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国运动员上错中国车,因51年前“社死”事件,中美再次建交

美国运动员上错中国车,因51年前“社死”事件,中美再次建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4/1/10 4:53:13

1971年,正是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期间,周总理接到外交部长姬鹏飞的电话,说一个美国人上错了我们的中国的车。要知道自从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战胜美军后,两国外交进入了冰封时期。现在,全世界人的眼光都在盯着,中美两国的运动员是否会在乒乓球桌上“交手”。主席和周总理也一再叮嘱运动员,要注意和美国运动员的交流。不料,却有个美国运动员上错我们的车,这不就是自己送上门了吗?

美国运动员自己送上门

1971年日本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因为班车时间不准点,美国运动员科恩,阴差阳错地走上了中国代表团的车。但生性豪爽的科恩看着中国队员,并没有感到陌生,反而是十分兴奋。他自顾自地用英语叽里呱啦,和中国代表团的人说起话来。然后便自顾自地讲起了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仿佛是中国队的一个狂热粉丝。看着他在那滔滔不绝地讲话,所有中国队的队员都没有说话,场面一时相当的尴尬。

抗美援朝还结束没多久,当时中美关系还处于紧张状态,都是从小是喊着“打到美帝国主义”的口号长大的,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能和和气气的打比赛就不错了。结果,中国运动员都老老实实地跟进比赛,倒是科恩一美国人还自己送上了门。临行前,周总理特地去了好几次乒乓球训练馆,再三叮嘱一运动员们,一定要注意和美国运动员的交流,千万不要发生矛盾。

全世界媒体眼光都在盯着两国运动员,稍有风吹草动都不知道会歪曲报道成什么新闻,周总理提议:实在不行就避免见面。这边看着一言不发的车厢,科恩顿时有些尴尬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热情了,他不知道的是,中国运动员其实是满肚子话不知道如开口。他转身走车门似乎想下去。一名叫庄则栋的运动员,鼓起勇气走到科恩面前,大方地伸出手,在翻译的帮助下与他交谈起来。

交谈得知,这个美国队员才19岁,是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科恩为上错车表示歉意,并感谢庄则栋打破尴尬气氛,主动和自己交流,二人交谈甚欢。这个庄则栋来头可不小,连续3次荣获世界冠军,是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而且他还是周总理的“乒乓球私人教练”,平时球队里就他最胆子大,什么话都敢说,大家都很佩服他。

庄则栋

科恩望着庄则栋理的整齐的中式平头,科恩很自来熟的,指着自己摇滚狂人披肩长发问庄则栋:“这样的发型,你们中国人会喜欢吗?”庄则栋的回答让科恩很惊讶,庄则栋说:“服饰和发型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的,你喜欢我们也喜欢。”

彼时正逢第31一届世乒赛,

抗美援朝还结束没多久,当时中美关系还处于紧张状态,周总理嘱咐运动员一定要和美国运动员减少交流,不料却有美国人自己送上了门,上错了中国队员的接送车,当时全世界都在报道这件51年前的“社死”事件,当时这件敏感的事情,会被如何发酵呢?

全世界报道51年前“社死”事件

从1950年1月,美国撤走了全部驻华人员开始,一直到1969年尼克松上台,中美开始了长达20年的冰封期。这位继罗斯福之后美国总统中少有的现实派,他在得到总统候选人提名后不久就曾提过: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与中方谈谈,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巧的是在两年后,一个“上错车”的美国人和一个胆子大的中国人,带来了这个捅破窗户纸的机会。日本作为主办方也意识到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在流程安排上也把两个代表团隔得远远的。可不曾想科恩却意外上错了车,产生了蝴蝶效应。

就在庄则栋与科恩握手时,被外国记者看到。出于记者的职业病,他敏锐地嗅出了一种爆款新闻的味道!赶快抓拍下来。第二天庄则栋与科恩握手的照片传遍了全世界,也轰动了全世界。

这则话题在当时引起热议,大家都在纷纷猜测中美之间的关系,这时美国代表团的负责人为了让两国间的关系得到更快的发展,决定再次让科恩以学习与交流乒乓球的名义,前去缓解两国间的关系。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情后,经过不断地深思熟虑,当晚临时决定:主动邀请美国的乒乓球运动员访华,进行交流与学习。

科恩

当时中国与苏联关系紧张,美国也陷入到越南战场苦不堪言。双方都在找一个机会握手言和,以期到达世界格局的一种平衡。科恩的奇遇,正好为两国创造了绝佳机会。记者问科恩:“你想去中国吗?”科恩回:“当然”于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球转大球的“乒乓外交”来了。恰恰是庄则栋与科恩的握手,就是那美妙的开端!

日本世乒赛一结束,美国乒乓球队接到正式邀请后,美国队所有成员激动得一夜未眠。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到驻日大使馆的报告后,也感到非的震惊,随即他又欢喜起来,他说:“我们对中国的主动接触,即将从乒乓球开始。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直接从日本名古屋乘专机,飞往北京进行访问比赛。跟随他们到来的还有一小批美国记者。这一群美国人是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1971年3月底,美国人一次偶然的“搭错车”事件,被全世界报道,却成为轰动一时的小球推动大球外交!但是,毛主席却在此时提出了疑问,美国人和我们的面孔完全不同嘛,怎么可能会上错车!那么,这个美国人上错车,到底是真的还是蓄意而为呢?

美国的计划

本来对于美国乒乓球队的频频示好,毛主席心里一直打个问号。科恩上错车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天意弄人?就在当天晚上十一点多,已吃了安眠药的毛主席因有些疲惫,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其实,毛主席脑海里正在反复斟酌白天的报告,他一直在考虑同美国方面展开“乒乓外交”的利弊。,不久后,他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对着旁边的工作人员说:“赶紧打电话给外交部!批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听到中方同意了乒乓球队的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激动地说:天意!这是天意!随着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也让美国正视起这个十亿人口的大国。1967年,尼克松就通过多个外交渠道,表达缓和中美关系的意愿,他说道:“我们不能让十亿中国人孤独而愤怒地活着!”此时的美国才意识到,和中国敌视是没有意义的,想要对抗苏联,就要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以两国人民的交往作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一个信号,而不完全是通过秘密外交,这个意义很重大。1971年4月13日下午,18000名观众来到首都体育馆,观看中美乒乓球队比赛。美国派出女子单打冠军康妮,和我国女子冠军赫男去跟她比赛,李赫男打得很漂亮,康妮“输”得很自然。毛主席了解到这个情况就说,不要给他们“推光头”让他们赢一局,重点是要教他们技术。从此乒乓球队就有了不给对手“推光头”的传统

美国运动员们按照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日程表,游览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其中他们在长城拍摄的合影照片,还登上了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但这场“乒乓外交”带来的效应还远不止于此。谁能想到,借由一颗小小的乒乓球,竟能推动两个大国关系的破冰。全世界都在惊叹:这是乒乓球这颗小球转动了地球这颗大球!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大歷史觀”下的日本明治維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世纪60年代,当东方一系列国家相继沉沦的时候,处于东亚一隅的日本却以明治维新的成功而崛起。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特别是明治维新缘何产生并得以成功的历史因素,一时成为讨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与中国近代史上之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等改革运动相比较,从中能窥见中日间的改革

  • 《幸存者1937》: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电影《幸存者1937》讲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三个不同背景的人找到了彼此,如何在恐惧、绝望和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生存,最后幸存下来的故事。他们是演员陈忠实饰演的医生、美国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记者和日本演员中村梅雀饰演的日本士兵。《幸存者1937》这部电影让我感到震撼和深思。电影以南

  • 中国历史为什么这么多朝代更迭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所定数一样,国运多少,就像一个人的一生,有出生就有终结,这个人长得高矮胖瘦,强壮瘦弱,四肢灵活度,以及内在疾病或者发生意外率,都可以决定这个人的生命长短,长了个肿瘤,被人杀了,有病死了,那还能长寿吗?那么换做王朝更迭呢?咱们来分析一下,国运首先是经济

  • 一个将军,在别国收获比本国更多的赞誉,你知道他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一位将军,在战时甚至在战后,都一直受到敌人的欣赏和同情,甚至超过本国对他的礼遇,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伦德施泰特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充斥着期望和失望,也受到严厉的责备在纳粹德国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下,他的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而是成了众矢

  • 北府军如何影响东晋百年历史:聊一聊北府军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北府军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几支军队之一了,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的光辉战绩让北府军总是出现在诸如“中国古代十大名军”“最有战斗力的十支部队”之类的名单中。淝水之战只是北府军百年中耀眼的一瞬,整个北府军的来龙去脉要比淝水之战还要精彩不过淝水之战其实只是北府军从崛起到辉煌,从衰败再到涅槃重生的百年历史的画

  • 乾隆为何执意要处死年过古稀已退休的老臣尹嘉铨,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乾隆年间,有一个书香四溢的大夫,叫殷家全。殷家全曾是二品大理寺正卿,掌管国家的司法和狱政。然而到了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已经退休七十多年的尹嘉全却因在书中自称古稀老人而得罪乾隆,最终被批准刑部由凌迟处死。那殷家全为什么只自称是个老人就被乾隆处死了呢?事实上,尹嘉全是彻底“自杀”其实,尹嘉全最后

  • 瞧这一家子:武三通为情而痴变疯,大武小武蠢出新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看到神雕,看到大悟和小悟两兄弟为了郭芙老公的角色拼死拼杀,拼死拼杀。让人不禁摇头,这兄弟二人的愚蠢是没有止境的。兄弟二人说要刺杀忽必烈就已经傻了。这两个人的组合,恐怕连一个尼摩星都打不过。光是他们两个就想刺杀忽必烈,简直是蛮干的。若能成功,郭靖早就动手了,何必等他们二人?最终,郭靖只得冒着生命危

  • 乾隆禅位之后,不怕被嘉庆除去吗?看看谕旨就知道了,根本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皇帝寿命都不是很高,中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而这个寿命是和皇帝的生活习惯挂钩的,因为在宫中养尊处优的皇帝很少运动,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久坐不动导致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皇帝应对朝政日夜。身体本来就强壮,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所以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死得很早。而有这样

  • 清朝第七任皇帝,遭厨师刺杀,身边百名侍卫,为何只围观不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324年,可以说也是非常悠久了。而清朝在这300多年的历史当中,总共轮换了十二任的皇帝。在这十二任皇帝中,最出名的就是雍正,康熙和乾隆了。这三个皇帝对清朝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并不是说其他的皇帝都碌碌无为。曾经有一位皇帝,在上任时就励精图治,想要大干一

  • 乾隆为何不喜欢自己的父亲雍正,却特别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清朝最后灭亡了,但清朝也有过盛世,即“康干盛世”,“康干”指的是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在位期间,确实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两位皇帝的功绩,还有雍正皇帝的功绩。为什么?乾隆之所以不喜欢雍正皇帝,是因为乾隆不喜欢雍正皇帝的治国之道。雍正帝继位后,对官员和兄弟都非常严厉,所以