敌境,粮草供应不足,是姜维战败的原因。邓艾没有粮草问题。

感谢这位朋友的留言,写的很详细。

因为《三国演义》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对于蜀、吴的功绩,并没有详述。比如关羽的绝北路,襄樊之战,就那么几个字。

这导致我们对很多战斗的细节都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只能靠猜测和判断。

为什么我的立场一直是姜维早点联系胡姬,而不是在战斗中途临时起意。且看历次北伐姜维是怎么打仗的。

洮溪之战,姜维在陇右击溃了魏军主力,但面对从关中赶来支援的陈泰,姜维却一筹莫展,当即选择了退去拉(魏乃忽下山,泰与战,魏退)

别看博越军国主义,但用兵却相当谨慎,尤其是在后勤补给方面。

姜维的算计和对粮草的掌握,丝毫不弱于邓艾!看丞相如何反应(薄越忠于时事,思虑周全,凡事考虑周全,永南和季昌不如人家)与岐山、武城山作战,就是给邓艾看个戏,不然怎么召见名将邓艾?

在我们后面要写的二兵入蜀系列中,大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姜维是多么的珍惜和爱护自己手中的这支军队!

他当然不会冒险在魏军腹地迂回作战,除非他有非常明确的战略计划,比如动员魏军。

在这一点上,姜维确实用兵如神,很快卡在银屏桥头的诸葛绪也会尝到甜头。

以上当然都是猜测。

至于胡姬敢于违令的原因,我们试着用一张图来说明原因

黄色代表荆州学派,蓝色代表益州地方学派。

凉州将领姜维独享将军至高无上的权力。

且不论蜀汉政坛的安宁,与曹魏、孙吴相比,似乎没有血腥的权力斗争。

可太平朝廷又怎能没有纷争!

张仪廖化如何对待姜维

张毅

因懿另建论,魏信与懿无可奈何,却常带路结伴而行,懿只好前去。

廖华:

姜维率众出地道,廖化曰:“兵不战,必自焚。”伯越说。智不敌,力不及贼,用之不竭,何以定之?诗曰“先非己,后非己”,今日之事也。

官位仅次于姜维的胡冀,姜维会全力支持吗?

除了官职之外,胡冀的背景更是惊人。他是首相的第一秘书,与首相关系亲密友好。胡冀不避嫌,敢于直言,多次劝丞相。宰相把他比作崔州平、徐庶董和,认为他们都是能及时指出错误的挑剔朋友。后付元志,勤于见悟。前谋士于载,一言不发,后者忙于未都,多有劝诫;很合身,足以说明没有问题,也没有发音)

胡冀与丞相的关系和血统比姜维深得多。这样的人姜维敢动?!

姜维北伐选在西边,汉中大军不能调动,有什么重要原因吗?

姜维:未都大哥(胡季子未都),丞相走了几十年,北伐一直没有进展。何时复兴大汉!

胡机:薄月,你有什么打算?

姜维:去年桃溪大败魏军,曹魏在凉州的实力大跌。这一次,我打算从岐山出击,打倒上虞,一击破龙。这样,汉朝才能兴盛。

胡机:怎么办?

姜维:我带主力给邓艾打电话。未都兄弟得以趁着岐山虚空,率领汉中精锐北上,攻克上虞。安心待工就能打败邓艾,再慢慢看凉州。才可以安慰前主宰相。

胡季:好。

当时的剧情可能是这样的。姜维要不是得到了胡冀的承诺,他怎么会急着出兵呢?至于胡冀是否出兵,有两种情况。

一、根本没有出兵。

2、出兵了,齐山不为所动,只得撤退。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姜维太厉害了,他是怎么收拾残兵逃出岐山的?

如果这是第一种情况,也可以解释姜维后来的不同举动。由于胡冀不合作,交出兵权,于是汉中统帅胡冀居住在汉寿,监察军汪罕则镇守乐城,镇守城池。陆军姜斌守汉城。

不被军法严惩就够了,不然以胡冀的资历和份量,他会乖乖让出汉中刺史吗?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人死后把脸盖住,并不是所谓的迷信,原因说了你也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人出生的时候就注定的死亡,任你权势滔天,手中财富富可敌国,也抵不过自然定下的规律。如同2000年前的秦始皇,天下尽收囊中,明知道逃不掉死亡的命运,还是让人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仙人,想求一颗仙丹得长生不死,最后还是长埋皇陵中。生与死的话题太过于沉重,今天我们不是要讨论这个千百年来让人感叹的问题,而是要说

  • 中国最神秘的一个王朝,延续上千年时间,欧美各国却不承认其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流传,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就能够发现夏朝的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2070到公元前1600,距离今天也不过是四千多年。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国历史是从夏朝开始来算的话,那么确实是很难达

  • 太平天国悍将“老虎”,镇守湖口要塞连破湘军水师,横扫江南大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855年,太平军西征不利,石达开临危受命,打九江地区湖口的湘军海军师将曾国藩殴打投水自尽。随后,太平军又开始在九江地区部署。九江守城的是良将林启荣,湖口守城的是太平天国“五虎将”之一——黄文金!湖口与九江市仅隔鄱阳湖,守卫水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湘军自然不会看不懂这一点。当时,湘军凭借人数优势进入

  • 为何万历帝朱翊钧28年不上朝?郭沫若挖开墓室后:换你也不会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明朝有很多的奇葩皇帝,比如说上位10个月后活活把自己胖死的洪熙帝朱高炽;一生妃嫔18个却专宠比他大19岁王贵妃的成化帝朱见深;战战兢兢熬了20年终于当上皇帝却在第29天服用泻药拉死的泰昌帝朱常洛;但最让人无语的是连续28年不上朝,还成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他为什么不愿意上朝?一、

  • 1945年,一个日本五口之家逃进中国原始森林,几十年后成了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从1905年日本政府强行侵华开始,也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所谓“先驱群”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实质也是“殖民地扩张群”。.当苏联出兵进入中国东北时,60万多关东军很快被缴械。我派去中国的那些先驱团成员都被“遗忘了”。约有160万日本人也被投入东北,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段辛酸的过去。日本人

  • 《孝庄秘史》:这部剧充满了“求而不得”,但是他们却不信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一直以来《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在淮生看来真的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清宫剧,剧中没有太多的狗血剧情,并且剧中的人物个个都是那么饱满,那么的有血有肉。其实在淮生看来,这部剧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悲剧,都是求而不得但是却不信命。一,我愿意卑躬屈膝,换你的真心笑颜,玉儿这部剧中的多尔衮实在是太悲情了,在这里淮生不得不说

  •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跪着伺候主子,婉容洗澡从不亲自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21世纪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在中国的我们,享受着便捷生活,自由发展,公平竞争,是一个注重人性化的时代。而这些,都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那些备受迫害,被奴役的古人。比如,封建时代的特殊产物——太监,又称为宦官。欧阳修在《五代史宦官传序》中写道:“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

  • 那些伤在古代战场的将领,遗体是如何处理的?实情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战争似乎就没有停息,一次规模较小的战役都会有上千人伤于战场,大型的战役则会有更多人伤亡,如此多的身体遗留在战场,古代人都是如何处理的呢?一般情况下采取直接掩埋身体的方式,而这通常都是由战败的一方来打扫的,他们会挖出一个坑,然后将所有的士兵身体都集中在一起放到坑中,然后用土直接掩埋完事,这种方

  • 这两个朝代不光经历相同,甚至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曾经就有个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换君王比换脸还快。其实这句话虽然只是一句口水话,意思我们也都能够明白,但是这句话无疑戳中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崛起与覆灭。其中,他们崛起和败落的过程也几乎全部都不一样,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一样,有的人过的好,有的人过的差。但是不得不说历史上有两个王朝,它

  • 溥仪为何膝下无子?一张医院病历看出真相,这个原因也导致他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傅仪是最惨的皇帝,命运多舛,因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以前的皇帝,朝代灭亡的时候就是他驾崩的时间,皇帝的身家性命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清朝灭亡了,傅仪却还活着,然而他也是眼睁睁看着封建皇朝覆灭的人。明明是皇帝命,却与那个位置无缘,这种落差肯定不小。失意后的傅仪通过劳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傅仪失去了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