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沈战役前,廖耀湘曾提出一个方案,如果能够执行,结局或许不同

辽沈战役前,廖耀湘曾提出一个方案,如果能够执行,结局或许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73 更新时间:2023/12/7 7:22:10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由于蒋介石卫立煌两人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50多大军在进退两难之中全军覆没。有人从军事角度上分析说,蒋介石提出的“撤兵锦州”的方案较为合理,因为如果撤军到锦州,占据不利的话还可以及时撤退到关内。可是又有人说卫立煌提出的“固守沈阳”的方案比较稳妥,因为当时要是贸然转移到锦州,沿途不仅会遭遇被分割歼灭的风险,而且不战放弃沈阳,必然会引来强大的舆论压力。

那么,对于国民党方面而言,除了“撤兵锦州”和“坚守沈阳”两种方案,还有其他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吗?其实,时任国民党西进兵团司令的廖耀湘蒋介石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可是被蒋介石和卫立煌两人给否决了。廖耀湘提出的新方案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辽沈战役前,蒋介石和卫立煌争吵不休,都认为自己的方案才是上策,这让各级统兵将领觉得十分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样的僵持局面下,作为蒋介石嫡系爱将的廖耀湘根据战场实际,提出了放弃锦州,拆除锦州到沈阳之间的铁路,并将锦州范汉杰的部队转移到沈阳,合力向南以便打通营口的出海口,然后将驻守在长春的郑洞国的部队撤回到沈阳。

廖耀湘认为,这样的军事部署有两个好处,一是达到了收缩兵力,集中作战的目的,以避免国民党军队被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和锦州等地,彼此不能援助;二是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将军队部署在沈阳至营口一线,形成了垂直军事部署的格局。如果局势有利,则可以依托营口进行物资供应,再谋进取;如果局势不利,则可以从沈阳到营口梯次撤军,保全50多万有生力量。

从廖耀湘的这个方案及想法来看,对比蒋介石和卫立煌的方案,确实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既不会因为放弃沈阳而遭受舆论压力,又可以达到集中兵力的目的,不被分割包围而各处受到牵制。总体上讲,不管国民党方面是要打还是要撤,都比较主动。可是,廖耀湘的这个方案在蒋介石看来,是放弃了与关内之间陆上联系,只会固步自封;在卫立煌看来,廖耀湘是想从营口撤退,与其坚守沈阳,以待局势变化的设想想违背,因此蒋介石和卫立煌都否定了廖耀湘的方案。

最终,在蒋介石和卫立煌无休止的争吵之中,锦州、长春等地国民党守军相继被歼灭,作为主力部队的廖耀湘兵团在出了沈阳准备救援锦州之后,被歼灭在了辽西平原,最后沈阳解放,国民党方面在东北的局势已经一败涂地,5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只有少量部队从营口逃脱升天。各位读者,你们说,如果当时国民党方面采取了廖耀湘的方案,结局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钱穆先生:打破中国古代只是农村社会的假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近人多说,中国是一封建社会,或说是农业社会。但工商业大都市之兴起,远在两千年以前,绵亘迄于清末。如苏州,乃春秋吴国之都城,历代皆为名城。至北宋末,金兵渡长江,苏州一城居民死者达五十万人。广州自秦迄清,为中国南方海外通商要埠,唐末黄巢之乱,广州有大食商户死者达十万人。扬州自汉代迄清末,其地繁华,屡见文

  • 为何古装剧背景,除清朝就是唐朝还有宋朝,这几个朝代编剧不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史书和影视剧,更多的是来自影视剧。演员用精湛的演技,让我们对中国某个朝代的背景,有所了解,即便是不专门的看历史,潜移默化的对历史,有所了解。因为有几个中国的历史朝代,被拍成影视剧的太多了,尤其是清朝,是古装剧最喜爱的历史朝代。一个夏天,有两三部古装戏,背景都是清朝。追剧

  • 80年难以忘却的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唯有“铭记”才能将它抚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8月15日,在医院醒来的吴秀兰嚎啕大哭,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左腿被炸得锯掉,右腿被剜去一大块肉,而是她的3个女儿都不见了。吴秀兰老人记得十分清楚,南京上空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时,正是15日下午13时10分。惊慌失措的市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有20多架日军战机对南京城进行轰炸,投下250公斤炸弹

  •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看看历史人的矫情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广义上的避讳有好多种意思,我们这里主要说的避讳禁忌专指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掉脑袋的危险。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只是一种矫情的处世态度,当然,只是戏称。避讳起源于西周,但当时

  • 他是上海的土皇帝,建立了非常显赫的事业,后代生活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提起杜月笙,他绝对可以算是民国时候上海滩的明星人物。他原来的名字也不叫这个,而是叫做杜月生,后来章太炎就建议他改一个名字,建议他将名字改为镛,后来他又起了月笙的号,在去到上海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青帮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被很多人认为是上海的土皇帝,那么杜月笙是如何坐到这个位置的呢?杜月笙在非常年

  • 韩国王室今何在?后裔曾在首尔的宾馆里登基,自称大韩帝国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咱们知道在古代中国、日本和朝鲜(韩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而现代日本依然保留着天皇,但中国和韩国都已经没有君主了。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留下后裔,但韩国的末代皇帝就比较厉害了,他死后韩国政府为他举办了国葬,而朝鲜高宗孙女在2006年居然在韩国登基,自称“大韩帝国女皇”,实在是骇人听闻!在古

  • 此人考中状元后又被取消,老僧却道贺说:必将位极人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每每一位贤德明君的诞生往往其身边都少不了贤良忠臣的扶持;封建王朝的君臣之道也好似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有着识人之明的明君如同伯乐一样发现良臣的才能然后收为己用,辅佐社稷基业。唐朝时期涌现出多位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明君,其中,在唐穆宗统治时期出现一个叫郑朗的官员,他善于

  • 满语该不该被救回来,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保留下来,在此方言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满语该不该被救回来,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保留下来,在此方言中中国经历了好多个朝代,在清朝之前,中国一直是汉族统治,在明朝灭亡之后,满清入关,取代了汉族的统治,天下易主,成为满清人的天下。满清的祖先,努尔哈赤,建立了政权,取代了汉朝,入关坐上了皇帝宝座,满人成为天下的主人。而统治中国上千年的汉人,却成

  • 哪儿来的“五龙同朝”?《山河月明》中朱瞻基的出生时间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前言:最近笔者在刷某音、某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大明开国初期“五龙同朝”的文案。而在前两天的电视剧《山河月明》之中,出现了朱元璋想让晋王府的朱美圭、燕王府的朱瞻基,和皇太孙的儿子朱文奎一起念书的情节。换句话说,《山河月明》的编剧也是认可有所谓的“五龙同朝”这一说法。“五龙同朝”的文案,是指洪武三十一年

  • 扒一扒宋姓起源和宋姓祖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宋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22名,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宋姓起源和宋姓祖先的故事。百家姓——宋01宋姓的主要来源宋姓最主要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的商朝王室后人微子启的子姓宋国,子姓是商朝的国姓,子姓宋氏是宋姓正宗和主流,在目前宋姓的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其他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